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胡十六国之燕鸣初啼 > 第十四回 兰妃言慕容往事

第十四回 兰妃言慕容往事

当天晚上,慕容霸欲到其母亲宫室处请安,却见其舅舅兰建站在宫外。见到舅舅,慕容霸神情愉悦只欲上前打招呼,却见舅舅率先开口道:“霸儿你多管闲事,又引得麻烦了。”

“舅舅何处此言?”

“你于这段部可否遇见一女子,欲引入我燕国宫中?”兰建舅舅没好气的问道。

“舅舅消息可真灵通,正是。乃段部公主段先。”慕容霸自矜之色跃其脸上,显然没注意到舅舅阴沉的脸。

“看来我所虑不差,你可知,此乃引火上身,祸水自来啊。”兰建叹一口气懊恼道。

“舅舅何处此言,大丈夫何苦为难一众女子?”慕容霸心中疑虑道。

“若为寻常女子也就罢了,此为段部女,不可。”

“舅舅如今也尽做妇人尔。心自坦荡,祸从何来?”慕容霸稍有不屑之色。

言谈间,却见小艾亲自前来通报,让慕容霸进宫内,问安母亲。

“有劳小艾姐姐了。”慕容霸刚要入宫,回头向兰建说道,“舅舅莫要烦心,约定一日,我与你到北原骑马。”

“到底是少年不知愁,你母亲可愁了。”说罢兰建往宫外走去。

只见慕容霸飞身入宫门,只往母亲寝宫而去,却见公孙夫人已经走出,忙上前问安:“慕容霸,见过公孙夫人。”

“原是霸儿。”这公孙夫人是汉人,原是在慕容翰出奔之后,为保公孙族人周全,自愿入宫献于燕王,其心意本不在权势,故在后宫中一默寂无闻之人,于这宫中甚少走动。

幸得燕王对其也怜爱,得了两子慕容纳和慕容德,如今只在自己宫中悉心教导两位公子。

今天来此想来也是为那段先一事。

慕容霸作揖道:“慕容霸私作主张,望公孙夫人。哦,是公孙贵嫔见谅。”

“我当何事。”公孙贵嫔宛然一笑,“霸儿不必多心,此事,大王即已托付于我,我必尽心竭力,无需多虑。”

“那霸儿,就谢过公孙夫人了。”慕容霸再作揖。

“臣妾可受不了,名扬燕国的五王子大礼。”忙欠身回礼道,“却也知道,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汝到底是上心了。”

言罢公孙夫人随行小鹃也跟着一笑,慕容霸的脸好不羞红。公孙夫人并小鹃和众侍女走出兰妃宫室。

慕容霸转身入寝宫,却见母亲端坐于案后。慕容霸想从小艾的神情中知道母亲是何情绪,却见小艾也低头不看他,左右内侍婢女皆不说话。只闻兰妃正声说道:“霸儿你且坐下,为娘有话问你。”

小艾欲拿坐垫给慕容霸,却被兰妃制止道:“休要得这些虚礼。”

那兰妃平素性情温和,对霸儿也多是细语,今闻母言,神情于往日不同,慕容霸只得静静的跪坐在这冰冷的地板之上。

“先者你要入军旅,建功立业,母亲不拦你。”只见兰妃叩案而说,“惟这儿女之事,你为何不提前禀明母后,莫不问问我之意。”兰妃神色严峻。

“母亲,儿臣不解,这段部灭亡后,这公主孤苦伶仃。我慕容家先王,先王两代都娶段氏女为后,于这段氏也算是儿女亲家……”

未等其说完,兰淑仪打断慕容霸的话语说道:“既如此,这是你儁哥哥的家事,你何来多管闲事。我见你必是垂怜其此女子美貌,是与不是?”到底是兰妃,心思缜密,也知其儿这几年也渐通人事,于这小儿女之情必瞒不过她的慧眼。

慕容霸倒也伶俐,为自己开脱道:“母后,儿臣岂敢,只是可怜其带两位侄女,这段部已失其国,我燕王也说,刁难妇人非丈夫所为,儿臣也是顺父王之意而已。”

“到底是大了,不肯与母亲说实话。”兰淑仪叹了一口气。小艾忙劝解兰妃道:“慕容霸上次克段氏擒获敌首,也是大功一件,这儿女之事尽可从长再议。”

“你尽帮他说话,到时连你也治罪。”

小艾慌忙躬身,“奴婢不敢。”

兰妃转念道:“你确知你那儁哥哥,也就是世子,如今为何拒其段氏族人千里,连其母,为娘听说,因有言语之失,当时也曾被他幽禁宫中?”

