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九十七章 东渭桥之战

天下安康 第九十七章 东渭桥之战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九十七章 东渭桥之战

李孝基是八月六日一大早收到李渊求援消息的,到了下午未时左右,便率军离开了长安城。

从长安城到东渭桥有四十多里,本来最合适的时间是早上前往,当日便能到。但李孝基根本不敢耽搁,只得赶着下午,准备急行军连夜前往。

半日之间完成集结而出发,本就是一个奇迹,当然李孝基出发的本能更早。

不过李孝基谨慎,他在上午三军集结的时候,便派出去数十拨探马,搜查整个东渭桥方向。直到在方圆十多里的范围内没有发现隋军,他才敢出击。

众人从未时出发,轻装简行,四十多里的距离一路狂奔,到了下午近戌时,已经离着东渭桥不远了。

虽然唐军是急行军,而且只携带了三日的口粮,没有庞大的辅兵和物资拖累,但受限于时代,士兵还要携带盔甲和防御器械,这速度也没有快多少。

入了八月,夏日已经逐渐转短,到了戌时,天虽未完全黑,但太阳也早就落山了。

此时远望东渭桥,影影绰绰,模糊一片。

虽然三军走了整整一下午,疲惫不堪。但李孝基并不准备休息,而是下令继续前进,在东渭桥边上扎营。

东渭桥以南,尽是平原,毫无遮掩,不利防御。

到了东渭桥,背水扎营,方是安全。

因为一下午的急行军,而且途中没有歇息,三军士兵,很是抱怨。不过眼看东渭桥在望,众人也只得强忍着疲倦和怨气,持续行军。

李孝基不是不知道军中的怨言,若是可以,他也不会如此仓促的行军,但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仅仅是李渊求援的急迫,他更担心行军途中会遇到隋军的游骑,引来隋军主力的围攻,所以才会分秒必争。

戌时过半,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而唐军也终于赶到东渭桥。

李孝基乃下令三军扎营、吃饭,进行休息。

而与此同时,李孝基又派人乘小舟横渡渭水,与李渊联络。渭河以北的情况,李孝基是着实不清楚,接应之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驻足远望,渭北方向,一片雾蒙蒙的样子,什么也看不清。

李孝基的心也一片阴郁。

时至今日,他也不得不长叹一声,李唐的未来在哪里。

李孝基待在岸边,正准备回军中,便感受到大地轻微的颤动,

这种颤动刚开始并不强烈,但随着时间流逝,震动的强度不断地增加。到最后,他竟然感受到大地在跃动。

李孝基满脸的恐惧。

是骑兵,是隋军的骑兵。

“敌袭!”

整个唐军,刚刚到达渭河边上,因为众人疲惫不堪,连营帐都没开始搭建。一众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吃着兜囊里的面饼,靠在一起休息。甚至都有人因为疲惫,打起鼾来。

尖锐的声音划破了漆黑的夜空,也惊醒了所有休息的唐军。

众人不停地嘶喊着,希望可以组织队伍抵抗,但让一支已经倒下的军队再次站起来,哪是那么容易的。

长途跋涉虽然疲惫,但只要一直走,还可能撑下去。可一旦松了这口气,停下来休息,短时间内,就再也别想重新赶路了。

唐军也是一般。谷

隋军的攻击选在了最合适的时候,让唐军赶到目的地,放松了全部的警惕,也放下了全部的心力,只剩下一群疲倦的躯壳。

尽管唐军中的将领不停地组织三军将士抵抗,但一切都太迟了。

东渭桥前是开阔的渭水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没有丝毫遮挡。而在这种地形,步军遇到骑兵,又没有大营依靠,或者是列阵以待,那不管多强大的军队,结局只剩下崩溃了。

就好像热兵器时代,在平原上,个人战斗力再强,也没法阻挡成群的坦克一般。

隋军骑兵很快杀到众人的面前。

那一柄柄露着寒光的横刀,就那么横冲直撞地落到他们的头上。

隋军不以杀敌为主要目的,因此各部骑兵冲入唐军之后,便分割包围,将整个唐军撕扯成几十支小部队,然后再一个一个的绞杀。

溃乱的唐军,面对骑兵的屠杀,只得四面逃窜,根本没有一点的还手之力。

而且因为众人走了一天的路,两腿都跟灌了铅一般,所以这体能,连逃跑都困难。所以一众唐军,索性也不再逃了,直接就丢下武器,跪地求降。

更有甚者,眼看无路可逃,便拼命地往渭河之中冲去。

一众人跟下饺子一样,跳入渭水之中。可夏季水流大,跳入渭水之中,别管会不会水,多就是一个死字了。

隋军骑兵从乱军之间穿过,根本不管唐军是投降还是溃逃。他们的目标是直奔唐军中军。

八千唐军,乱作一团,只有李孝基的中军亲兵还在勉强抵抗。

但这点人的抵抗,根本没有多大的意义。

这抵抗如微火、如浮萍,仿佛再等那么一瞬间,便会熄灭、落定。

李孝基满脸痛苦地看着这片零落的战场,心如刀绞。

败了,一切都败了。

这一仗,败的不只是他李孝基和八千唐军,还有整个李唐的命运。

李孝基赶紧叫来十五岁的侄子李道宗。

李孝基膝下无子,而他的兄长李韶早死,却有三个儿子,因此平日里李孝基待侄子视若己出。

李道宗是李韶的长子,年仅十五岁,却为人谨厚好武,勇冠三军,是李家下一代的佼佼者。

李道宗此时杀的满身是血,来到叔父跟前。

李孝基乃言道:“今日我军兵败,长安必然不保。我死不足惜,可是唐王在渭北还有数万大军,并不知晓渭南的情况。你且渡过渭水,去见唐王,将渭南的情景尽告诉唐王,让他不要撞入隋军在长安的埋伏。”

李道宗点点头,低声问道:“叔父怎么办?”

李孝基一声惨笑。

“我得唐王重任,领上万兵马,戍卫长安,权高责重,可今日一朝,兵败丧师,使长安陷入危机之中,今实无言再见唐王。”

“叔父!”

李孝基抓住李道宗的肩膀说道:“快走吧!你且记住了,李家但有一人不死,我李家就不亡。”

李道宗满脸是泪,回望一眼叔父,打马向东渭桥冲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