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十九章 授之以渔

天下安康 第十九章 授之以渔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十九章 授之以渔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这时荣毗听到黄明远要让军队雇佣百姓,便问道:“那使君,丰州官府是否要向来丰州的百姓进行授田?”

“不!”

黄明远坚决反对道。

荣毗有些吃惊,忙说道:“可是这不符合朝廷制度。”

“若是我们实行受田制,那不出二十年,整个丰州会有一半的百姓失去赖以为生的土地。当年北齐率先实行受田制,到今年有多长时间,还有多少人守住了自己这份基业。”

荣毗没说话,土地兼并问题自古有之,黄明远的理由很充分。

“所有官府组织开垦的土地都要收归国有,百姓可以租种官府的土地,但是要交租。这样看起来百姓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但其实是由官府对产量兜底。多劳多得,也不用惦记着要靠卖地致富了。”

荣毗语塞,到最后只得说道:“百姓卖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再说使君此策一出,移民百姓必然不满,恐要多生事端,朝廷之中怕也会生事。”

“荣公,百姓再穷,有官府给他们租地,最少也能维持温饱。但这些土地不控制在官府手中,而百姓又卖了属于他们的土地,一旦出现灾情,那官府到时候要怎么救助他们呢?移民之中,若是有不愿者,尽可离开丰州,我绝不阻拦,至于朝堂之上,总不能怕他们说闲话就不做事了。”

荣毗无话可说。

黄明远在这个上面态度很坚决。老百姓可以自主开荒,谁开的属于谁的,官府对其是持鼓励态度的,但官府绝对不会无偿给予百姓土地的。虽然土地兼并很大一部分是权贵们不择手段的夺取,但很多老百姓崽卖爷田心不疼也是一大主因。对于无偿获得的东西的珍惜程度,毕竟不如艰辛获取的那么大。

与其给普通百姓,不如挂到士兵头上。

至于百姓生存,黄明远准备进行低息土地抵御贷款,来满足老百姓的资金需求。

荣毗也不再和黄明远争此事。虽然不受田不符合朝廷制度,但丰州根本没多少官田,也搞不动大规模授田。与其在这里争论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反倒不如怎么想想应对此事而引发的波澜。

至此荣毗屈服,此事再无阻碍。

黄明远又说道:“我准备在总管府下设置一个司粮署,专门负责粮食专卖制度。”

“粮食专卖制度?”

“以后丰州将实行粮食专卖制度,除官府以外,任何人不允许私自买卖粮食。不仅百姓要将粮食卖给官府,粮商也必须将粮食卖给官府。”

荣毗有些疑虑。

“使君此策怕是会引来诟病。”

“别的地方吾不管,但丰州必须一切为备边让路。四海商团就是丰州最大的粮商,我不言,谁敢言。”

众人皆无话可说,黄明远真是狠啊,狠起来连自己都打。

这个年代,有兵有粮的才是大爷,丰州是偏未开垦的处子地,未来发展起来势必要引起许多人的觊觎。只有把粮食控制到自己手中,才能不惧怕任何方向来的经济压力,才有安定丰州的可能。

其他人并不清楚黄明远是要彻底控制丰州的命脉,但众人本就是官员,对商人有天然的歧视与反感,黄明远这一刀是砍在商人身上的,对其他人并无危害,众人也乐得黄明远重重打击这些奸商,还百姓一片祥和。

此次议事之后不久,丰州刺史府宣布凡新开荒土地,三年免税,官府平价租给百姓口粮、粮种、农具。整个丰州移民为之一震,三年免税,那不是说能开多少荒,就能有多少收成。至于说平价租给百姓口粮、粮种、农具,众人倒是没有太大热情,更有人问官府不免费发吗?

有等待的,也有人积极从官府的租放处开始租赁粮种、农具之类的。

有想着占便宜的,到最后啥也没弄到,果然傻了眼。

众人见官府政策不会变,又怕吃亏租不到粮种、农具,赶紧蜂拥而至,倒比免费发放的时候更热情。

至于说授田,丰州就没田,授什么授,一句话便搪塞过去。

除此之外也就是粮食专卖制度让老百姓有些不解,但卖给谁不是卖。只有那些粮商是呼天抢地,跟死了爹娘一样。不过丰州官府态度坚决,众人连关系都没法疏通,过了不久,眼看赔惨的粮商知道大势已去,只得将将粮食卖给了官府了事。

黄明远这几日不断视察各屯田点,老百姓的热情让他很满意。

果然什么时候都是有付出的才是最好的,要是免费把粮种发下去,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直接吃了呢。

人都有这种心理,越是别人上赶着给的,他越不珍惜,无论是物品还是感情。

当初国家为什么把刚分的地又给收回去吃大锅饭,很大原因就是很多地方才分田不到十年,已经出现了土地兼并的苗头。反正是官府发的,随手一买再等着官府下次发就是了。

“荣公,人若无压力,便无动力。这些百姓很大一部分都是各地的地痞、流氓被强制送到丰州的,若是一开始不能管好,便会影响整个移民群体。现在他不好好干,明年便无法还清欠官府的钱,难道政府的钱是好欠的?这样逼着他也得下力气苦干。”

荣毗看到老百姓这种踊跃的热情,不得不赞叹黄明远对人性的确了解。

“人有惰性,即是如此。”

荣毗不无担忧的问道:“那使君,若是这些百姓明年还不上欠款?”

黄明远并不担忧此事,便说道:“坏账是一定会有的,但老百姓若非迫不得已,绝不会欠官府的钱。而且官府不是商人,我们也不能真的逼老百姓的命,这个钱会有个累积,但只有肯干,一定可以还清。”

想到这里,黄明远忽然有些担忧官府做事的底线了,那就是毫无底线。下边的人别真跟王安石变法那样,逼着老百姓贷款,还款,到最后反而成了害民之法。

黄明远想了想,这种事还真不能官府来做。

银行的出现迫在眉睫。

黄明远也不再继续视察了,准备赶紧回去处理此事。

“荣公,接下来的视察便有你来代行,我有事先回去了。”也不等荣毗相询,黄明远调头便走,弄得荣毗一头雾水。

黄明远暂时不准备和荣毗商议银行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