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二十六章 土法炼铁

天下安康 第二十六章 土法炼铁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二十六章 土法炼铁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此时众人心中还是官本位思想,根本没想到垄断性经济的可怕性。

黄明远是要做大隋时代的煤炭大王。

黄明远准备大规模在原东胜煤田和准格尔露天煤田以及阿拉善煤田地区开采煤炭,这里的煤炭地表位置浅,资源丰富,质量优质,是开采煤炭的好地方。无论是东胜的炼焦煤还是阿拉善的无烟煤,后世都是煤炭中的精品。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内燃机,否则黄明远就要准备在巴彦淖尔开石油了。到时候直接跑步进入工业时代。

不过有煤无铁不成工业,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支柱产业,除了纺织业就是煤炭、钢铁行业,英国的工业霸主地位最初也是建立在这两个行业之上的。

后世的内蒙古不缺煤,更不缺铁。

很快,黄明远在呼延谷一带建立了一个炼钢厂,并命名为大河钢厂。呼延谷就是后来的包头地区,朝廷在此设呼延镇,后世大名鼎鼎的包钢就诞生在这里。

从此地往北走三百里就是有名的白云鄂博,中国最大的铁矿产地,而且世界一多半的稀土都在这里。只是白云鄂博在阴山以北,又是产铁矿石,黄明远不敢贸然前去开采。若是这里被胡人袭破,那玩笑就开大了。

不过此时的阴山南麓牟那山附近的铁矿石已经足够丰州使用了。这里的铁矿石不见产量高,质量也好,倒是炼铁的好材料。

在黄明远的心中,九原城太偏西了;而榆林城又偏东;大同城则过于靠近阴山,不靠近大河,先天也不足。黄明远设想的丰州的中心应该在包头一带。

这里位置适中,勾连东西,可兼顾前、后套和大河以南,又是原秦直道的北段,水路便利,物产丰富。最重要的是,后世选择了这里,这里有成为工业城市的先天基础。

黄明远命李子孝在此处择地建城,不仅要规模宏大,还准备提高建设标准,使其变成第二个大同城。

至于丰州的大炼钢铁,黄明远不懂后世流行的高炉炼铁,也没有那一套完整的先进技术,但土法炼铁却是可以做到的。

大炼钢铁时代各村各乡也是靠着土法炼铁才勉强完成生产份额的。

炼铁需要用砖垒高炉,所以同时一座砖厂也应运而生。

其实最初的工业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缺什么就造什么,渐渐就成了一个闭环的工业链。

很快在黄河岸边,这里便竖起来几个高高的炼铁炉子,远远望之如擎天之柱,蔚为壮观。

开火当日,一日出炉上千斤铁,荣毗等人见了都直呼不可思议。

黄明远笑他们没见过世面,这产量一年也就百十来吨,黄明远自己都不好意思说出口,放在二十一世纪就是一个落后的钢铁厂一日的产能也比这多。当然那个时候也找不到这种钢铁厂了,政府将他们全都淘汰了。

不过黄明远并不担心产量,刚开始技术不熟练,随着以后生产规模的扩大,技术提升,年产千吨以上应该没问题。

这些炼铁炉刚开始用的是木头,后来黄明远又让他们加工成木炭。

生产出来的钢铁,虽然质量较之后世根本没法比,但已经比现在很多钢铁强了太多。黄明远明知炼铁要加的东西,可是就是生产不出来。

黄明远又下令工匠试着尝试往钢铁中融入一些可能的微量元素,倒也有不小的收获。

眼看钢铁厂进入正轨,黄明远又下令尝试用石炭来炼钢,毕竟煤炭能达到的温度远不是木炭能比的。若是只用木炭,阴山都得让他们伐秃了。

可惜这一次并没有如黄明远的意。

其实早在汉代人们就开始用煤作燃料,并用来冶铁;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使炼出的钢铁的硬度和质量大大提高;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到了明朝流行开来。

但是这只是记载,其实都是不成形的技术,更别提推广了。这个时代受限于观念、交通等原因,技术壁垒很严重,煤炭的用途并不为人重视,而且几乎没有什么产量,更别说用其炼钢铁了。黄明远拿出的技术虽然较之后世差了甚远,但相比较现在的炼铁手段已经是远超时代了。

而且黄明远追求的是规模化,就必须用后世的办法。

好在现在不讲究环保问题。

可是好事多磨,很快大河钢厂出产了第一批石炭炼钢铁,但是质量并不过关。迟伯让人将刚炼好的钢铁送到黄明远处,黄明远看着这些钢铁,皱起了眉头。

无他,新钢铁太脆了。

黄明远很快便明白他们用的是煤炭,里面的硫、磷杂质太多,影响了钢铁的性能。

怪不得有些书说中国明朝用煤炭炼铁,技术领先于世界,但是影响了铁的质量,造的枪炮老是炸膛,间接影响了中国枪炮的发展。而欧洲人是用木炭炼铁,就没有出现这个问题,自然全力的发展热兵器了。

用木炭炼铁自然可以,可黄明远就是不想过多的砍伐森林才选择煤炭的。

黄明远这时想到了焦炭。

有书中说用煤炭炼铁不为错,但是用的不是普通开采出来的煤炭,而是要用经过加工的焦炭,而焦炭是煤在约一千度的高温条件下经干馏而获得的。

现代炼焦在这个时代无疑是很难做到的,不过老祖宗在大炼钢铁的时候,也是因为缺乏焦炭,从而创造出一种土法炼焦。

土法炼焦是在炉窑内不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借助窑炉边墙的点火孔人工点火,将堆放在窑内的炼焦煤点燃,进行炼焦的过程。

土法炼焦结焦周期长,成焦率低,煤耗高,焦炭灰分高,放在后世连落后产能都算不上。只是现在,这是黄明远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很快钢厂根据黄明远的土法炼焦果然造出了焦炭,再用其炼出来的钢终于无论是强度还是硬度都有了极大地提升。

黄明远摸着新造出来的钢铁,又经过百炼打造做出来的宝剑,不由得赞叹,技术优势就是好啊。

虽然现在的工匠很多理论性发展很弱,但是靠着经验和实践,他们便能创造出你难以想象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