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十四章 骨肉疏离

天下安康 第十四章 骨肉疏离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十四章 骨肉疏离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众人看出来杨广的态度,也不再说话。

这时,杨广次子豫章王杨暕也上前凑热闹,说道:“阿耶,这黄明远真是胆大妄为,区区一边镇小将,竟然敢支使阿耶,简直不当人臣,他难道以为他在丰州还能比众位贤臣更了解长安的局势吗?自以为微有寸功,便颐指气使,飞扬跋扈,岂不是往后又是一个操、莽之流。”

这话说得过了。

“二弟慎言!”

杨广也瞪了杨暕一眼,这小儿子越说越没谱了。这个时候,当着众人,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

“自去给我反省一下,滚!”

杨暕讪讪然没有说话,站起来又瞪了杨昭一眼,甩甩袖子,走了。

杨广这时也看向了一直没有说话的杨昭。

杨昭本来见众人争论激烈,想着暂不发表意见的,但杨广指到他了,他也不能再隐藏了。

其实杨昭和杨广的担忧是一样的,他并未真正领过军,也不擅长军略,若让他选,他肯定是不赞同做一些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

但他同时也相信黄明远的判断。

杨昭想了想,开口说道:“儿子认为父亲应当派人问询一下大母,毕竟父亲是否得以领军看要看大父的意思。”

杨广一愣,良久却是点点头。

杨昭一横心,跪下说得:“儿臣其实也认为父亲应该领军。所谓术业有专攻,以人而定事。明远长在北地,而又极善兵事,当此时也,若非有必胜之把握,不会胡乱上书的。昔日明远以一己之力而斩都蓝可汗,今突厥步迦可汗新统草原,不思休养生息,积蓄实力,而一意孤行,妄动干戈,此天欲使其亡也。阿耶领天兵而至草原,一战而定胡虏,必将名垂史书,万民敬仰。到时领得胜之军,挟破胡之大功,必可一举而定太子位。”

众人听到这,张煚刚想上前反驳,郭衍一把拉住他。

杨广又问道:“那圣人的身体。”

“阿耶,若是大父愿意阿耶领军,则大父身体必无恙也。若是不让阿耶领军,我们才应该早做打算。此番试探,大父身体情况尽知,除非大父无意改立阿耶为太子,自是另当别论。”

杨昭说得对,这是了解杨坚心思的最好机会。无论如何,自己不能将所有的一切完全放在圣人的身上。北上定胡,手握十余万大军,自己怎么也可以自保了。就是真的有什么万一,自己率军南下,未必没有机会。

杨广摩挲着腰间的玉佩,瞬间便将此事利弊考虑了清楚,便转身对众人说道:“今日一事,孤不敢擅断,还需入宫请示二圣,再做计较。”

张煚等人听到这话,知道杨广有了决断,只能讪讪然了离开。

杨广独留杨昭一人在书房内。

杨昭因为刚才的久跪,双腿发麻,几乎站不起来。又脸上尽是大汗,一副疲惫之状。

杨广看了杨昭这样子,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你这样子,以后该怎么办啊。”

杨昭平日里因为身体肥胖,且不擅长取悦二人,并不为杨广和萧妃所喜,二人对其,常有非议。今日见父亲怜惜,杨昭也忍不住颤抖着哭诉道:“是儿子有错,让阿耶担忧了。”

杨广上前给他擦干眼泪,看着儿子的样子,比自己都要高了,小时候是多么得讨人喜欢。睿资天启,令德夙闻。恭俭自居,仁柔爱人。而今不过才十七岁,正是最好的年华,却要为如此疾病困扰。自己刚过而立之年,身体壮硕,还能再活好久,而长子难道又是下一个吴宣太子吗?

杨广想到自己的次子杨暕从小顽劣,虽然敏慧可称,可也颇怀骄僣,有些难当大任。若是昭儿不在了,自己放心将天下交给二儿子······杨广摇摇头不去再想这些,眼下把眼前这关度过再说。

“明远给你写信了。”

这时杨广已经没有了慈父的面容,而是一个即将登临太子之位的诸侯王,任何微小的但可以影响他成功的事情,都是不可以放过的。

杨昭赶忙回道:“禀阿耶,没有,北地军务繁忙,明远哪有时间给我写信。”

“你不用担心。我只是想问问你为什么对孤这次领军北上这么有信心。”

杨昭正色说道:“父亲应该知道,明远是不会说妄语的,他既然劝父亲领军,必已有了破敌之计。”

杨广点点头,杨昭说得没错,自己在这方面也信任黄明远。

摆摆手,杨广让杨昭离开,他自己还得再好好寻思一下。

杨昭刚走到门口,杨广又叫住了杨昭,说道:“你三叔的事情,自是大崔氏作恶,跟小崔氏无关,你不可因为姑母有罪而恶其侄女。况且博陵崔氏是关东顶级门阀,我们自是要依仗一番。而崔弘度为检校原州事,领行军总管以备胡;崔弘升为襄州总管。二人所在皆南北倚为关中之要害,若是有事,当能大用,你这些日子要心里有数。”

杨昭躬身一礼,答道:“儿子知矣。”便转身离开。

看着离开的杨昭,杨昭更多的是担忧儿子之间的关系。之前是自己病急乱投医了,被谣言所蒙蔽,失了分寸。细细考量父亲的行事作风,的确不会留这么一个大的疏漏的。除非是想将自己支出长安,好使太子继位。

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凭自己现在的力量,只要一封就国诏书就能让自己返回扬州。何必再费如此大劲折腾,让自己领着大军,孤悬在外,平白制造动荡危机呢?

想通了这些,杨广也准备亲自上书一封,乞求出战了。父慈子孝,儿子为父亲分忧,才是一个好剧本。况且若是自己这次领军之后成为太子,恐怕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领军征战了,还是得在军中多培养一些势力。

做完了这些,杨广想着今日的事情,次子对长子的敌视让他感到隐忧。自己虽然立志夺取兄长的太子之位,却希望儿子们兄友弟恭,和睦相处。但看今日之状,若长子早逝,次子继位,恐长子子孙无遗类也。

而且这中间还夹杂着一个黄明远,黄明远和长子的关系毋庸置疑,二人情若骨肉,非等闲视之。若是长子与次子相斗,恐黄明远又是一个高颎啊。

可次子不是自己,他斗不过黄明远。

杨广揉了揉脑袋,不愿再去想这些烦忧。

今日之因,明日之果,终有一日会有兑现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