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三十三章 单刀赴营(四)

天下安康 第三十三章 单刀赴营(四)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三十三章 单刀赴营(四)

裴矩挟持着韦圆照来到杨昭的军前。

此时以如此狼狈的样子见到杨昭,被裴矩挟持的韦圆照脸色有些不好看。他自诩为一代名将,往日眼高于顶,傲气的很,没想到今日出师未捷,竟然直接被对方挟持了,真是把脸丢到家了。

不过杨昭倒是有礼,没有丝毫小觑韦圆照的样子。他代裴矩向这位堂姐夫道了歉,全了韦圆照的脸面。不过杨昭也不傻,仍是将韦圆照拘在身边。韦圆照忠诚度太低,不能将之放归,从而使右武卫军复生乱。

杨昭与裴矩合兵一处,所部共计七军九千余人,已经囊括了城外各禁军的大部分力量。杨昭心忧城内的情形,乃决定和裴矩分兵出击。

杨昭乃令裴矩率领左卫军、右武卫军和左武侯军四千余人,在斛斯万善、刘长恭、杨善会等人的佐助下,在宫外继续收拢兵力,伺机拿下右领左右府柳敷、左领左右府元成寿、左领军府杜楷三军。

而杨昭则亲率右卫军、左武卫军、右武侯军、右领军府军五千余人,杀奔仁寿宫。

杨坚为了内外相制,不使备身府军做大,乃以监门府军守备仁寿宫各处宫门。而又为了防止监门府军与内臣勾结,监门府大营分别居于仁寿宫外,而大部分监门府兵则居于内。

杨昭定计之后,以杨万项和王智辨二人率领右卫军、右领军府军直奔城北的左监门府大营,而自己则率领左武卫军、左武侯军两部直奔右监门府大营而去。左监门府监门郎将罗荣和右监门府监门郎将元礼二人皆是杨广之旧部,素与杨广亲善,以现在的局势,二人倒也不会反复。

正如杨昭所预计的那般,罗荣、元礼二人一看杨昭手上的大军,便知禁卫军怕是皆已落入杨昭手中。虽然柳述此时仍把持着天子,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敌得过这上万禁军,现在大隋的未来怕是完全握在皇太孙的手中。

罗荣、元礼根本不敢耽搁,便选择开门景从,二人也担心自己军中会有人选择拿他俩的脑袋来向皇太孙献媚,迟疑不得。

拿下左、右监门府大营,杨昭已经彻底扫清了仁寿宫的外围各部,将仁寿宫团团包围。

杨昭不敢耽搁,乃以屈突通麾下的右武侯府军为先锋,向仁寿宫杀去。

大军一路直推进到永光门外,被守军拦住了去路。此时宫门紧闭,守备的士兵各持弓弩御于宫墙之上,严阵以待。

原来杨俨已经安排内侍持圣旨将仁寿宫的几处宫门全部拿下了。各处宫门的守将不过是帅都督、都督级别的将领,既无大权力,也分不清真实状况,只得以天子的圣旨为准。

杨昭令罗荣上前喊门,而驻守永光门的左监门府军根本不听罗荣的劝,直接从城头射下几支箭来,将罗荣逼走。

罗荣无奈,只得退回军中。

杨坚为了防止掌控各处宫门的监门府将官与外界私通,一般都是越过监门府的高层,直接布置各处宫门的防御。因此监门府的将官反倒无法插手各处宫门的人事和守备。所以罗荣名义上是永光门戍卒的统领,但众人却丝毫不在意。

杨昭也了解这般情况,没有怪罪罗荣。

罗荣乃将永光门的情况与杨昭说了一番。永光门作为仁寿宫正门,兵制规格比其他城门要高的许多,有守备兵员三百人,主将为左监门府大都督赵同。赵同往日便不卖罗荣的帐,这一次有圣旨做依仗,正是敢箭射赵同。

杨昭又命人上前劝降赵同,皆被赵同拒绝。

赵同也是杨勇旧部的漏网之鱼,只是原本位卑言情,乃无名之卒,因此没有被清洗。这几年他韬光养晦,升到大都督,又和杨俨有了联系。杨俨兵变之后,乃撤掉原本的车骑将军,以赵同代之,彻底掌握了永光门。

杨昭眼看赵同油盐不进,又担心在永光门耗得太久耽搁了战事,只得命屈突通率军攻击永光门。

赵同虽然手下士兵不多,也没有滚木礌石等守备器械,但仗着永光门高大,只在上面不停地射箭反击。屈突通虽勇,但手上亦无攻城器械,带队冲锋了几次,皆拿永光门没有办法。

这时候元礼劝杨昭可以火烧永光门,到时候趁赵同无备,突入宫去。杨昭想了想,还是拒绝了元礼这个提议。火烧宫门容易,但会导致内外百里都能看得到。到时候徒引慌乱,想掩盖都困难。

杨昭乃命屈突通、王智辨分别从其它宫门找寻突破口,而自引余部继续攻打永光门。

这时担任后军的杨万项眼看永光门难破,令人从山上砍了一颗大树,当做撞木。城头上箭如雨下,城下也以弓弩纷纷还击。

赵同等人本就携带的弓矢不多,很快便要耗尽。

这时杨万项命人扛着大树狠狠地撞击宫门,大约撞击了近百下,那巨大的宫门果然是不堪其负,被撞木撞开。杨万项眼看城破,乃一马当先,带人冲杀进永光门内。

赵同大惊,但此时他仍不愿意投降。昔日太子殿下和武陵郡王有恩于赵同,今日赵同便报此恩,死不后退。

不过赵同三百人马,的确太少,原本有城门相依托,还能勉强还击。此时杨昭的数千大军杀入,众人难以再战,纷纷溃败。

杨万项带人杀红了眼,直杀得永光门内血流成河。

赵同带人血战不退,浑身数道伤处仍不退缩,不提防被身后一人砍翻在地。原来左监门府的官兵见此时难以幸免,又不愿与赵同一起给人殉葬,遂死中求活,杀了赵同请降。

左监门的府的官兵呼啦啦地跪了一地,杨万项还想带人斩尽杀绝,以绝后患,被杨昭命人及时制止。

杨昭不想大开杀戒,因此命罗荣带人将这些降兵看管起来,再做计较。

而与此同时,屈突通、王智辨也分别从两侧的咸亨门和排云门而入。排云门守将是杨广的人,自是选择放行。而咸亨门的张黑铁眼看这阵势,也不敢阻拦,立刻选择开门投降。

杨昭大军纷纷取得进展,乃从三面杀入仁寿宫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