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六章 也无风雨也无晴

天下安康 第六章 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六章 也无风雨也无晴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而且王通比黄明远还小两岁,这一声“先生”还是叫得的。

实际上黄明远刚才的指点江山已经使得王通等三个年轻人早就看呆了。

黄明远不过寥寥数语,便解决了儒家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真是令人瞠目。

相对于后世那些老夫子,王通真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改变的好孩子。历史上其所论虽然在大的框架上不出孔子思想的范围,但在思想内容上确有不少新的见解,特别是注意了历史变迁给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变化。说真的,王通的思想实际上要比之后宋朝的程朱理学更具有发展性和创新性,虽然其体系建设并不如程朱理学来的完备。

也就是面对王通,黄明远才能说这么多,还引得对方信服。若是换了程颐、程颢、朱熹,不等黄明远说完,对方直接能喷黄明远一脸。

异端,该死!

不过也正是王通这种极具变通的思想,导致其在儒家的地位不高。

隋唐时期是政治、经济的大变革时期,也是儒家学说从传统向革新转变的时期。既然在此之后,出现了韩愈、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等诸多圣人,那黄明远也可以推出一个符合自己要求的圣人。而王通实际上是较为合适的一人。

这时王通躬身问道:“不知先生是何名讳,可否告知于通?”

黄明远乃笑道:“我叫黄明远,是个武夫。”

傅奕、王通等人大惊,黄明远的名号原本在世家子那里并不好,为清流贵族所鄙夷。不过今日一见,才知其学识之渊博。

不过黄明远一介武夫,都有如此见识,竟让王通本来要说的拜师之言,无法述之于口。

“见过鲁国公!”

黄明远笑道:“我等今日萍水相逢,只谈文化,不说官职。”

黄明远虽然是个武夫,但奈何肚里有货,早就把众人折服,因此并不影响众人对黄明远的敬重。

原本素来桀骜的王通这时也恭恭敬敬地向黄明远问询道:“先生可有何以教我?”

黄明远不好大包大揽,给王通讲解经学,那会暴露自己的底细,但也不能完全推脱,这样会显得有些畏惧。

因此黄明远乃说道:“仲淹想求什么?”

王通乃问道:“先生以为,为人者,为国者,如何平息诽谤、攘除谗言奸佞?”

黄明远说道:“无赦之国,其刑必平;重敛之国,其财必削。闻谤而怒者,谗之也;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绝去媒,谗佞远矣。”

黄明远的意思便是告诉王通听到诽谤就发怒的人容易中了进谗言者的圈套,听到称赞就高兴的人容易为阿谀奉承的人所利用。如果去掉这些毛病,谗言奸佞就会远离而去。

此言正入王通之心。

此时的王通完全将黄明远视作一个学问渊博的大师。实际上黄明远祖父是当代的儒学大师,黄明远家传深厚,本身学识并不差。而且后世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见闻颇广,对于儒学也是造诣颇深。因此黄明远哪怕见到朱熹、王阳明,也能与对方侃侃而谈理学、心学。对于还显稚嫩的王通,谈论起一些鸡汤来黄明远真的就是全方位的吊打。

二人对坐,谈了一些经学道理,黄明远殚见洽闻,泓涵演迤,文章典故,信手拈来,哪怕是对其无比熟悉的陈远,也是大吃一惊。到最后傅奕、王通、薛德音、盖文达皆是目瞪口呆,惊为天人。

这时候王通也终于放下心中成见,要以弟子礼侍黄明远。

黄明远笑着拒绝了王通的拜师,他本来对儒学兴趣并不大,只是因为后世养成看书的习惯,这辈子没别的书看,因此对儒学涉猎才广泛。他也不想再成为儒学大师,一代文圣。今日有王通、傅奕等人替自己扬名,想来用不了多久山东世家便会知道自己不仅仅是一介武夫。

这个时候的地位还不仅仅是官职、财富的计较,只有在文化上压制对方,才能使山东世家所折腰。

此时雨已经停了,在亭子上眺望,便可看到骊山下的全景。此时雨过天睛,云开雾散,骊山似一匹青色的骏马,青翠欲滴,清晰可见,在夕阳下披上一层迷人的金色,更显得琉光溢彩,抚媚动人。

黄明远不由得大声吟道:“日暮夕阳红似火,疑似烽火自西来。”

黄明远向几人辞别,临别之际对王通说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若是想求得真正的学问,当体验清贫的生活。先人之弊庐足以蔽风雨,薄田足以具粥,读书谈道足以自乐,勿复其他也。”

王通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说道:“通受教矣!”

黄明远走出亭子,这时王通忽然想起什么,又大声问道:“先生,通曾向天子献上《太平十二策》,却不为天子所纳,这是何故?”

黄明远好似未听到一样,越走越远,乃大声歌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黄明远的声音越传越远,只剩下一个影子。而亭子中的王通等人,却是已经看呆了。

回去的路上,陈远频频看向黄明远。最后黄明远实在受不了,便有些愠怒地说道:“仲长为何盯住我不放?”

陈远看着黄明远,这才说道:“世人常言‘必有天才,拔羣出类,’不过以为是笑谈,今日见主公,远才知世上真有人生而知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说得便是主公。”

“仲长谬赞了!”

黄明远笑着摆手道:“我算什么生而知之,不过是比他们见识多一些,算不得什么。”

不过黄明远虽然如此说,但能够折服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王通,还是颇有一番得意之色。

陈远也很清楚,今日之事经过王通等人的一番渲染,来日便可在关东世家砸出一个霹雳,从黄胤之到黄明远,黄家不仅武功卓绝,在文化上也要起飞。

背着儿子的黄明远优哉游哉地下了山,何为碾压,时代便是碾压,就好像你秦皇汉武再伟大,也没有见过大哥大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