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胡十六国之燕鸣初啼 > 第十二回 燕主谋攻高句丽

第十二回 燕主谋攻高句丽

回宫之后,燕王速召燕国领军将领:慕容翰、慕容霸、慕容评、慕舆根、慕舆泥、王寓、韩寿、高诩、鲜于亮等俱到宫中商议。

燕王率先发问道:“高句丽虽一蕞尔小邦,然其一直在我身后,如芒在背,令孤颇为不舒,吾有意一战而定,以绝后患。众卿以为然否?”

慕容评抢白道:“先者建威将军慕容翰,在先王时就镇守平郭,其镇守数年高句丽莫敢踏入半步。今我王又复得慕容翰,臣弟愿闻王兄其祥。”

“不错,先王在时,翰兄威名显赫,高句丽莫不敢犯。”燕王缓缓的望着慕容翰说道。

“评弟,燕王着实过誉了。如今恪儿镇守平郭城,高句丽原是不敢犯的,现如今王钊却舍近求远,攻襄平着实奇怪。”既如此慕容翰也不好推辞,只说道。

慕容翰所说的平郭城乃辽东防御的锁要,与襄平、玄菟二城互为犄角。但此城最难防守,孤悬南面,极易被高句丽围攻。去岁高句丽新败,燕王欲重整辽东局势,自慕容仁、慕容翰之后,就无人能镇守此城。燕王遍观诸子之中,属慕容恪沉稳干练,有大将之风。加之在军旅之中久经历练,已渐孚人望,实乃镇守此城的不二人选。如今辽东局势已渐渐恢复,这次高句丽谋攻襄平,绕于平郭城后,确是怪异。

那王寓略一迟疑,终究是上前说道:“想是襄平去岁闹出粮荒来,士卒心中不稳吧。”

那慕容评急道:“作乱之人当时已被斩杀,余下士兵俱已听令。”

慕容翰原是不准备说的,但闻听此言,心中却有不忍,说道:“燕王在上,原叛臣慕容仁尽据辽东之时,襄平、平郭、玄菟、新昌诸城多有人多有误杀。后石赵攻棘城,招诱民夷。我燕国所部,成周内史崔焘、居就令游泓、武原令常霸、东夷校尉封抽、护军宋晃等皆…”。

没等慕容翰说完,慕舆根打断他说话,只讥讽道:“今且听之,慕容翰所言俱为叛逆张目?”那慕舆根在前些年保卫棘城之战中可谓出死力,身被数创。可惜其为人多暴虐,杀戮叛逆毫不留情,燕王也多申饬,惟其忠勇,燕王多为其遮掩。

慕舆泥也道:“我看那姓崔的没个好东西,前平州刺史崔毖吾等吃尽苦头。想着我燕国成周内史崔焘也为崔氏族人,率先反叛。那年局势甚危,我国甚是被动。”慕舆泥气愤道,“若不杀之,以儆效尤,岂有我辈容身之所。”

慕舆根其弟慕舆泥原先在柳城之战中和当时在段部的慕容翰交过手,对慕容翰素无好感。燕王感其兄弟俩忠勇,且慕舆氏与慕容氏同出一脉,对其兄弟二人均委以要职。

“非也。”慕容翰汗如浆出。只离开这数年,已不复当年之景。慕容翰心里想到,如今在燕王心中,想必是这些后辈人秀在其心中地位更为重要,便细声说道,“燕王在上,只我燕国这几年,攻伐过甚,民力多有不逮。”

“好了,孤知道了。翰兄不在燕国多时,勿怪。”燕王不悦,道:“孤所虑者,乃我燕国大军直出攻高句丽所部,北部空虚。若宇文部率兵攻伐,我燕国该当如何?”燕王望向众臣,再次注视着慕容翰。

“翰兄所虑者,也甚为有理,这几年我燕国大军几乎无日不战,无岁不休。虽宝剑也崩断了,虽强弓也折了,众臣以为如何是好?”燕王想了想对慕容翰之言也首肯。

堂下众臣皆左顾右盼,燕王所说甚为有理。这几年燕国南北攻伐,士卒连年征战,若只攻高句丽,力尚可支。若还要防备宇文部,恐势单力微,倘若边城失守,诚恐难料。

慕容翰微微探出身体,紧握腰间金刀,似有所指。燕王也看出来他身体有些异样,便问道:“翰兄久居宇文,想来宇文部情势你已俱明了,既如此有何高见。”

慕容翰赶忙起身道:“我王明鉴,诚如是。”

燕王对慕容翰说道:“既如此,翰兄不妨登此案台,为堂下众臣言明。”此案台者,乃当年燕王立木纳谏之时,求诤臣而设,如今却为慕容翰用上了。

慕容翰面对堂下众臣说道:“宇文强盛日久,屡为国患。今逸豆归篡窃得国,群情不附。加之性识庸暗,将帅非才,国无防卫,军无部伍。臣久在其国,悉其地形。虽远附强羯,声势不接,无益救援。今若击之,百举百克。”

那慕容评接过话茬,道:“王兄所言,必是我燕国先图宇文再攻高句丽?”

“非也。高句丽去国密迩,常有闚鋆之志。彼知宇文既亡,祸将及己,必乘虚深入,掩吾不备。若少留兵则不足以守,多留兵则不足以行。此心腹之患也,宜先除之,观其势力,一举可克。”慕容翰继续对众臣缓缓道来。

那慕舆根却不以为意,问道:“建威将军难道知道宇文部未有攻伐我之意?”

