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八十七章 长安之变(三)

天下安康 第八十七章 长安之变(三)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八十七章 长安之变(三)

七月二十四日,隋军兵临城下,打破了长安小朝廷御敌于关中之外的谎言,也使得掩盖于真想之中的矛盾,逐渐激烈起来。

李蔚和长孙安业眼看李唐兵败在即,长安陷落只在眼前,知道二人再不动手,就没有机会了。尤其是李蔚,他还不像长孙安业有个显贵的妹妹,以后有的是立功的机会,若没有破长安之功,他凭什么在新王朝奠定自己的地位。

于是当夜,李蔚便和长孙安业商量,与长孙敞摊牌。实在不行,逼也得逼着长孙敞倒戈。

这摊牌之事由长孙安业负责。

长孙安业来见长孙敞,二人刚开始闲聊,聊着聊着,长孙安业便突然说道:“叔父以为李渊还能撑几日?”

长孙敞大惊,看着侄子,有些生气地说道:“你胡说八道些什么,这也是你该说的?”

长孙敞并不是很喜欢长孙安业,总觉得自己这个侄子连兄长十分之一的本事都没有学得,反而野心勃勃,心思又狠辣,乃是毁家之人。因此眼看长孙安业口出祸言,长孙敞立刻出言斥责。

长孙安业并不因叔父的变脸而吓住,反而说道:“叔父,今时今日,不管叔父愿不愿意承认,整个长安的人都清楚,李渊的败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卫公一统天下,乃是天命,不可阻挡。眼看李唐这艘船就要沉了,咱们长孙家这上上下下百十口子人,数百年基业,可不能跟李家一同沉下去。”

这时长孙敞没再跟之前一般生怒,而是正色说道:“你是怎么想的?”

长孙安业乃说道:“叔父,小妹是卫公的儿媳,往后若是卫公成了天子,小妹就是太子妃,甚至是皇后。想想当初的独孤家,凭此,长孙家可安稳百年,立足新朝,岂不比留在李唐这条破船上,给李家殉葬强的多。”

长孙敞不说话,而是又问道:“那你想做什么?”

其实有些东西,长孙敞不是没想过。

兄弟几人,长孙敞虽然名声、官职最不显,但其实心计最深。当初杨广为晋王时,他便是晋王心腹,被委以重任。杨广离开关中,无数人跟随南下,他却想办法留在了长安。而李渊入关中,他又审时度势,及时投奔李渊。

可以说长孙敞就是一个识时务的人。

之所以他没有投奔黄明远,而是选择李渊,是他清楚,黄明远有自己的一批人,还规模庞大。长孙家现在靠上去,未必会获得重用。而李渊这里,只要李渊想从窦抗、独孤怀恩这群人手中争权,只能用长孙家这些倾向李家的人。

至于说有个长孙观音婢,长孙敞并不是很在意,长孙家,不是丰州一脉,不能在黄明远这里求太多。若是此事成了,当然是收获无限,但那是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

最最重要的,长孙家的根基在关中,关中离黄明远太远,李渊太近。

长孙安业并不清楚叔父的心思,一听叔父询问,便言道:“此事为我与申国公李蔚相联合的,再准备联络一批反对李渊的家族。对外联络城外的黄明辽,对内发动政变,打开城门,放隋军入城,如此将大事定矣。”

长孙敞听得,忽然一拍桌子说道:“糊涂!凭你们几个人,就像发动兵变,真以为长安城是纸糊的吗?”

长孙安业吓了一哆嗦,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连忙说道:“仅凭我们的力量,当然不成,但若是有叔父相助,自然便不相同。

叔父是李幼良的副将,与李幼良关系又想好,只要叔父想办法扣押了李幼良,夺了其兵权,到时候打开城门,便不是难事了。”

长孙敞听了,不由得冷笑,这个侄子,还真是异想天开啊。

“李幼良麾下,尽是忠于李家的人,你以为仅仅拿下一个李幼良,便能成功,也太幼稚了。”

长孙安业却是有些不服。

“长安城中,不满李渊的本就不是少数。为了保命,更不知道会做什么。只要我们登高一呼,竖起旗帜,必然会引得群起而响应。到时候李家势力再强,还能和整个关中各家对抗。”

长孙敞气的不由得摇摇头,这个侄子,屈活了三十多年,三兄的智慧与心计,他是一点没继承。

“你以为你能代表长安各家。我跟你说,真要是到了登高一呼的时候,你所谓的那些不满李渊的人,能有十分之一跟随你就不错了。

更何况你准备依靠这些人,本身就是个笑话。

这些人都是些墙头草,精于算计,绝不会陪你冒这个险。就是真附和了你,给你壮壮声势,或许还行,但真要指望他们,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谁敢说不会有人拿长孙家去李渊那里换富贵。

你所说的什么十拿九稳的办法,其实是拿整个长孙家去赌。”

长孙安业楞在一旁,说不出话来。

这时长孙敞站起来对长孙安业说道:“听说黄明辽在长安城下待了不过两三日便离开长安东去,应该是去迎击从潼关方向来的援军。”

“可李建成不是被包围在永丰仓城了吗?”

“万事没有绝对。”

长孙敞说道:“你光想着黄明辽兵临城下,可若是黄明辽兵败,你们若在长安城起兵,就成了众矢之的,长孙家还能有好下场。”

说完,长孙敞也不说话,独留下长孙安业一个人在堂上,满是呆滞的目光。

长孙敞说得很对,但之后的事情,却一件又一件,令人应接不暇。

先是新丰传来消息,折威军兵败零口。

接着渭北又传来消息,李渊兵败洛水,李神通兵败华原,残存的几万人马都被挡在渭水,动弹不得,只剩下灭亡一条道。

又有消息,窦抗从豳州城撤退,逃往扶风,已经是事实意义上的背叛李唐。

一个又一个坏消息,如重磅炸弹一般,炸的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头皮发麻,精神恍惚。

这东南西北,尽是噩耗,所有人都明白,长安已经是一座孤城了。

八月四日晚,长孙敞终于坐不住了,他决定去见李幼良。侄子或许很莽撞,但有一件事说得很对,没有功劳,凭什么在卫公那里有立身之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