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十一章 贤德公子

天下安康 第十一章 贤德公子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十一章 贤德公子

在码头迎完驾,黄明远便提前返回信都城。之后直到天子的葬礼,都是旁人代行的,黄明远没有再出现。

码头前的一场痛哭,已经是黄明远和杨广最后的诀别。从今以后,过往种种,便都烟消云散了。

不过黄明远不出现,倒是抵不住众人私下的窃窃私语。尤其是黄明远当日坐着担架,不少人皆是认为黄明远得了中风。

中风者,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基本上难以恢复如初。

而人一旦得了中风,差不多也就废了。

这个说法,一经提出,便得到很多人的赞同。不少人暗暗感叹,可惜卫公好好一个英雄,竟落得这么一个下场。

若是黄明远身体健康的时候,众人自是不敢有什么想法。

卫公之威,不压帝王。卫公一怒,或伏尸百万,或流血千里,可不是说着玩的。但现在这只老虎,似乎已经要掉了爪牙,那些之前畏服的人自是要跳出来不断动作。

此时不管是来自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势力,都异常活跃。

有的人对外勾连,希望可以推翻黄明远的统治;

有的人上下其手,希望可以里外勾结,重建家族垄断;

有的人党同伐异,希望可以培植势力,赚取高位;

还有的人将目标放在黄明远的诸子身上,希望可以获得一个从龙之功。

自黄明远崛起以来,手底下的势力,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混乱过。

黄明远以一人之力,承担着整个势力的重担,可不是说说而已。所以有些事因他一人而兴,也会因他一人而丧。

对于这些,黄明远全都假装不知。

黄明远可谓是这世上第一个建立大规模特务体系的人,先从军事开始,接着往吏政上发展,最后涵盖民政、商业等多个方面。

此时的拱卫亲军府,以及黄明远手中明的暗的其它尚未拿出来的情报系统。虽然权利和威慑性上比不得明朝的东厂、锦衣卫,但实力、能力已经丝毫不比其弱。

所以很多事情,黄明远如何不知。

黄明远在编织一张巨大的网,这一网下去,不知道会网住多少人。甚至有一些会让人痛心的人或者事,但事已至此,不得不为之。

此时的信都城早就在酝酿一场暴风雨了。

而处在暴风雨中心的,不是黄明远,不是李子孝或者陈远,甚至不是一些世家大族,而是黄维周。

一切的政治斗争都有一个表现形式,譬如宋朝的“变法”,明朝的“大朝议”、“立储”,清朝的“夺嫡”。

而现在河北,除了皇位归属问题外。还有随着黄明远地位的提升而导致的继承人问题。

甚至继承人问题在黄明远病重之后,已经后来居上,超越了皇位归属问题了。

黄明远有十个儿子,但大多年纪不大,有竞争力的就是裴淑宁生的五个嫡子,准确的说是年长的维扬、维烈、维周三人。

维扬是嫡长子,又是世子,本来是当之无愧的继承人,但维扬的情况又有些特殊。虽然他身份尊贵,但一直在天子身边为质,与河北官吏甚至是黄明远的一些旧部并不亲近。而且他的妻子是长孙观音婢,关陇之人,更不得河北官员之心。

而维烈的情况也差不多。

与两个兄长相比,维周常在黄明远身前,是众位叔叔伯伯们看着长大的。他从小便聪明,长大后,风采俊逸,机智善辩,又手段高超,玲珑剔透,颇得叔辈们的喜欢。更兼他的未婚妻是李子孝的女儿,这一点上被丰州一脉视为自己人。

所以在黄明远生病,而黄维扬远在江都的当口,不少人便有心推黄维周上位。

而黄明远让黄维周跟着李子孝等人观政,更是让不少人以为黄明远有易储的想法。否则,卫公如何做这么让人浮想联翩的事情。

这从龙之功难得,不少人便要上赶着去争这份功劳。

而一些大家族,也知道黄明远是个又臭又硬的石头,与其硬碰,只得粉身碎骨,因此他们希望通过扶持黄维周来改变河北内部的一些政策方针,政治倒向,所以也不断地用自己的势力来推动这个漩涡的快速增长。

这是有前例的,当年世家大族在曹操身上得不到的,不是在曹丕身上得到了吗?

有了多方面的出手,这事便在信都城中,开始甚嚣尘上起来。

很快,各地不断传出黄维周的贤德之名。什么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乐于助人,诚实守信······这些都是小事,人家一上来就是“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这么多名头,仿佛古之大贤。

不仅各大势力,甚至一些有名望的大儒也不断地给黄维周站台。

直到大儒曹宪亦称赞黄维周“贤德明正,见识卓绝,有古之仁君之风”,终使得黄维周的名望直冲云霄。

曹宪是谁?他复兴了自汉代以来不再流传的经学与小学,复兴了几近失传的大篆古文。编撰《桂苑珠丛》,又注《广雅》,还撰《古今字图杂录》。最关键的是他活得够长,现在已经快八十岁了,历史上活了一百多岁,直到贞观后期。

现在与曹宪同时代的那些大家,除了徐旷,基本都死光了,其余的都是子侄辈的,根本无法与其比拟。

黄明远为了收拢人心,专门将他从隐居地请来的,可见其人望。

这样的人夸赞黄维周,还是“古之仁君”,影响可知有多大。

一时间,鼓吹黄维周贤德者,如过江之鲫,这架势,好像比他爹都众望所归。

这时候,信都城中又开始流传起黄维周当初智平刘霸道之事。黄维周小小年纪,仅靠着几个侍卫,就护住家人,还劝降了数万盗匪,平定了凶残弑杀的刘霸道,这种事情,堪称奇闻,就是古之甘罗也未必能比吧。

有些人,生来就是让人羡慕的。

于是黄维周的推崇者,在河北疯长。有世家大族,有军中将领,有行台官员,还有学堂里的书生,就连地里的老农,也知道卫公的三郎君,是个德才兼备的君子。

这样的人,如何不能为天下之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