“我久居宇文,自知其为自守之虏,必不能远来争利。既取高句丽,还取宇文,如返手耳。二国既平,利尽东海,国富兵强,无返顾之忧,然后中原可图也。”慕容翰说完,看着堂下众臣,众臣皆对其翘首以盼,认真聆听,他接着说道,“我燕国俱忠贞之士,宇文粗鄙,见我燕国人士忠诚远略至此,必不会来攻,就是可惜了庞越。”

言罢慕容翰与高诩、王寓三人都低头不语起来。

王座上,慕容皝听闻慕容翰此言,眉头舒展,似已无忧矣。离开王座,抚慕容翰其背,道:“翰兄高见,既如此,此战我欲先击高句丽,该如何谋划?”

慕容翰赶忙回礼,说道:“王兄所虑甚慎,先前我镇守辽东以来,也对高句丽之山川地貌颇多了解,可否借地图一用?”

“速拿地图。”燕王向内侍一挥手道。

不多会儿,一副辽东勘舆全图展现铺陈在案台上,只见燕王遣众大臣上前,慕容翰站于王案后侧,指着地图对众大臣详解。

“诸位请看,燕国出高句丽有二道,其北道平阔,南道险狭。”

那王寓说道:“既如此,那从北道进军岂不快矣。”

“王长史所虑俱为常理。诚如是,如若敌首亦如王长史所想,布重兵于北道,则该何如?慕容翰反问道。

“如此,将军可有谋划?”王寓问道。

只见慕容翰手指地图东边一城,原是高句丽丸都城,说道:“诸位看此城”。慕容翰又指着地图上的南道说道,“我燕军若出南道,虽道路崎岖难走,然出山谷就直抵丸都城下。若我军取高句丽都城丸都,其势必溃,即使北道受阻,我燕国也能全取高句丽。”

“好,翰兄果有远略。”慕容皝大喜,“既如此,诸将俱以建威将军此计商议”

“然此计有一点颇为艰难…”慕容翰忧心道。

“但说无妨。”已听能谋取高句丽,燕王已是心安大半。

“若我军从南道进攻,高句丽于这南道出口设伏我军必败。”慕容翰忧心的说道。

“确如此,此战我军须南北两路进军,北道须遣一偏师为佯攻,吸引高句丽主力,以掩护我燕军主力从南道进军。”慕容皝久经战阵,于这兵家排兵布阵多有心的。

“我王圣明,臣自请领偏师从北道进军以掩护我燕军主力。”慕容翰凛然说道。

“这……担任偏师佯攻者,必陷敌大军重围,生死之地。”高诩说道。

见众人犹豫不决,慕容翰再次说道:“臣久经战阵,常涉险境,自有脱身之计。”

“容孤再思量一下。”慕容皝回身欲往王座上去,却见一人站了出来。

“儿臣愿往。”慕容霸说道。

“你给我退下。”慕容皝厉声说道,“军国大事,生死之地,上次你从密云山脱身实属侥幸,这次事关数万将士性命,岂是儿戏,你给我退下。”

“父王…”慕容霸一时语塞。

“休的多言,再多言,为父这就把你轰出朝堂。”慕容皝只气的须发皆张。

众人原想沉默以对,顾身惜命原是人之常情,没成想被那个慕容霸小儿激了一下,这一下众臣皆纷扰。

却见一人站了出来,原是王寓,向燕王道:“臣愿领偏师出北道,吸引高句丽主力。”

只见高诩赶忙站出来,“王长史,你这是何意,你久疏行伍,骤然领兵,万一……”

“唉,高内史,此言差矣。”那王寓慨然而笑,“岂不知我也有退敌良计,定能突出重围。”

见此,燕王慕容皝大喜,“孤得臣如此,夫复何求,于出征之时孤必亲手为汝执鞭祝酒,待得胜之日,必封你为列侯。”

“多谢我王,臣领命。”王寓跪受召令。

如今最难一事已解,余下谋划就俱已明了。

只见燕王端坐王座上,向众臣宣道:“以王寓为镇北将军,领军一万五千,从北道进军,以掩护我大军南进为要。我南进大军出山谷后,汝请速退。”

王寓上前领命。

燕王抚颔道:“至于南道大军,孤亲欲领之。”

却见那慕容评与慕舆根上前道:“大王此举甚为不妥,身犯险境,恐于国不礼。臣愿做前锋供大王驱使。”

“评弟,慕舆根,此战你二人须作王城留守,以监视国中动向,另派精干斥候时时刻刻查探宇文和石赵动向。”

慕容皝还是有点不放心,继续说道:“宇文部去岁新败,或摄于孤之威势不敢作乱。然赵国,兵多将广,对棘城之败耿耿于怀,加之我又新灭段部,必对我多有敌意。今已探知他们国内兵马,器械调动频繁,望你二人密切留意。”

“谨奉王令。”

“至于这前锋么。”只望向慕容翰和慕容霸,言道,“我看翰兄和霸儿就是不二人选了。”

闻得此言,慕容霸兴奋不已:“父王,这次真的让我作前锋?”

“为父岂能骗你,这次我自领大军,为父还盼着你能向你伯父那儿多学点,好日后执掌大军。”燕王转头对慕容翰说道:“翰兄,这次我将霸儿托付于你可行否?”

“臣惶恐,霸儿天资聪颖,勇略过人,臣唯恐……”慕容翰单膝跪倒地上回禀。

“唉,王伯多虑了,小儿知道你随先王征战多年,有万夫不当之勇,勇略闻于诸侯,我犹恐不能助王伯一臂之力,王伯过谦了。”慕容霸赶紧扶起慕容翰。

“翰兄,你看我此儿如何呀?”燕王笑道。

“燕王好福气,生的如此聪颖勇略之儿,我王幸甚,我燕国幸甚。”

“既如此,来。”燕王走下王座,执霸儿手和慕容翰之手,三人之手紧紧握住,“王伯见识远甚旁人,望你能戒骄戒躁,切莫鲁莽,听王伯号令行事。”

“儿臣谨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