“母亲,若真有其事,儁哥哥必有隐情。”慕容霸于这朝堂上近年也多参与,心下已明,“恐段部大王之外甥,这一身份于父王心中颇为介意。”

“你倒是明了。”兰淑仪起身到儿子身旁,轻轻说道,“这鲜卑慕容部,原是鲜卑三部中最弱小部族。慕容先祖尚在草原之际,段氏已入幽平,据有城郭。”兰妃示意霸儿起身,母子二人屏蔽左右,往内室而去,边走边聊。

“幸得永嘉之乱,慕容先祖得以打着安抚流民之名迁入徒河青山,后入这棘城。”

“母亲,这一段我听王伯讲起过。我慕容家收纳四方流民,纳士族入我王庭,这才逐渐壮大。如今鲜卑三部,属我燕国最为昌盛。”

“霸儿你倒是颇为有长进,为娘欣慰,但你知这南迁途中最大的障碍是何人?”

“母亲的意思说是段部?”慕容霸心下狐疑,吃不准。毕竟是避先王讳,父王,王伯不会讲,那庠学里更不会讲。

“正是,我慕容家两代首领俱为段氏女所生,此中殊荣非其他外戚所能比。作为回报,段部这才允许慕容家灭扶余,攻高句丽,夺他国其地以立燕国,不从旁边作梗。”言罢长叹一声,继续说道,“到底是时过境迁,我燕国蒸蒸日上,反倒那段部一味用武,主暗臣昏,国势衰微。加之中原势力,刘汉,石赵等对起多方打压,如今竟不意亡于我燕国。”

慕容霸眼睛一转,问道:“母亲,这和这段氏女,又有何干系?”

“自古君王、外戚、大臣三位一体,外戚盛则主危,亘古不变。今段氏已灭,王上必不考虑段氏部族的影响,正欲大展拳脚。欲除段氏在这朝堂之上的影响,以平当年寄人篱下之苦楚。”兰妃停下来,转身扶住霸儿双肩,“况先前段部多对我燕国有轻薄之意,你父不废段后已是王恩深厚,更怎么会容忍再会有一位段氏族人嫁于最心爱的儿子呢?”

“那儁哥哥岂不情势危矣?”慕容霸冷的一说。

“嘘,此事关系重大,非我母子二人所能左右。况你那儁哥哥,除了母亲是段氏族人之外,并无过错。且朝中慕容族人之中,看重他者也甚众,非立时可改变?”

“母亲多虑了,这儁哥哥老成谋国。他做监国我燕国倒是也无大碍,我做一军之帅,为我燕国开疆拓土,也可。”

“你年岁尚轻,各中利害待日后你慢慢探明,只一条,今后离那段氏女远一点,听明白了吗?”兰淑仪恢复往日的温柔,久久的看着儿子。

“母亲吩咐,儿臣记下便是。”

这一日的燕国王城的另一处,确为另外一番景象。

这慕容儁岁数已长,身为世子已过了四年,已经别府而居。

慕容儁这世子,乃燕国处于存亡之秋时,燕王急切而立。当是时也,赵国攻柳城,慕容仁反叛据辽东,燕王恐身遭不测,群龙无首,故匆而立慕容儁为世子,以安群臣。

因为事出紧急,故燕王也未曾多虑。如今燕国日强,这世子虽然无错,可是燕王对他的感情却愈发微妙起来了。

那慕舆根和慕容评如今已在世子府上。

“世子,今之朝议慕容霸已然领兵治军,为一方统帅。”慕舆根说道。

“甚是,想来世子一直监国留守,无军旅威望,恐将来根基不稳。”慕容评说道。

“是呀,现如今慕容霸军中威望日隆,且他尚未弱冠,恐未来必为大患?”

