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二十八章 江都宫变(十一)夺军

天下安康 第二十八章 江都宫变(十一)夺军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二十八章 江都宫变(十一)夺军

六日傍晚,也就是宇文智及和司马德戡进行造反的同一时刻。

黄维烈招军中各雄武府雄武郎将、武勇郎将和下属的校尉、司马议事。

整个折冲军虽然军队没多少,但中高级将领却不少。实际上因为骁果三军是新军,杨广又不爱给众人加官进爵,所以骁果军中,官兵比例还可以。但到了其余各部禁军,有些地方官都比兵多。

击鼓聚将,众将很快到来。

没人敢来迟,老黄家都是神经病,最喜欢拿来迟的人立威,谁知道黄维烈会不会跟他爹一般坏。

眼看众将齐聚帅帐,高坐上首的黄维烈环视众人一圈,朗声说道:“今天下午,有人来我军中送信,却没想到不识营寨,误将此信送到本将营中,便是这封信。”说着递给了身侧的赵文恪。

“你们觉得信中写了什么?”

赵文恪接过信来,粗略一观,便是脸色大变。

众人不说话,这时黄维烈的脸色忽然一凛,高声斥道:“于志本,你跟本将解释解释,你到底跟司马德戡联络了什么,竟然要一起举大事?”

于志本对于黄维烈的聚将并不以为然,还打主意趁机给黄维烈出丑。

然而黄维烈对他怒斥,让他有些傻眼。他倒是知道司马德戡等人在搞串联,但他这种家族出身的人,根本看不上司马德戡,因此并不和司马德戡有什么联系。

就在于志本有些愣神的时候,忽然帐中两侧,突然一群手持弩机的士兵闯入,将众人团团包围。

而一个一丈多高的大汉上前,就如同递着小鸡仔一般,将于志本提溜了起来,抓捕于志本的正是老伍。

“黄维烈,你这是栽赃诬陷。”

于志本终于后知后觉明白了黄维烈的意图。

但此时他在老伍手中,任凭如何挣扎,都解脱不得。老伍紧紧勒住于志本的后颈,憋得于志本满脸通红。

这时其余人,也将李仲威和一些跟于志本走得近的将领抓捕起来。

眼看帐中,风云突变,谈笑之间,两个雄武郎将便被拿下,众人心中皆是一凛。

这时宇文儒童不得不上前询问道:“请问将军,不知这二人到底犯了什么错?”

平日里赵文恪插不上手,朱宽明哲保身,也就宇文儒童发挥一下和事佬的身份了。而且宇文儒童虽是武将,但有些书生意气,所以敢不避嫌疑。

黄维烈并没有以为忤。

宇文儒童这个酸夫子,倒是有些骨气,他平日里也给些面子。

于是黄维烈拿起桌上的那封信,给众人晃了晃,并说道:“今日司马德戡意图谋反,派人联络于志本,没想到竟误将书信下到我这里,这便是于志本和司马德戡等人勾结造反的证据。”说着便让亲卫将信交给宇文儒童。

众人听了,皆是面面相觑。

于志本此时已经说不出话来,李仲威高喊道:“黄维烈,你个狗贼,你这是栽赃。”

没等黄维烈说话,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进来,禀报道:“将军,江都城中,突然有大批军队封锁街道,并向宫中进发,看其旗帜,乃是虎贲郎将司马德戡部。”

众人听了,一片哗然。

下面官兵的汇报,正好证实了司马德戡造反的事实,而同时于志本参与司马德戡叛乱一事,也几乎板上钉钉。

于志本、李仲威等人尽力挣扎,但他们不仅被制住手脚,连下巴都卸了,根本无法反驳、争辩。

黄维烈站在上首,大声说道:“于志本、李仲威二人,勾连司马德戡,阴谋作乱,今证据确凿,二人罪不容诛,给我推出去斩了,以这群逆贼的鲜血祭旗。”

于志本等人听了,不住地挣扎,但一众官兵将他们摁地死死的。

以于志本为首,包括李仲威和以下三个武勇郎将、二十一个校尉、十一个司马,还有其余官吏,约四十余人,全部被黄维烈下令诛杀。

整个中折冲军中,亲近于志本的关陇将领,被清理一空。

这么大规模的屠杀,很损伤军心和士气。换了旁的时候,黄维烈还能步步筹划,尽量减轻对军队的伤害,但这个时候,这些人随时可能反水。为了保证军队的忠诚,细枝末节也没得在乎了。

其余幸存的将领,见到帐前摆的四十多个脑袋,全都吓得后背发凉、冷汗直流。

尤其是豆卢愿师,年级不大,也没经过什么大场面,更是与于志本交往密切,此时已经胆寒,差点要瘫软到地上。

幸好黄维烈知道豆卢愿师成不了威胁,又需要他安抚出身关陇的士兵,所以留了他一命。

至于赵文恪和朱宽、宇文儒童三人,也面色凝重,不敢多言。

而其余没有被处置的将领,此时只剩下恐惧和侥幸了。

黄维烈知道时间紧迫,他本就威望不足,这时候更是要威慑住众人。于是趁势任命宇文儒童领长史一职,豆卢愿师领司马一职,夺了二人兵权。

中折冲军之前并无长史、司马,一众琐事,皆由果毅郎将赵文恪打理。黄维烈手上没有合适的人选,也担心朝廷派的人,跟自己不搭,索性用这些琐事牵制着赵文恪,因此一支没请求天子补充。

而杨广更是不会主动问询。

至于于志本、李仲威、宇文儒童、豆卢愿师四部,黄维烈下令以苏烈为武勇郎将,领左一雄武府;梁建方为武勇郎将,领左三雄武府;李文相为武勇郎将,领左四雄武府;张宝相为武勇郎将,领右二雄武府。

除了张宝相,苏烈、梁建方、李文相俱是与黄维烈兄弟同长的袍泽。

至于各校尉、司马的空缺,卫公府上别的或许不一定有,但就是不缺有经历、有能力的中下级将领。

黄维烈早就抽调了数十人,带在营中。清理完于志本一众人之后,便分置各营。

这些人战斗经验丰富,最早的甚至跟着黄明远参加过大同保卫战。再加上数十颗血淋淋的人头,很快全掌诸军。

外面风波四起,黄维烈却在营中不动如山。他倒是记得父亲的教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不能将这支军队如臂指使,即使上了战场,也容易出现纰漏。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准备不救天子了,若是及早地出去平叛,真击败了叛军,这场大戏又如何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