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胡三策

天下安康 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胡三策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胡三策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两人越聊越投机,不由得就谈到了关于突厥的事情。李靖的军事能力卓著,但在战略能力上还是略逊一筹。李密虽然年轻,但纵论天下大事,已经有了未来心断机谋,身临阵敌的风采。

可惜李密不愿意做贾诩,否则绝对是“乱武”二字最好的传人。

黄明远端起酒壶给李密倒上一杯酒,又问道:“法主以为我要破这突厥可有什么良谋?”

李密想了想,说道:“大兄若要击破突厥,密有上、中、下三策可用。”

“愿闻其详。”

李密说道:“这下策吗,便是扶植启民可汗以对抗东突厥王庭。突厥人经此一败,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再加上天灾**,实力大损,胡人畏威而不怀德,朝中乱必起矣。而启民可汗本是为突厥王庭正宗,更兼有我大隋支持,一旦其能出草原而立王庭于漠南,则草原之辈,必赢粮而景从。如此突厥内部力量此消彼长,南北对峙,则边境当可无忧。”

不过李密有些担忧地说道:“此策顺承我大隋历来对待草原的策略,布置简单,但是这平衡之法并不好掌握,一旦步迦可汗败亡迅速,则我恐为启民可汗做嫁衣也。”

黄明远点点头,李密此策的办法倒是寻常,是朝堂上主流的对付突厥人的办法。但是李密能够看出此策的致命缺憾,更看出了启民可汗潜在的威胁,的确是肚子里有实货。

黄明远没有说什么,接着问道:“那中策呢?”

“这中策吗,朝廷集中全部力量于漠南修筑戍堡,十余里一个,直驱至瀚海边缘。此时突厥人势力正弱,大隋利用这些戍堡不断蚕食草原民族生存空间,化牧场为农田,化胡为汉,则数十年后,漠南当无胡也。”

看黄明远不说话,李密接着说道:“只是此策怕是太缓,且耗费巨大,没数十年之力难以竟全功。”

黄明远点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利用屯垦团制度,不断向北推进。其实不要担心草原上无法种地,后世内蒙古的农田多的数不清。当然时间是个问题,还要担心突厥人的破坏,但对于有志于消弭北方草原之乱来说的确可行。

黄明远仍然没有评价,接着问道:“那上策呢?”

李密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这才说道:“这上策吗,当是我大隋主力直趋于都斤山,灭其王庭,断其社稷,则突厥十年之内无复患也。再辅以中策,招抚一批胡虏,压制一批胡虏,再打杀一批胡虏,徐徐北上,则胡无人,汉道昌。”

李密抬头看了看黄明远,说道:“长驱漠北,纵横万里,沿途百战,九死一生,非天生将才不可行也。当世之上,能成行者,除兄长外无人矣。”

李密狠狠地拍了黄明远一个马匹,不过这马匹拍的真是舒服。

“法主谬赞矣!我亦不过常人之资,能有今日之成就,大抵有些运气吧。”

虽然这么说,黄明远也觉得除了自己,现在大隋还真没人可以横扫漠北。李密三策其实跟黄明远设想的差不多,甚至犹有不如。但正是因此二者相似,才让黄明远吃了一惊。

黄明远是站在后人的肩膀上才有如今的见识,但李密却是没有后世作参考,能有今日的真知灼见全靠他对时局的把握与认知。

黄明远故意问道:“法主之谋,且不说上、下两策,单说中策也是可行的。不过胡虏凶残,而我隋人仁义,若是建堡开田,突厥铁骑便可随时而袭扰,我如何抵挡突厥人的袭扰呢?”

李密说道:“我大隋子民是胡虏十倍、百倍,以我人多并其人少并不难。可以数百人如胡虏一般为一部落,至于一戍堡之中,尝如胡虏一般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塞北苦寒,庸人者不能存,不过三五年,则北地汉儿如狼似虎,而数百戍堡尽为数百能战部落,怕是胡虏也未敢来也。”

“军驻民屯。”

黄明远吐出四个字,军驻民屯是黄明远给自己想法的一个定义,脱胎于军屯制度,是秦汉时期占领河套、河西地区的办法。当时的河套、河西也都是一片草原,长期为胡人盘踞,硬是让秦、汉两朝通过军屯的法子,化胡入夏,现在已经成了中原王朝不可分割的土地。

不过军队毕竟是军队,让他们种田还是不太合适,所以其实可以用西方人抢占殖民地的办法,屯垦团制度。愿意来冒险的便可以加入进来,再佐以部分军队辅助,最后便能够实实在在的占领这些地方。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若要真的消灭胡人,那将是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多个方面都要齐头并进,非一时一刻之功也。

李密听到黄明远的四个字的总结,眼睛一亮,不住地点头,黄明远这四个字,正是自己想要说的。

“兄长觉得中策可行?”

黄明远笑道:“不止中策,上策犹可,至于下策,为他人做嫁衣,不可行也。”

李密听到黄明远赞同他的计策,满是欣喜,果然还是有人识货的。

黄明远接着说道:“先打后拉,军驻民屯。”李密不由得抚掌大笑,对黄明远也是佩服之至。山阳郡公果不负战神之名。

黄明远看看身旁的六弟黄明襄说道:“六郎,你一直觉得自己智谋无双,所学足矣应付时事,现在看来,相比较法主,是不是还犹有不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海无涯,如是也。”

黄明襄的确被李密震到了,不论他说得对错,一个黄口褥子能在自己大兄面前侃侃而谈突厥之事,非常人可以也。

再说李密的平胡三策,黄明襄自问自己是提不出来的,这不仅需要对突厥的情况非常了解,还要对大隋的国情异常了解。李密一个从未到过塞北的人能提出这样的计策,算是万中无一。

黄明襄也是非常信服李密,这个年轻人的才华横溢,堪为人中龙凤。后来黄明远离京之后,黄明远也和李密保持了深厚的友谊,并影响到之后一系列的事情,则是后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