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二十章 漠北风云(十六)援军

天下安康 第二十章 漠北风云(十六)援军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二十章 漠北风云(十六)援军

韦云起鏖战定北城之时,在外面游弋的孙辞煦也没得闲。

出定北城之后,孙辞煦便直奔卫山堡。他自始至终没想过,在突厥联军周围骚扰敌军,为定北城减轻压力。

孙辞煦很清楚,麾下这两千多人看似不少,但面对数万突厥联军,作用其实并不大。

而且光靠隋军自己,肯定胜不了。韦云起之所以给他这两千多人,其目的便是用他们来压制铁勒人,给他们抵抗的信心和勇气。若失了部队,难道他要靠着嘴皮子便让各部落为他卖命。

卫山堡离着定北城约两百里,建在狼居胥山脉西侧,是以西汉大将卫山而命名。卫山在汉武帝时为北地都尉,元狩四年(前117年)从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匈奴,获左贤王(多为太子),封义阳侯。

韦云起用当初西汉名将的名字为这些城池命名,是恐吓,也是振奋。

二百里的距离,既可以随时向西,增援定北城,也能依托狼居胥山和城堡建立防线,防止突厥联军乘势突袭。

孙辞煦到了卫山堡之后,便给周边的部落送信,命其向卫山堡集结,同时又向弓卢水其余五堡调集兵力。

其实孙辞煦除了这两千余人,手中还是有不少兵力的。弓卢水六堡,每堡置汉军四百,胡骑两百,就是三千六百人。

除了卫山堡,孙辞煦又从安稽、破奴、博德、复陆支四堡各抽调一半的兵马,赶往卫山城。至于不识堡,离得太远,且直面俱伦泊,他是不敢动的。

仅仅是抽调了一千二百人,孙辞煦都有些担心。四堡本就兵力不够,再抽调一半的兵力,情况就更困难了。

定北城重要,弓卢水阻止铁勒人趁机南下,也重要。

此时各部尚未赶到,孙辞煦第一件事便是筹集粮食。

卫山堡就是一个小戍堡,不过六百人,因为过冬,才囤积了差不多八个月的粮食。但孙辞煦一到,人数骤然增加三倍多,粮食也就只能撑两个月。

若是东面四堡赶到,这粮食更不足了。

最远的博德堡离着卫山堡有八百里,骑兵昼夜疾驰也得数日才能赶到,就别指望他们携带足够的粮草了。

最坏的打算,定北城死守,众人要在卫山堡待一冬天。

孙辞煦略一迟疑,便下令将堡内全部的牛羊皆宰杀,做成肉干,以为粮食。

卫山堡不仅仅是军事要塞,也有吸引零散牧民的作用。毕竟未来是要发展为城市的地方。

卫山堡牧民不多,不过几百人,还多是家眷,算上卫山堡驻军自己养的牛羊,差不多有个两三千头,并不算多。

全部杀了,众人皆是担心,来年还过不过。

孙辞煦却是斥道:“此战若败,我等能不能活到明年,都是问题,如何在意明年之事?”

于是军中只得依令而行。

孙辞煦也是不得已,仅有的草料必须供应马匹,这还不够,必须找周边部落去借。而越往后,牛羊的膘掉的越厉害,还不如尽早宰杀,多存些肉。

反正这天气,也不怕肉坏了。

卫山城内挂满了肉干,不少牧民见连种牛、种羊都杀了,心疼地直流泪。可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们只能把仇恨推到突厥联军的身上,等着报仇。

这些粮食肯定也是不够的。

就是光吃牛羊,还分不了一人一个,难道一冬天就指着一头牛过活。

孙辞煦只得向周边的几个部落求援,意思很明显,粮食和人都带来,这次先紧着隋军,以后隋军不会亏待各部。

其实现在的铁勒诸部也星流云散,不复之前的盛状。同罗部西迁,浑部、蒙陈部南迁,韦纥部北迁,吐如纥部覆亡。漠北铁勒,只剩下拔野古、仆骨、思结、多览葛、覆罗、斛薛、奚结、阿跌、白霫、阿特、俱罗勃十一部。

十一部之中,拔野古、仆骨比较独立。斛薛、俱罗勃、阿特最靠北,在大隋和韦纥部之间左右逢源。思结部渐败落,部众分散,分别依附于突厥和大隋。唯有多览葛、覆罗、奚结、阿跌四部对大隋最为忠诚。

对于大隋的求援,阿跌部和多览葛部反应最快,也最积极。

隋军在定北城建城之后,阿跌部和多览葛部西迁,瓜分了同罗部在弓卢水以北,黑水(今蒙古鄂嫩河)以南的广大地区。

两部土地肥沃,又处在隋军的保护下,只要自己不找死,安全便不是问题。

若没有大隋,二部是守不住这块地盘的,因此两部对于大隋也最是忠诚。

此时大隋爸爸有需要,二部自是倾囊相助。

阿跌诃咥和多览葛忠亲自率领部落精锐前来支援,还带来了大批的牛羊,甚至是最珍贵的草料。

按照二人的说法,就是部落里全部的牛羊都饿死,也不能让那个天朝的战马饿肚子。

其恭谨的程度,不亚于后世的小日子和棒子对鹰酱爸爸的孝顺,这份态度让孙辞煦都有些感动。

很快,北面的奚结、覆罗二部也赶到,不过奚结赞和覆罗漫陀二人各带了一千五百骑,不到部落兵马的半数,牛羊、草料也没有多少,一看便是有些敷衍的态度。

至于更北面的阿特、斛薛,则完全没有什么消息,也不知道是支持大隋还是支持叛军。

不说更远的俱罗勃,阿特、斛薛两部对大隋的忠诚远不如对韦纥的畏惧。二部离定北城太远,离北海太近。而大隋一般不会对各部主动出击,但韦纥部却是对二部又拉又打,这种情况下,也怨不得二部倒向韦纥部了。

而且大隋之前主要目标是大部落,抓大放下,所以小部屡叛屡降,也没什么太大的惩罚,这就给了二部更大的侥幸。

这次韦纥部出兵南下,二部也被裹挟,大隋使者到来,二部即使有心,也没法出兵救援,只得装作不知道。

倒是孙辞煦并没有指望的仆骨部,在和拔野古部相持的关键时候,也派了千骑前来支援,还送给大隋三千头牛羊,做足了姿态。

不得不说,这一举动,尽得大隋之好。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有些人有些部落,注定会灭亡在这次席卷整个漠北的大乱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