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六十四章 奇袭关中

天下安康 第六十四章 奇袭关中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六十四章 奇袭关中

黄明辽带着两万多人,从平凉郡城出发,直奔木硖关。

木硖关在郡城西南,当年防御突厥的时候,也是边陲重镇。只是西北十多年无战事,当初的雄关要塞,基本都已经荒废了。

从木硖关往南没多远,便是一片开阔的空地。

黄明辽指着对面空地和远处的峡谷说道:“那就是当年的战场遗址。这一战,我家兄长穷追不舍,步迦可汗之子都速,于此地梦断。说来我等虽未见过此人,但双方渊源还不浅。西突厥射匮可汗,就是都速的儿子。

众人皆知当年元德太子力挽狂澜之功,拯救了大隋社稷,却不知道,郿县阻突厥人一日,给长安争取时间的是我二姊夫,献计破都速的是我六弟,斩杀都速,覆突厥残军的是我家三兄。”

梁硕点点头。

黄明辽又指着远处一个金字塔形状的建筑说道:“你不是问为什么没人知道这条路吗,因为知道的都在那呢?”

梁硕不解,只见远处一个残破的建筑,发灰、发黄,还断了半截,远远望去,也不知道是什么。

梁硕猜测,恐是个祭坛一样的东西。

见梁硕不说话,黄明辽自顾自地说道:“那叫做京观。在丰州的时候,大家都喜欢这么干。诸将之中,以我三兄部下军队,手艺最好。

木硖关内,一战,不管活着的,死了的突厥人,都在那呢。”

梁硕大吃一惊,一时竟然说不出话来。

而黄明辽若有所叹地说道:“若是我家大兄把对胡人的狠辣十分中的一分用在天下,十个李渊也早死了。”

众人在此地歇息了一夜,到了第二日一早,准备入谷。

梁硕问道:“此道若多年不行,不知还可否通人?”

黄明辽乃言道:“实大放心,我之前便派人重走了一遍此道,仍可通关中,且未有防备。”

虽说是冒险行事,但黄明辽也做足了准备,毕竟不能拿数万将士的性命开玩笑。

众人进入陇山之中,才能亲切地感受到此山的曲折险狭。

这个山中,几无一处平地。到处都是峡谷溪潭,悬崖峭壁。而山中的道路,更是回转曲折。

路已经不能称之为路了。

其实也没有路。

因为常年无人行走,茂密的森林、草丛之中,尽是荆棘藤蔓,虫蛇猛兽。士兵艰难前行,不知道什么地方便会一脚踏空,或者是窜出凶兽来。

黄明辽专门组织了一群山民、猎户出身的士兵,在前开道。这群人不仅要除兽、探路,还拿着镰刀、锄头,从密林、灌木丛中,打开一条通道。

越往前走,越是难行。

随处都是十多丈高的断崖、台阶。羊肠小径,起起伏伏,一不留神,便会坠入深渊之中。

前进途中,最艰难的还不是人行,而是马行和车行。

一支军队,不仅仅是人组成的,每个士兵光是携带的装备就是数十斤,还有一些辎重物资,都需要车载马拉。

可陇山之中的道路,人走都困难,车马如何能行。

黄明辽已经尽可能下令丢弃一切不必要的物资,减少大车和挽马、驴骡的数量。但素来以装备齐全著称的隋军,还是有一大批物资阻于路上。

为了运输这些东西,隋军不得不手提肩扛,利用人力运送。

道路艰险,不知多少人因为而坠入山谷深涧之中而殒命。

隋军日夜驰奔,一日只能行差不多三十来里,走了大约两日,被一道长约二三十丈的深谷给拦住了去路。

深谷之上,尽是陡崖峭壁,深谷之下,不见底部。

众人皆惊,黄明辽却是一副很淡定的样子。他早就让人走了一遍此路,当然清楚这山中的情形。

黄明辽指着这深谷对梁硕道:“实大不是一直不解,猜测山中有路之人并不少,为何却一直没人发现,这就是原因。”

梁硕不解。

黄明辽指着东面的断崖说道:“大自然造化,鬼斧神工。原来这里是有一条窄道,仅通人行,但之后我三兄派人将这些窄道全部开断,凿成了这般平整的断崖。从这里往南,如此深谷,还有两三处,绝壁三四处,尽被破坏的不能通人。如此,才没人发现这条道路。”

梁硕大愕。

难道十多年前,黄氏兄弟,便算到会有一日,领兵杀入关中吗?

梁硕竟一时不敢再言。

黄明辽不管梁硕的想法,这时早有军队上前。

只见数人拉着载在马车上的床弩,对准了对面的山崖。床弩轰鸣,三支纯铁铸造的铁矛飞驰而过,深深地扎到对面的崖璧之上。

这三支铁矛尾端帮着粗粗的麻绳,于是在深谷之上,连起了三条绳索。

这时有士兵将铁链挂在绳索上,而他们攀着绳索,拉着铁链,一路爬到了深谷对面。早有人用铁锤、钢钎固定住铁链。

如此反复数次,隋军终于将十三条钢索固定好。

有人上前,将木板搭在钢索之上,形成一道铁索桥。

山谷里尽是隋军,看着这有些神乎其神的技艺,不由得尽是赞叹。

梁硕也叹为观止,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为什么道路这么难行,黄明辽还让人带着这么多的铁链。

黄明辽带头走过这座铁索桥,大队的士兵也紧随其后,通过这道深谷。

有了这次经验,隋军之后架桥便更加娴熟了。

隋军一连在山中搭建了三座桥,使得陇山天堑变成了通途。

隋军在山中一直行了五六日,沿途凿山开路,搭造桥阁,走了约二百里路,眼看离着南面的山口已经没有多远。

这时有一段道路,实在难以前进。

整个陡坡,根本无路,战马来到这里,连落脚处都没有。

这时有人建议黄明辽,实在不行,便丢弃战马和部分军械,只携带三日军粮和兵刃,单独前进。

但此事为黄明辽拒绝。

从陇山前进,意在突袭,用最短的时间,杀到长安。陇山山口到长安五百多里,若是没了战马,什么时候能到。

于是黄明辽咬着牙,命众人扛着战马前进,务求让战马通过。

为了鼓励士兵,黄明辽第一个带头。

三军将士,各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托着战马,一步一步,走下山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