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三十七章 出使萧梁(下)

天下安康 第三十七章 出使萧梁(下)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三十七章 出使萧梁(下)

萧铣的话字字如刀,章燧听了大为吃惊,一时之间连话都说不出了。

林芝一看,心知不能再继续如此。他们这位章尚书可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如再这么下去,恐怕就要谈崩了。

果然,萧铣不待他们说话, 便又言道:“尔等居心叵测,朕就是将尔等尽诛之,也是理所应当的事,不过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朕也不想让人笑话了。尔等快快离开大梁,从哪来回哪去吧!”

萧铣这是要将他们礼送出境了。

林芝不敢再指望章燧, 离开站出来说道:“大梁天子且慢,请听小女子一言。”

萧铣看了林芝一眼,露出不耐烦的表情,不悦地说道:“怎么楚国无人矣,只能让一女子充当世界了?”

林芝知道再卑躬屈膝也无用,便言道:“怎么,堂堂大梁天子,竟然连一小女子之言亦不敢听?”

“放肆!”

众人立刻呵斥林芝,但林芝昂首而立,看向萧铣,毫无惧色。

萧铣知道得听对方说话了,否则便真坐实了他畏惧对方之言,于是说道:“那我就看看,你有什么稀奇古怪的言论。”

林芝行了一礼,高声言道:“小女子敢问大梁天子,黄明远的话,大梁天子信否?”

萧铣一愣,忙问道:“什么意思?”

林芝接着说道:“杨萧一家, 未必如此吧。若杨萧真为一家, 当初杨坚为什么背信弃义,覆灭西梁,杨广又为什么不讲亲情,害死先孝靖皇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日大隋再谈杨萧一家,有先事在,岂不是个笑话。”

杨坚覆灭西梁之事是萧家人的痛,当初西梁事北周、大隋不可谓不恭顺,不过占据尺寸之地,只求供奉社稷却没想到最终仍为大隋所灭,而萧铣的祖父萧岩就是因此事才在江南造反,最终身死的。

于是萧铣不悦地说道:“你是在嘲讽朕吗?”

“小女子不敢。”

林芝虽然这么说,但却是一副**裸的嘲讽模样。

“大隋素来不讲信义,大梁已经在隋军这里吃过不止一次亏了。今隋军南下,明显是要尽取江南之地,若大梁天子真以为大隋不会对大梁动手,那小女子也无话可说。今日之大楚,便是明日之大梁。”

萧铣听了,默不作声。

其实萧铣如何能不知道大隋不可信,就是一个傻子也明白, 统一天下,没有讲情面的道理,隋强则灭梁,梁强则灭隋,此为必然道理。

萧铣也从来没有对大隋抱有幻想过,即使黄明远一再给他来信讲和。

而他之所以不愿意和楚国结盟,是他很清楚,光凭梁国和一个残阵的楚国,未必能敌得过对方。

而在没有实力对抗隋军的面前对上大隋,无异于提前招惹一个强大的对手。

不过今日林芝的态度让他明白,林楚未必是一无是处,虽然残阵,但至少也是斗志昂扬,借助林楚,他很有可能击败江南这支隋军。

而且萧梁重臣内史侍郎岑文本也建议,现在江南之地,隋、梁、楚三家鼎立,隋强而梁、楚弱,若楚亡,梁亦不能独存。不若营救楚国,大梁从外面攻,楚国从里面打,并观察时机,等隋兵败后,趁机兼并林楚,合两**队,趁着隋军疲弊之机,发兵东进,顺江而下,直取江南,再联合西蜀的李氏就能和隋朝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了。

那局面也将完全改观。

对此,萧铣也这么认为,所以萧铣不想打,却也不敢等。

想到这,萧铣便故意说道:“即便真如你所言,可隋军强大,大梁国人未必愿意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抵抗隋军。而且即使真的打退隋军,不过是林楚得了巨大便宜,改变了灭亡的命运,对大梁又有什么好处?”

萧铣既然决定参战,自然不会冒着风险做赔本的买卖,那对他不利。

林芝也听出来了萧铣的意图,什么“国人不愿”,什么“冒着风险”,不过是萧铣的虚话而已,萧铣要的是利益。

想明白这一点,林芝也不再保留,直接说道:“若大梁天子愿意出兵救援豫章,我家兄长有言,‘愿去除帝号,向大梁天子称臣纳贡’,而今日小女子更是向大梁天子保证,隋军退后,我家兄长,只愿为大梁一洪州总管,侍奉大梁天子。”

林芝想的很明白,要想让萧铣能下死力,非得有大筹码不可。

而此时的林楚,除了一个豫章,也没有什么筹码了。

这个时候,称不称天子,都不重要,天下岂有只据一郡之天子。还不如把名头让出去,得了实惠。

至于战后萧梁会不会吞并林楚,这不是林芝现在考虑的,毕竟若豫章不存,则万事皆休。

而萧梁内部混乱,诸侯林立,即使兄长真成了萧梁下边一个总管,也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林芝的筹码,立刻便打动了萧铣。

萧铣听了豫章愿降,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东进江淮,隔淮而治是每一个江南格局势力的梦想,萧铣当然也不例外。只是他几次试图东进,都为林士弘所阻,今林士弘若降,江州诸郡落入他的夹带,江南、淮南还远吗?

萧铣接受了林芝的诚意,并表示立刻派军队东进支援。

而且萧铣还对林芝的有胆有识表示赞赏,因此希望林芝留在江陵,等将来豫章解围之后,两家结成秦晋之好。

林芝也知道自己前来的使命,于是欣然同意。

送走林楚使者之后,萧铣马上召集诸将,商议救援豫章之事。

此时萧梁的经略重心在西面,萧铣一直试图占领巴蜀,合荆、益之力,进取天下。而西面战场也挺顺利,东平王萧阇提一路西进,联络当地蛮人首领冉肇则,占据开州、夔州、通州,直逼渝州。

不少人都认为此时西线进展顺利,没必要再贸然开辟东线战场。

最后还是萧铣力排众议,任命大将张绣、董景珍为统帅,出兵十万,分南北两路,救援豫章,大战一触即发。

注:关于萧铣和李唐的战争,唐朝肯定篡改历史了。史书很明确,李渊的同学夷陵郡通守许绍以夷陵(宜昌)降,并招安了黔安、武陵、澧阳等地,所以整个三峡、湘西应该都已经降唐了。但之后的记载虽然都是李唐打败了萧铣,但战场却挪到了四川的开州(今开州)、通州(今达州)、夔州(今奉节)一带,战线西移数百里,都快到嘉陵江了,肯定是萧铣胜了,才会出现这种结果。之后李孝恭收复开州、通州,斩其东平王阇提,东进也是从夔州出发,侧面也左证了这一点。萧铣败的这么快,主要是大司马董景珍在长沙叛乱降唐,萧梁内部大乱,这才速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