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二十四章 漠北风云(二十)不止

天下安康 第二十四章 漠北风云(二十)不止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二十四章 漠北风云(二十)不止

郑言庆率安北军主力到达定北城时,血战一番的定北城早就已经解围了,而东突厥联军也撤的干干净净。

大雪掩盖之下,战争的痕迹都消失不见,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城池,立于天地间。看着那么遥远,又那么苍凉。

东突厥联军撤退了差不多快十多日,这段时间,各部便准备离开。

这个天气,冒雪救援定北城已经是疯狂,想反攻东突厥牙帐,根本不可能。以现在的情况,不管是突厥人还是大隋,都只能等待明年开春,再一决胜负了。

而这种情况下,各部再待在定北城意义也不大,多待一日,便是多一日的粮食消耗。

除了仆骨部,各部都调出了大量的兵力来支援大隋,尤其是多览葛部和阿跌部,可谓是倾巢而去,现在俱都担心自己的部族情况。

孙辞煦也建议解散各军,令各部返回。

仗还得等半年,这些人早晚得返回,晚回不如早回,不仅仅是粮食的问题,孙辞煦也担心韦纥部兜兜转转,最后杀入铁勒腹地偷家。

但韦云起左思右想,最后拒绝了这个建议,强留下众人。

这鬼天气,再想将各部聚齐,不是一件易事,而突厥人那里,是否发生反复,谁也不知道。

韦云起还是不甘,想再寻一个机会。于是韦云起压住众人的请求,选择暂时留住众人。

即使各部族长,心急如火,唯恐下一场暴风雪到来,让他们彻底走不了了。

近两万人马,消耗也不少,大隋留下他们,至少得保证他们的粮食供应,这又是一笔巨大开支。

韦云起几乎是硬着头皮,供应三军,才勉强留住各部,没有生乱。

直到郑言庆赶到。

眼看定北城没失,郑言庆松了一口气。

一路上郑言庆最担心的便是定北城失守,那样两万大军长途跋涉,披荆斩棘到达漠北,连一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面对突厥强兵,便要胜负难料了。

好在韦云起守住了定北城!

大势还在我啊!

三军到了城中,普通士兵要进行一番修整,恢复体力、精力,而郑言庆却没法休息。当务之急便是,此时定北城已经集中了约四万人马,粮食、草料都是一个大问题,前来支援的铁勒各军,该怎么处置。

而安北军主力远道而来,东突厥联军却已撤退,他们这两万多人,又该怎么办?

总不能大家都裹在定北城中过冬。

众人各没了决断,议论纷纷。

郑言庆听闻东突厥联军撤退了没多久,便下决心道:“这么多主力汇集到定北城不容易。阿史那俟利弗背返,联合韦纥**乱草原,他们敢这个时候动手,打的就是我军为天气所阻,对其无可奈何的主意。

所以我们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此时向突厥牙帐发起攻击,阿史那俟利弗必然不备。我军大军压境,必能击破突厥人的主力。”

听闻郑言庆要主动出击,众人皆惊了。包括韦云起和孙辞煦,也是感到难以置信。他们打了一场保卫战,知道在风雨中行军和战斗有多困难。

三军奇袭突厥牙帐,有败无胜啊。

众人纷纷以这鬼天气劝谏郑言庆,就连韦云起也说道:“郑都护,此时出兵,是不是太冒险了。突厥牙帐的防御虽然不如定北城,但也是突厥人经营日久的一座城池。一旦我军受阻于城下,而后勤又供应不上,祸福难料。倒不如坚守到明年开春,再行出兵,其胜率也大一些。”

众人纷纷称是。

“我北来的时候,就做好了定北城失陷的心理准备。”

郑言庆这么说,韦云起没再说话。而郑言庆接着说道:“困难摆在眼前,不管我们怎么看,都是切实存在的。但你们要知道,我军出兵的紧迫性和急迫性。”

说到这,郑言庆看了众人一圈。

“首先,义成公主和奉恩可汗在阿史那俟利弗手上。我们能等,义成公主和奉恩可汗可以等吗?

其二,东突厥内部,并不全都是愿意跟着阿史那俟利弗造反之辈,还有很多人,实际上是心向大隋,只是被阿史那俟利弗裹胁,不得不附从。靠着着这些人,大隋才能对东突厥进行有效控制。可我们这一等,这些人便孤立无援,不是被阿史那俟利弗彻底消灭,就是投降阿史那俟利弗。

等到明年开春咱们再西进,我们所面对的东突厥,就是一个已经被阿史那俟利弗完全整合后的东突厥,成了铁板一块。

咱们就是能打败阿史那俟利弗,也得费极大的力气,安定东突厥内部,事倍功半啊。”

阿史那俟利弗可以等,因为他可以从容地整顿内部,收拢权利,进行准备。而隋军却等不了,也不敢等。

说到底,这大半年的时间,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若中间出了变故,谈何再平定叛乱。

而且有消息称阿史那俟利弗已经和中原的造反势力勾连起来,一旦不能尽快将其平定,必然会影响到中原内部的局势。

这都是郑言庆极力要避免的。

所以这兵必须出,就是冻死、累死,也不能让阿史那俟利弗安安稳稳地过这一冬。

隋军这边很快便将郑言庆的想法贯彻下去,不管愿意的不愿意的,都无人再反对。但是一众铁勒五部联军,就有些为难了。

跟着大隋爸爸去捡洋落大家是最愿意的,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多勇敢,不怕死。西征突厥牙帐,在众人看来,几乎是九死一生的事情,让他们白白去冒这个险,谁都不愿意。

因此不管韦云起这么劝说,众人都是一番畏难表现,不愿跟随。

后来郑言庆实在怒了,便告诉众人,诸部愿意跟随便跟随,若是不愿意,自行返回即可,他绝不强人所难。

郑言庆这么说,几部首领倒是难走了。一走了之当然容易,但结果必然是得罪了大隋。

他们跟着孙辞煦,千辛万苦地救援定北城为了什么,不就是为结好大隋吗。现在得罪大隋,便属于两头不捞好。

图什么?

郑言庆看出众人的纠结,便趁机给他们了许了不少好处,以利诱之。

到最后,各部委委屈屈的,还是跟着隋军一同踏上了向西的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