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三章 事半功倍

天下安康 第三章 事半功倍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三章 事半功倍

节省民力不难,但问题是要如期完工。

黄明远本身不是学土木工程的,也不懂怎么盖楼,单论专业水平,甚至不如宇文恺这些长期从事建设的土著。但是黄明远知道,若是想提高工作效率,在不变动原始的框架结构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是要改进生产工具的水平,使之更符合生产力的发展;二是优化人员配置,进行科学管理。

改进生产工具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黄明远对于传统的建筑工具顶多算是认识,很多还叫不上名字,若是想短时间内对其进行改进,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耐不住后世全国各地商品房疯狂的建设,哪里都有盖楼的,所以他也清楚现代建筑最需要的东西。

对于现代建筑,最标志性的建设工具,怕是每一个建筑工地都必不可少的塔吊了。

后世的塔吊多种多样,但是论其发展源头,都是杠杆作用的产物。通过平衡重的用量与平衡臂的长度的调节,能够很大程度的节省人力物力。

此时没有混凝土,所以很多建筑都是用巨大的条石进行建设,费时费力。

对于役夫来说,瓦工、木工、金工等活是上等活,属于技术活,伤亡率很低很低,待遇也不算太差。真正伤亡率高的是石工,而最辛苦的是运输、搬运工人,二者都属于纯体力活,消耗巨大,还因为没有保护,所以多有死伤,是工地上最大的消耗品。

而解决运输、搬运困难,是解放人力最好的方式。

黄明远建不了后世巨大的塔吊,但是却可以模拟出其初始行态。

黄明远命人砍伐了大量的树木,制作出了数百具巨大的杠杆,再通过滑轮等工具连接,用来作为最原始的塔吊。每个杠杆有数十人操作,可以轻松将上千斤的巨石抬升到数丈高的位置,简单轻便易操作。

黄明远还制作了大量的轮滑组件作为工具,同是铺设运输轨道,大大提升了工程的进度。

这时宇文恺又找到黄明远,上报整个建设工地的材料不够,尤其是土料不够。

此事也可以理解,新建的洛阳城在汉魏洛阳城的西十八里处,远离主城区,道路运输不便。而且很多材料包括土、木、石料都要从虢州、卫州等地运来,极为不便。

这年头的运输成本很多情况下比原材料成本贵的多,修建东都花费的庞大人力物力,一半都浪费在这些物质的运送上。

当年建设大兴城时,巴蜀的巨木从汉中等地运过来,需要翻山越岭,人背肩扛,光是险峻的蜀道,就不知有多少人身死。可以说长安的每一根柱子,都沾满了运送役夫的鲜血。

至于洛阳,运输难道又远大于长安了。

黄明远也有办法,若论运输,何如水运。黄明远命人将巴蜀等地的大木沿江边砍下,直接制成竹排,顺水而下,再沿长江、邗沟、淮河、汴渠、黄河运抵洛阳。

如此运输,虽然路途遥远,但却省时省力,木材运输的花费减少了九成以上。

至于缺土之事,黄明远又命众人在新城修建之处就地取土,烧制砖石。

在工地上就地取土烧石,直接省了运输费用。而新城砖石的耗费量大,没几天整个工地就被挖成了大沟。

这些大沟正是黄明远说设计的,他命人将这些大沟相互连接,然后挖通附近的洛水进入渠中,组成一个以洛水为干渠、各处壕沟为支渠的新的水网。各地水运来的资材,都通过洛水和大渠运至新城的各处施工工地。

黄明远又命人将废弃的瓦砾全部堆在河渠一侧,等待这一处工程完工,便断流排水,然后复将这些瓦砾回填入沟中,使原本的水渠又变成了平地。

如此一般,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使得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黄明远轻巧地一番设计,使得朝廷省下的费用要用亿万来计算。至于因此而活命的役夫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不少人知晓是鲁国公的慈悲心救了他们的性命,因此很多人在家中都供奉起黄明远的长生牌。黄明远的声望本来尽在大河以北,而这一次也传遍了河南、淮北等地。

为了更好的对役夫进行管理,黄明远又命人将数以百万的役夫以万人为单位组建成上百个工程营,每营以各部抽调的军官和军医按照黄明远制定的工程营制度进行统一管理,保障役夫基本的生活条件和居住条件,压缩役夫每日的劳动量。

每工程营各分为千人工队,百人工队,十人工队,各设千人工长,百人工长,十人工长进行管理,以物资奖励来督促各营、各工长之间相互竞争,提高工作效率。

黄明远这般设计,立刻将原本混乱无序的东都工地变得严整、有效起来,而东都工地的役夫的死亡率也降到了最低。实际上在整个东都修建期间,东都工地上的上百万役夫从未出现过一次大规模的疫病,也从未出现过一次大规模的伤亡事故。

考虑到“阎王好过,小鬼难缠”,黄明远又设置了一个督监工营,负责监督监工小吏日常工作,确保营中不会出现苛刻残暴的下吏苛待役夫的可能。

黄明远将整个工程的制度确定之后,东都工地的一切开始变得井井有条起来,差不多到了四月初,黄明远又将整个东都的建设工作全部交给了宇文恺。

宇文恺虽然媚上欺下,但对于工程建设实在是一把好手。这一次黄明远狠狠地敲打了他一番,也能使其警醒一番。

宇文恺的兄长上柱国杞国公宇文忻在开皇六年联合梁士彦、刘昉等人密谋叛乱,事泄被杀。宇文恺虽然没有被株连,但战战兢兢的很,也唯有用时人诟病的奇技淫巧来谄媚天子,其本人也性格软弱,至于黄明远,他是决不敢得罪,只得萧规曹随。

黄明远也是不得已,他可没这么多时间时刻盯着东都建设工地。

不过这一次黄明远也没有完全信任宇文恺,他表旧部员外散骑侍郎冯慈明总监整个东都修建工程的进度,又表自己的表兄崔仁恕为监察御史,为冯慈明佐贰,负责监督宇文恺的所作所为,省得宇文恺这个谄媚之人为了幸上又不恤民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