“王叔,我霸弟为父分忧,于这燕军效力,我们做长辈的理当高兴才是。”慕容儁举起茶杯,轻珉一口道。

“世子所说也甚为有理,但慕容霸无意,旁人可有异心?”慕舆根打圆场。

“儁儿,王叔是担心你,你看这次慕容翰与慕容霸俱为前锋摆明了是给霸儿在军中立威。另外中原侨族和辽东世族,原本就以慕容翰为人望,若其再助力慕容霸者……加之其母兰淑仪才智过人,风韵卓绝,那燕王宠爱过甚。”

“咳咳,前将军,此中之事不便和世子讲吧。”慕舆根素鄙慕容评贪财好色。

“笑谈、笑谈,可今日之事不得不防。”慕容评转色道。

“何事?”慕舆根急切的问道。

“慕舆将军,今段部已灭,世子母后为段氏族人。王后失宠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加之今日你也见到了,慕容霸和归来的慕容翰交往过甚,我原先就知道,慕容翰在军中威望甚高,慕容霸若得其助力,恐……”慕容评此番说出了内心的忧虑,“若世子再不进行谋划,王叔是担心你的大位……”

“王叔,你多虑了。”世子放下茶杯,“来人,送客”。

二人见慕容儁如此决绝,不便多说,悻悻然出去了。

大辽河呼呼的流淌着,似述说着无尽的悲歌。河水无言,却看着两岸数百年的征伐未曾停歇。

此时燕国大军已然进驻河边的襄平城。

于这城东,大辽河畔。慕容皝已命人设三丈高祭台,其上设招魂幡,置案台,上置香炉,左右各置陶俑石马明器于两旁,树以招幡,迎风飘扬。

燕王素冠帻,白练深衣,器用皆素。士卒皆披缟素,虽是暮春时分,却于这青青旷原之上似柳絮,似白杨林,这五万大军不动如林。因去岁纷扰,慕容汗棺椁匆匆归葬于徒河青山之下,燕王特设此祭坛遥祭慕容汗。

只见慕容霸、慕容翰扶燕王左右缓缓迈上祭台。

“幽幽青山,涛涛江海,奈何夺我汗弟。”言罢声泪俱下。

“汗弟英勇,人所共知,燕王不意栽培他可惜天不假年,福缘浅薄,望燕王保重。”慕容翰扶起燕王,进言道。

“父王莫忧,儿臣定秉王叔之遗志,誓灭高句丽。”慕容霸进言。

“汗弟,你听到了吧,我慕容燕国后继有人,此战若擒得敌首,必献于你陵前。”

主祭跪曰:”燕王敬再拜,请哭。”

燕王扶案而泣。一时间三军泪流,伐高句丽心更坚。

王寓已提前在这祭台上作主祭官,见此情形,上前劝慰燕王,“燕王少忧,我燕国将士必戮力同心势灭高句丽。”

只见王寓起身向台下将士宣布,“今我燕国,谨奉晋室,守我疆土。然高句丽,外结石赵,欺我臣民,夺我城池,杀我将帅。今我燕国将士,以故平远将军慕容汗之志为遗志,誓灭高句丽,不破高句丽,誓不归!”言语稍停,却见王寓举起宝剑直向天空,“势不归。”

却见台下,有人起头,五万将士齐声喊道:“不破高句丽,誓不归!”

声音响彻,震耳欲聋,直穿旷野。

夕阳西下,白袍白甲尽染晚霞,一片血红。

趁着太阳快要落山之际,诸将按事前预备之计,按次领兵前行。起先燕国大军全军俱往北道前行,众军渡过太子河,已是夜落时分。

北军在王寓的带领下领偏师一万五千,尽持火把沿既定之北道进军。

临分别之际,慕容翰拉着王寓的手说,“我因将军,复着燕国衣冠,今晚一别将军不知明日可否再见。”

“多谢将军挂念,燕国唯将军方能成大业,我自当小心,将军保重。”王寓拱手说道。

不知是不是岸边湿滑,慕容翰一个跪步,“今我燕国,诸事纷扰,五胡杂处,国中情势未明,燕国失我,不过失一老卒,若失王将军,国失一柱。”

王寓只笑道:“将军言重了,南道险远,若不快点走,恐怕逾期。”

言罢飞身上马,头也不回的直奔所领之偏师而去。

而这大军,渡过太子河之后,尽灭火种,众人衔枚疾走,马蹄裹布。复又渡过太子河之后,沿南道小路快步进发,须赶在天亮之前尽快通过那片峡谷。众将士不更衣,不起锅,掉队的,力弱的,皆不管,只求大军尽快通过险地。这山谷,沟壑纵横,怪石林立,很多地方仅容一人一马通行,若有一队精干兵马把手,虽有十万大军,也葬身这谷道。

却见天空放出鱼肚白,大军已然安全通过最险要地段,临近谷口,那高句丽都城丸城就在眼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