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八十章 清洗并州

天下安康 第八十章 清洗并州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八十章 清洗并州

郑言庆等人的到来,让黄明远手上有了足够的兵力,黄明远乃命郑言庆和李景二人率部向西南方向的晋州、绛州进军,汇合史祥等人之后,攻略河东南部尚未投降的州县。又令梁默则和段文振的骁果军一同向南,攻打韩州、潞州、泽州等地的汉王叛军残部。

黄明远本人则率领其余部队继续留守晋阳城,防止有汉王余党的反击。

黄明远除了有统兵之权,还担任河北安抚大使,负责整个大河以北地方上的绥靖、安定事务。

入城之后,虽然黄明远接受了晋阳城内汉王手下的投降,但这并不意味着朝廷不会追究旧账。

叛逆之罪,十恶不赦。实际上为了彻底肃清汉王的残余影响,使朝廷彻底控制并州地方,朝廷对于并州该有的清洗是不会少的。

不过因为并州是和平解放的,隋军在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顺利进城,朝廷的吃相肯定不能太难看。

苏威、牛弘等人也写信给黄明远要尽快安定并州,以安抚为主。

不过安抚虽然能够快速稳定地方,但后患也大。既然无法使用暴力的手段完全扫除旧的势力,实际上无论如何安抚,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并不能触及到根本的势力,并州遗留的问题也难以真正的解决。那些支持汉王的叛逆家族,虽然赌输了这一场而损失惨重,到最后也不过是将一些替罪羊抛出来了而已。

这种结果,黄明远当然不能接受。

而且从私心上来说,如果不能从这些河东的本土势力手中清理出大量的职位和权利,黄明远又如何安排自己的麾下。

丰州太小,黄明远更看重“表里山河”的河东,因此希望将自己的权利深入到河东地区。而并州一地,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所以那些挡在自己面前的人,都是要清除掉的。不过这个时代,世家大族掌握舆论,黄明远已经不是创业时期的愣头小子,因此要注重声名,注意影响,所以黄明远本人并不想做这个恶人。

黄明远于是任命樊子盖为权并州刺史,负责并州一切政务,以及整个并州除了晋阳城以外的汉王余党的整肃。

樊子盖为官清廉谨慎,不纳贿赂,治军严格,是个清官忠臣。然其为人严酷少恩,果于杀戮,是个酷吏。

而晋阳城内,黄明远又特令封德彝在晋阳城内清理汉王旧部,全权负责对晋阳城内的汉王旧部叛逆的甄别。

黄明远故意告诉封德彝汉王旧部“有恃无恐,祸连河东,一旦让这些叛逆侥幸逃脱,他日必为朝廷之祸患,天子之为难”,要求封德彝“不必在意手段,宁枉勿纵”。

为了给封德彝打气,黄明远又特意叮嘱封德彝,“此乃安定河东之第一要事,天子在观我等之所为,德彝万勿使天子失望。”

又命封德彝向樊子盖学习。

封德彝立刻表示,“为天子分忧,必竭尽全力”,便投入到轰轰烈烈的“肃反”大业中了,之后黄明远似乎就当起了甩手大爷。

黄明远还为了彻底与樊子盖和封德彝二人的行为做个区分,以视察北方各州的名义离开了晋阳。整个并州彻底落入樊子盖和封德彝二人的手中。二人一文一武,彻底将并州给搅了个天翻地覆。

十月三日,交城(即古交城,今古交市大川河桥东寨湾滩、汾河湾和水泉寨之间)县令押送来了王頍的儿子。

当日杨谅在蒿泽撤退之后,王頍便知道大事不妙,杨谅必败。又因为王頍苦劝无果,遂准备跑路。

等到隋军主力突袭杨谅的蒿泽大营,汉王叛军四面溃乱之时,王頍便避开杨谅,骑着提前准备好的两匹良马,便冒着风雨向西北方向而去。

王頍准备直接逃往草原,寻一部落枭雄佐之,再图后事。

可惜王頍走到交城山,正巧郑言庆等人南下晋阳,所以导致道路断绝,王頍根本无法离开并州。

而且王頍因为冒雨夜奔,染了风寒。他本来五十余岁,又加上连夜奔波,忧思惊恐,这一病便彻底倒下了。

这时的王頍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前往草原,而留在中原势必会遭到清算,而今只剩下一死这条路了。

王頍倚着马匹,奄奄一息,对儿子说道:“我这一生,通晓五经,好读诸子,偏记异书,颇晓兵法,计谋韬略不亚于黄明远。奈何时运不济,难遇良主,万般设计却不为杨谅所采纳,以至到了这步田地。我不愿坐受擒获,以成全黄明远那小子的名声。在我死后,你要切记,躲在山中,不要离开,千万不要去亲朋故友家躲藏。”

说完之后,王頍便选择自尽了。

王頍之子将他的尸体埋葬在石洞里,按照父亲的指使准备在山中隐藏。可惜王頍千算万算,却忘了他的儿子是个贵公子,整日里锦衣玉食,哪里吃得这种苦头。

王頍之子在山中找不到吃食,只得选择下山找到亲戚家投奔,最后被人告官抓住,王頍的尸体也被找到。

对于王頍这般下场,黄明远也不由得感叹。

王頍也算是一个奇人。

王頍是南梁名将王僧辩之三子,少好游侠。年二十,尚不知书。为其兄王颙所责,遂感激诵习,成为大才。年二十二,周武帝引为露门学士,每有疑决,多頍所为,当世称为博物。又晓兵法,益有纵横之志,每叹不逢时,常以将相自许。

王頍曾跟随其兄长王颁掘开陈霸先的陵墓,将骨骸焚化成灰,加水喝进肚中,让人听之,心潮澎湃,真乃奇人也。

可惜竟如此身死。

黄明远长叹一声,对在自己身旁做书吏的弟弟黄明瑜说道:“九郎啊,要切记大难来临之际,敌人的网肯定早就设好。想当初沈充在兵变失败后投靠自己的部将,结果一出场,马上被抓,就是明证。风头正盛时,投奔亲友,要不是就是亲友死,要不就是自己死,还不如做个乞丐来得保险。在无限的利益面前,亲戚朋友有限的情谊都不可靠啊。”

之后黄明远便将王頍的首级斩下,送回长安,王頍之子也被黄明远下令处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