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七十三章 邙山大战(十一)

天下安康 第七十三章 邙山大战(十一)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七十三章 邙山大战(十一)

陈智略背叛了李密,而此时的李密尚在罗口苦等。

李密已经把这一战当作了救命稻草,虽然没指望能彻底击败隋军,但只有能击败隋军一阵,使其不敢悍然东进,便能给他争取到一段稳定军心的时间。

但很明显,李密的期望落空了。

陈智略的背叛, 让李密的伏击之计成了一个笑话。

李密在罗口苦等隋军不至,而此时隋军主力早已经越过罗口,直奔虎牢关而去。李密已经不是能不能败隋军一阵的问题,他的大本营虎牢关和荥阳,此时亦已经回不去了。

不得不说,或许在某个时刻, 李密真的拥有成为天下共主的可能, 可是到了今日,一切已经证明, 天不佑李密,天命亦不在李密身上。

李密在罗口也没待多久。

武骧卫作为追击主力,从后而至,将整个罗口给团团包围。

此时的李密手中不过**千的兵力,无论是士气还是体力,都不足恃。面对隋军,上至高级将领,下至普通士兵,皆是绝望无助,心如死灰。于是在隋军的猛烈攻击下,罗口很快陷落。

此时各处道路皆是断绝,李密根本无法向东,只得暂时向南逃去,直至方山而歇。

当初李密从方山进入的河南,现在又从方山退出, 跟一个轮回一样。一饮一啄,莫非天定。

到了方山的李密,只是一个刚刚残败的落魄者。

今朝兵败, 数十万人马尽丧,只剩下不过几百人。这么点军队,怕是连活命都难。

幸好没多久王伯当从后面赶来,又带来了三四千人马。

瓦岗诸将,来追李密的,也只有王伯当了。

李密最鼎盛时,拥兵数十万,名将如云,谋臣如雨,天下豪杰几乎尽入李密手中。但今日兵败,却是连几个肯为他尽忠的人都没有。

众人在方山也不敢久歇,毕竟隋军随时会赶到。

但前途茫茫,何去何从,犹未可知?

此时李密想的是南下,先去荆襄,实在不行便入川投奔李渊。

李渊兵败关中,南逃巴蜀的消息已经传到河南了。

在李密看来,李渊是唯一一处还可以抗衡黄明远的人,至于其余之辈,尽皆庸碌不堪。而唯有到巴蜀,才有击败黄明远的可能。

而且巴蜀之地,沃野千里,天府之国,汉高祖因之而成帝业。李渊已经整整五十岁了,而李密则比他小十六岁。假以时日,李密不愁寻不到机会,将巴蜀的唐李便成邢李(李密家族大宗世代邢国公,其曾祖父李弼的爵位)。

李密这个人,万般算计,从未死心。

当初他能够一个人流落千里存活,今日之状远较当日,他如何肯放弃。

只是要带着手中这群人前往巴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渊很容易的转入巴蜀是因为自北周占领巴蜀之后,整个巴蜀之地就成了关陇世家的后花园。各级官吏无不是关陇之人,所以对于关陇之人来说,前往巴蜀不过就是搬个家而已。

事实上关陇这群人,半个多世纪前,也是从代北搬到关中的。

而李密的部下,尽是中原人士,多生长于黄河两岸,对巴蜀的了解完全是一片空白。让这群人离开中原前往巴蜀,不亚于后世出国前往非洲,所以一众人中,愿意前往巴蜀的,怕是连百分之一也没有。

但李密清楚,他不能一个人前往巴蜀,非得带着所有人,否则到了巴蜀,无依无靠,别说复起,命都在别人手中攥着。

李密从一个逃人到曾经的一方主宰,操纵人心的能力远超想象。

为了达成目的,他先找到了府掾柳燮。

柳燮是前摄判黄门侍郎事柳旦的儿子,柳述的堂弟,投降李密之前在河内郡任职。因为黄明远和柳述的旧事,柳燮极其反感黄明远。黄明远控制河内郡的时候,他甚至直接离职投贼。

所以柳燮是投奔李渊最坚定的人。

李密见到柳燮,将要投奔李渊的事情脱口而出,并请他配合着演一出双簧。柳燮正担心李密会北降黄明远,因此对于此事,大喜过望,连声应下。

李密见过柳燮之后,当即召集众人。

众人到齐之后,李密便言道:“今日之败,我之过也。不过追兵日近,为保我三军,我准备昼夜兼程,绕道前往虎牢关,诸位有何意见。”

众人还没有说话,柳燮第一个站出来说道:“昔日杀翟让之际,徐世勣几至于死。今创犹未复,其心安可保乎?”

众人听了,不由得点点头。

当初杀翟让的事,后患太大。若李密一直能胜,这当然不是问题,但现在李密败了,就难保徐世勣不会有什么异心。

可不去虎牢关,又能去哪。

李密听得,忽然面露悲色道:“诸位追随我讨昏君,诛逆臣,可谓劳苦功高。可我识人不明,至有今日之败,实在无言再见诸位。不若我今自刎,请以谢众。诸位拿着我的首级去向黄明远请降。”

众人听了,纷纷流泪。

而王伯当则高呼道:“为魏公而死,死而无憾。”其余诸人,也只得纷纷效之。

这时李密又说道:“天下之大,能抗衡黄明远者,唯巴蜀唐王。今日蒙诸君幸不相弃,当共归关中。密身虽愧无功,但诸君必保富贵。”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李密看来是早有预计。

众人不由得窃窃私语。

而柳燮又是第一个站出来表态说道:“昔日刘盆子归汉,尚食均输,明公与唐王宗族有畴昔之遇,虽不曾陪唐王起义,然而阻东都,断隋归路,使唐国不战而据京师,此亦公之功也。”

不少人也纷纷赞同。

大部分人几乎为此意见裹挟。

此时只有魏征言道:“宁为鸡首,不为凤尾。李渊较之河北,不过是鸡尾,灭亡也在须臾之间,魏公要三思啊。”

李密听得,根本不回答魏征的话,而是问道:“玄成要负我吗?”

魏征听罢,不再言语。

李密这是打定了主意,不会因一人言语而改变。

魏征眼见根本无法改变李密的心意,又不愿投奔李渊,当日,众人往南而去,只有魏征,瞅了个机会,脱离了李密的队伍,望北投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