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二十六章 江都宫变(九)安心

天下安康 第二十六章 江都宫变(九)安心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二十六章 江都宫变(九)安心

裴矩的话大大震动了黄维扬。

不得不承认,随他去吧,这是最好的选择。既保全了黄家,也不会使得黄家背负各种骂名。而天子一去,则天下再无人能制父亲。

或许父亲这些日子,对江都不管不顾,真的便是这个用意。

见黄维扬陷入沉思,裴矩乃说道:“等着吧,凌敬已经前往中折冲军帮着貎奴夺军去了,等到貎奴率部赶来,便是我们突围之时。”

“好!”

既然如此,别无他法,也只得听外公的建议了。

祖孙二人在大堂中等待,很快夜色便渐深了下去。

今日虽有筹谋,但黄维扬却有些忧心忡忡。

而与之相比,坐在他对面的裴矩,则淡然地喝着茶,脸色风轻云淡,仿佛今夜之事,从未发生过一般。

经历这么多事,黄维扬对众人在此次动乱中的扮演的角色,也有了一个认识。

不过受限于掌握的情报,黄维扬其实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晓其势而不得窥其全貌。他知晓父亲、外公甚至凌先生都各有谋划,也知道各方都在推波助澜、浑水摸鱼,但以他现在的年龄、心性,仍不能掌握全局。

虽然决定要等黄维烈的军队,可是黄维扬坐不住,他不时地站起来走动,仿佛这样便能缓解心中的压力。

这个要命的关头,何去何从,一步走错,就是粉身碎骨。

裴矩见外孙难以安心,便说道:“雕郎,不用担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既然已经筹划妥当,担心也没用。来,喝杯茶,去去燥气。”

黄维扬压制住内心的焦虑,依照外祖父的话,坐了下来,又端起桌子上的茶,一饮而尽。

可这茶喝下去,不仅没去燥气,反而让他更渴了,连嗓子都有些发干。

“茶不是这么饮的,你这是牛嚼牡丹,暴殄天物。”

黄维扬也知道自己太焦急了,心浮气躁,反而容易丧失了判断,因此深呼吸一口,强迫自己平静下来。

裴矩知道外孙不过是强自冷静,他为了帮着外孙排遣这份燥意,便故意说道:“雕郎,你可知晓禅宗二世祖慧可禅师立雪断臂的故事。”

因为黄明远对于佛道两家,都是敬而远之的态度,家中也不允许子弟学习佛经,所以黄维扬虽然博文广识,但还真不清楚这个故事。

“慧可禅师最初法号神光。传说慧可禅师在神人的点拨之下,识破达摩的祖师身份后,历尽千辛万苦,要向达摩禅师求道。

刚开始他是对达摩禅师精心照料,形影不离。可达摩禅师只顾面壁打坐,根本不予理睬,更谈不上有什么教诲。可慧可禅师不但不气馁,内心反而愈发恭敬和虔诚。

时值寒冬,达摩禅师在洞内坐禅,慧可禅师依旧站立在洞外,合十以待。半夜时分,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地压了下来。很快,大雪淹没了慧可禅师的双膝,慧可禅师浑身上下好似披了一条厚厚的雪毯,但是他仍然双手合十,兀立不动,虔诚地站在雪地里。

第二天一早,达摩禅师开定了,走到洞口一看,慧可禅师似雪人般在雪地里站着。达摩禅师顿生怜悯之心,终于开口问道:‘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

慧可禅师便回答道:‘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达摩禅师便又说道:‘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却是拒绝了慧可禅师。

听了达摩禅师的教诲,为了表达自己求法的诚意和决心,慧可禅师毫不犹豫地抽出随身携带的戒刀,一下砍断了自己的左臂。随后,慧可禅师放下手里的戒刀,弯腰拿起自己鲜血淋漓的左臂,围绕达摩禅师面壁洞转了一圈后,仍侍立于被鲜血染红的雪中。

达摩禅师被慧可禅师的虔诚举动所感动,说‘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于是传衣钵、法器予他,并为其取法名慧可。”

黄维扬听了,大吃一惊,喃喃说道:“慧可禅师,乃大毅力、大智慧之人。”

裴矩笑道:“若是你父亲在,便会说,‘慧可禅师,用命博得达摩禅师的认可,乃枭雄之性也。若达摩不允,下一刀便落到达摩身上了。’”

说完忍不住笑了起来。

黄维扬也不敢同笑,直到低头不说话。

裴矩这才又说道:“今日给你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你三个道理。第一,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皆要有常人没有的毅力。为求初心,矢志不渝,即使拼上性命,也绝不退缩。

第二,当断则断,哪怕是头破血流、遍体鳞伤。机会稍纵即逝,往往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已经晚矣。若当时慧可法师不是当机立断,断臂立誓,也获得不了达摩禅师的衣钵。

第三。”

说着裴矩看着外孙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为求目的,当不折手段。你有赤子之心,但却缺乏灵活变通。”

裴矩扶住外孙的肩膀,又说道:“过了今天,你父子便是天下的未来,要承担起那个重任。你父亲应该已经准备好了,可是你呢。

要知道,你父亲从来不等人。”

黄维扬盯着外公深邃的目光,很久很久,才重重地点点头。

“外公,我记住了。”

裴矩忍不住露出笑意。自己的诸子孙之中,皆是常人,唯有这个外孙,才是真正的聪慧。

“慧可禅师问‘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达摩禅师便回道‘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

慧可禅师听了很茫然,便有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禅师便回道‘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禅师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禅师于是回答道‘我与汝安心竟!’

现在,你心可安了。”

没有一个实在的心可得,也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安可安,安与不安,全是妄想。

黄维扬一副沉稳于心的样子,平静地说道:“外公,我懂了。”

······

就在这时,家仆匆匆来报,苏烈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