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二十四章 追赃到底

天下安康 第二十四章 追赃到底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二十四章 追赃到底

黄明远有些风轻云淡地从崔府离开了,但今日之会面,绝不仅于此,而是会影响到整个河北的局面,甚至是黄明远与世家大族的关系。

黄明远一步一步将刀压在世家大族的脖子上,还容不得他们反抗。

七月下旬,由拱卫亲军府、刑曹和督察署联合组成的李唐间谍专案组,在卫公府向行台上下,通报了此案前一阶段的侦办情况。

按照黄明远的说法,敌人越是想要用蝇营狗苟的办法来对付我们,我们越要将这些污秽暴露在阳光下。

只有光明,才不会给敌人上下其手的机会。

这一次案情通报会,包括整个行台以及下属各单位,在信都的各军队、官府部门,甚至包括一些社会贤达,俱有出席。

算得上整个河北的政治协商大会。

当陆贞将此案的情况通报完毕,场上众人,几乎要炸了。

尤其是忠于黄明远的将领,更是议论纷纷,甚至不少人激情涌动,要去找这些叛逆算账。

倒是一些世家大族,面色有些难看。

虽说没人明说,但光看这些名单,怎么看此案都跟他们脱不得关系。

不过没人在意他的心思。

无论什么时候,叛逆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尤其是他们所勾连的李渊,还是一反贼。若说轻饶了这些人,他们自己都说不过去。

这些人犯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陆贞没有说对这些人的处置,今天此事也不是重点。

陆贞通报完此案的情况之后,便退了下去,将舞台留给杨元弘,他才是今日大戏的主演。

杨元弘拿着笏板上前,想想今日要说得内容,手都有些发抖。不过他还是深呼吸一口气,一步一步走上前。

往后在卫公面前的地位,就在今日了。

“卫公,下官有奏。”

黄明远知道大戏来了,马上说道:“杨侍郎请讲。”

杨元弘稳住身子,中气十足地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附逆之臣,无不世受国恩,任重一时,这些人却包藏凶慝,罔思忠义,恣其贪秽,衅深枭獍,此等恶行,虽东海之水,不能洗尽也。

然事后臣自忖度此案,何以国家栋梁,朝廷干才,不思尽忠报国,反而尽行逆举,辜负君恩。后来臣终有思量,此非君恩不深,乃法度不行也。

以恩义示臣,臣民归心。但总有些许悖逆之徒,豺狼心性,不思恩德。此等之徒,非以法度束之,方使其不敢行违法之事。”

黄明远听完点点头道:“杨侍郎所言有理。”

这时陈远也说道:“朝廷纲常法纪,虽为约束,但实际也是保护大臣,使臣子勿行悖逆之举。”

黄明远和陈远一唱一和,旁人都说不上话来。

这时黄明远方问道:“法度之事,非一朝一夕可行。卿可有良策,既维护朝廷法度,约束大臣言行,又以示君恩,维护朝廷稳定。”

杨元弘早有准备,立刻便说道:“此次逆案,涉案官吏达五百余人。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逆臣必有贪腐之举。

我等细细查来,这五百余人,光是贪腐、受贿钱额,达十万万钱之举,至于其它钱物,不计其数。

此皆民脂民膏,是百姓一针一线的血汗之钱。

事后查抄这些逆臣之家,所获不过十之一二,其余尽为此等逆臣挥霍。

这些钱多是地方急需之钱,一分一毫,都不可缺少。

此等逆臣,勾结叛逆,祸害百姓,已是罪大恶极。然等到此辈伏法,国家、百姓还得想办法,为此等逆臣补上亏空,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我等追查逆臣钱财去向,发现不少钱资流入其身后家族之中。逆臣之家,虽不一定知晓逆臣之举,但也变相因逆臣之举而获利。

故臣以为,应向逆臣家族,追讨赃款,以正法纪。

世人者,家国之事,既负国邦,何敢负家族?今向其家族追讨赃款,其家族亦必不能容之,往后再有人行悖逆之举,便要思量一二了。”

在场众人,皆是吃惊,众人刚想说话,陈远又抢先站出来说道:“这个法子好,追讨脏款,尚不是关键。此举乃是使人警醒,悖逆之举,既有负君恩,又有负家族,往后有人再想行此等之事,就要好好考虑考虑后果了。”

场中众人,心中七上八下,尤其是各大世家,更是惊恐万分。

黄明远想干什么。

不过此般场合,黄明远不问,容不得这些人说话。

黄明远最重视开会的礼仪,若是惹恼了他,恐不知道怎么掉了脑袋。

不过众人皆是议论纷纷,窃窃私语。

黄明远也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地盯着崔叔重。

崔叔重恨意满满,却不敢不站出来。崔家就是那个替罪羊,想不站出来都不行。他就是反对,他大侄子也会支持的。

区别就是因为他的反对,崔家受到的打击,将会多上几分。

黄明远真狠,他大侄子这个多年的威慑终于要落下来了。而自己若是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许以后,博陵崔氏第二房,就再没有他和二兄这两支了。

崔叔重步履蹒跚的出来,世家大族眼前皆是一亮。都知道崔叔重是关东世家硕果仅存的长者,影响力、威望都是旁人没法比的。更兼他是黄明远的叔外祖,有他出面反对此策,最是合适。

等到崔叔重说完,他们就能跟进,一举打消卫公施行此策的决心。

崔叔重乃说道:“今崔氏有人行逆,令老夫倍感羞愧。博陵崔氏,世代名门,海内显著,出了这么一个逆臣,实在是家门不幸。

老夫虽痛心疾首,却也改变不了此事。

不过杨侍郎有句话老夫觉得在理,‘国家、百姓为逆臣补上亏空,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为国家纲纪,此举已万万不可。

然贪墨已成事实,损失不得有国家和百姓承担。

是故博陵崔氏,愿承担崔氏逆臣所为国家造成的严重后果,以恕其罪,并将此辈逐出宗族,以正视听。往后博陵崔氏也必将约束子弟,谨遵法纪,忠君爱国。凡有违逆违法之徒,永不为我博陵崔氏子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