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一百零七章 优渥封赏

天下安康 第一百零七章 优渥封赏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一百零七章 优渥封赏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八日一早,封赏诏书便正式下发。

“······尔诸征讨突厥将士,卧雪眠霜,栉风沐雨,百战百胜,万死一生,报朕之深恩,弘济艰难,宣力甚多,辅成大功。仰稽开国功臣,赏赐等第,参酌得宜,论功高下,定尔爵赏,朕不敢私,在尔诸将,亦自知之······”

诏书中着重赞扬了杨广的远筹帷幄,有勇有谋,突出了杨广此次大胜突厥的历史功绩,赞扬杨广为安定大隋社稷第一人。

而真正在此次大战中力挽狂澜的黄明远也得到了极大地重点褒扬,成为封赏单里面杨广之下第一人。由于杨广被封为太子,各种奖赏早就在上一封立太子诏书里发了,实质上这封诏书中黄明远为第一功臣。

黄明远授山阳郡公,增授食邑两千户,并之前共两千四百五十户,真食任城县三百户,赐钱二百万,黄金五十斤,锦三千段,缣三千段,马五百匹,羊万口,栗五千钟,公田百顷,宅一区。授检校左卫将军,领丰州总管,丰州刺史。

因黄明远战功,加恩黄明远祖父黄胤之检校礼部尚书;黄明远之父黄牵追赠为柱国,加检校左翊卫将军使持节荆州刺史,山阳郡公,追谥“壮”;黄明远母亲崔氏也加封正二品山阳郡太夫人。

关于黄明远的封赏真是超规格的了,应该是把当时救驾的功劳也算上。除了黄明远的年龄不适合再加上柱国的勋位,其他都是顶格封赏。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三百户实封,黄明远靠着这个实封就能养三百户家臣。

而且这次朝廷把黄明远按照实实在在的顶级官吏封赏的,加恩两代,父母俱封,也算是光耀门楣了。尤其是黄牵竟然给了谥号,还是美意的“壮”字,算是给黄明远正名了。戎昭果毅,蹈难成名,声溢当时,义高在昔,寡人愍焉,谥曰壮。

当然黄明远心心念念的丰州总管也拿到手了,加上丰州刺史则是军政一把抓。前后套地区分别是丰州和胜州,即得陇,复望蜀,胜州也是黄明远手中一盘棋。

其他周罗睺、吐万绪、崔弘度等人各有封赏,就连刚开始吃了败仗的段文振也被杨坚开恩处理,不仅没怎么处置,也跟着升了官。

可能杨坚也看到杨广的位置极其不稳,这次把宇文述也调回京城,担任太子左卫率。

当然参加冠军侯山一战的大同军诸将士也得到封赏。

欧彦晋从三品上开府仪同三司,授汶上县开国子,迁金河车骑府车骑将军。

张长逊晋从二品上大将军位,授长泽县开国伯,迁云州骠骑府骠骑将军。

黄明辽晋正四品上开府仪同三司,迁丰州总管府右一车骑将军。

焦方威晋正四品上开府仪同三司,迁狼山车骑府车骑将军。

黄青晋正四品上开府仪同三司,迁大同骠骑府车骑将军。

其他诸将,高元备、蒙跃、韩浚、雄阔海等十三人晋正五品上仪同三司,各为诸军大都督、镇将等职务。

秦琼等二十五人授晋正六品上翊军将军。

除参与冠军山一战的诸将士,参与大斤山破敌和大同保卫战的诸将也得到封赏。

郑言庆晋从二品上大将军位,升方与县开国伯,迁正四品上大同骠骑府骠骑将军。虽然这份战功打了汉王杨谅的脸,但毕竟如黄明远所愿,由郑言庆接掌了大同的将印。

张文远晋从三品上开府仪同三司,授马邑县开国子,迁榆林骠骑府骠骑将军。

严孝武晋正四品上开府仪同三司,迁代州司马。

蔡知运晋正四品上开府仪同三司,丰州总管府右三车骑将军。

黄明征晋正四品上开府仪同三司,迁丰州总管府左二车骑将军。

唐曾著晋正四品上开府仪同三司,迁榆林骠骑府车骑将军。

陈乂晋正四品上开府仪同三司,迁丰州总管府左三车骑将军。

吴增晋正四品上开府仪同三司,迁胜州司马。

陈远、范文林、焦方杰晋从四品上上仪同三司。

赵士悌、杨义琰、李子仁、杨思恩等六人晋正五品上仪同三司。

阙谌、暴固、李庆阳、邓议等十一人晋正六品上翊军将军。

其中文官之中丰州长史崔君肃升任正七品下著作佐郎。崔家的确有本事,崔君肃一下子就被升回长安。

李子孝升任从七品上丰州总管府录事参军事。

邓议升任正八品上永丰县令。

蒋允会升任正九品上九原县丞。

卢挺升任正八品上丰州主簿。

于崇升任从七品下丰州总管府法曹参军事。

皇甫惟升任正八品上录事参军事。

······

所有丰州将领,大大小小受封赏的约有三百余人。当然皇帝的诏书一般只写到正五品以上官员,但吏部的封赏却是不会疏漏。

对于黄明远这些人来说,除了最重要的官职提升,还有金钱、布匹、牛羊的封赏,都让丰州这些穷鬼瞬间成了有钱人。

黄明远也不敢想象自己能够这么顺利的掌握了丰州一府。当然这不是李家、于家等各大家族手软,没有趁机往黄明远军中掺沙子,而是这次封赏的时间实在太短。涉及上万人的封赏竟然要在两天内弄出来,众人哪还有机会乘机打击黄明远,基本上就是按照报功奏疏那样,几乎抄了一遍。

黄明远所部在晋王这里自然没人会使绊子,到了吏部自然也就晋升多多。而且此次封赏主要是吏部尚书牛弘和尚书左丞吏部侍郎裴矩两人共同负责。有未来岳父裴矩帮助,还不尽可着大同军往好了安排,也因此大同军布满了整个丰州总管府。黄明远是人未到,丰州已经控制了。

这次趁着这个机会,李袭志和李神通都被调走了。李袭志终究还是不愿意臣服黄明远,走了家族的关系,调任正八品下左武侯府录事参军事,官小权重,也算回了京。

而李神通则没有这么幸运,他实在没啥本事,也没有什么功劳可叙,最后只能托堂兄李安的关系谋了一个正八品上太子勋卫,一个纨绔子弟混资历的官职,倒也适合李神通的水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