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三章 蔡王葬礼

天下安康 第三章 蔡王葬礼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三章 蔡王葬礼

杨佶毕竟还年轻,脸上的功夫还没练到家,因此听得杨智才的叫骂,脸色很难看。

杨智才公然在杨智积的葬礼上耍酒疯,这不是他失心疯那么简单,丢的也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人,而是彻彻底底打的天子的脸,打的大隋的脸。

杨智才这一骂将天子不恤宗室一事血淋淋的刨开,又一股脑的丢到天下人面前,任天下人将天子的颜面践踏在地上。

天子也是要脸面的,更何况是杨广。

不过杨佶到底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因此没有当场发作。

蔡王世子杨道玄本来也拦了这个叔父,可惜他一晚辈,性格软弱,人微言轻,着实没拦住。

眼看皇太孙听了叔父的话,脸色大变,他便知道大事不好,赶紧上前给杨智才求情道:“皇太孙殿下,我家叔父因家父去世,万分哀恸,昏了头脑,不知道说了什么,这才在人前失了体统,他平日里不是这样的,还请殿下见谅。”

杨佶看着杨道玄,心道还是不懂事,这事这么大,能不传到天子那?他能怎么办。

“道玄叔父,今日之事,着实恶劣,恐非我能做主。你还有蔡王伯祖的葬礼之事要忙,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

杨道玄听完,心凉了半截,还想再哀求,但见杨佶一副冷冷样子,这话便说不出口来。

他是亲王世子,对方是太子的儿子,本来大家都是皇亲贵胄。可在大隋,就是天壤之别啊。

此事虽然引得不小的乱子,但毕竟皇太孙在此,众人也不敢多言,只得各自散去。至于被拉下去的杨智才,就没人在意了。

等到乱子过去,杨佶上前拜祭,才有心瞧一瞧蔡王的灵棚。

可看到蔡王葬礼的规制,杨佶也是直皱眉。蔡王的灵棚,狭小而简陋,内也没几样法器,孤零零的一个棺椁,还有几个扎的棚子,一眼可尽。

堂堂一个大隋亲王,身后之事,竟如此寒酸。

不过杨佶也知道原因,大父不待见宗室,虞世基欺上瞒下,其余官吏也是上行下效,蔡王世子杨道玄又是少不经事,唯一一个能插手的滕王杨诜也是刚刚从流放之地零陵郡放回来,自己还忙不迭的独善其身,又怎么敢仗义执言。

多重原因之下,蔡王葬礼也就落到这个地步。

可有再多的原因,蔡王的葬礼也不能寒酸至此啊。蔡王府不要颜面,大隋还要颜面,天子还要颜面。

相信今日之后,不少人会心中喟叹,堂堂大隋,怎么就对宗室如此苛刻。

一旁的黄维扬看得也是咋舌,往日都听说宗室困苦,今日总算看到了。

看着这场面,黄维扬几次欲言又止,可最终还是没有说话。若是两年前,甚至是一年前,他或许会劝杨佶一番,但现在的他知道这并没有什么意义。

赤子之心和幼稚,是两码事。

蔡王的事,再是仗义执言,说到底,是皇家自己的事情。天子的性格在那里,说什么都没用。

还是杨佶知道难看,也没用旁人劝说,便立刻下令,重新布置灵堂,安排人员。凡所缺的物品、仪制都从东宫那边调配。无论如何,让蔡王能安安稳稳地离开。

不管怎么说,不能让皇家再丢人了。

杨佶作为皇太孙,说话还是顶管用的。他一声令下,不少官员立刻动了起来。

杨佶的东宫,什么都不缺,于是新的灵棚、灵堂很快按照仪制搭建起来。而整个葬礼,终于有了几分皇家的体面和威仪。

有了新灵棚,也便有了参加葬礼的人。

其实杨智才的事情,到底只是一个小风波,也没人敢看皇室的笑话,难看的不过是皇室自己。

而且或许是因为皇太孙亲至,让不少观望的人起了别样的心思,先是礼部和太常寺的人赶来请罪,杨佶也知道原因,没有多说什么。

接着没多久便有不少官员络绎不绝地前来拜祭。

皇太孙都摆明车马力挺蔡王了,他们还敢不跟从。不为了蔡王这个死人,至少也得让皇太孙记住也行啊。

之后陆陆续续又来了不少人,杨佶倒也知晓这群人的心思。

有客来访,宗室里面,都没个能撑场面,旁人根本指望不起来。于是他便带着黄维扬在门口干起了迎宾的闲差。

而且杨佶本来就是为了收拢人心的,这么做给了蔡王府面子,不至于让蔡王府丢脸,迎宾又能多和各级官吏接触,自己得了里子,倒是“双赢”。

当然也没几个人有资格让皇太孙迎,主要是黄维扬负责,而杨佶在礼棚里接待那些高官。

前几年独存的秦王杨浩也因为杨玄感之乱时,与宇文述有交往,最后被人弹劾“以诸侯身份与内臣来往”,被废黜王位,免除官职,其弟济北侯杨湛坐兄事被废免,整个大隋宗室里面,真真找不出一个有官有职,能跟官吏交流的人。

大隋灭亡后,为什么没有一个宗室跳出来复国,完全是杨广提前把所有宗室清理干净了。杨智积是最后一个,也无怪杨智积怕的要死了。

或许是上午杨智才闹了那一场,到了下午,竟有内侍从宫中匆匆而来,宣读天子诏书。

不管杨广是作何感想,他在诏书中追授杨智积为“光禄大夫,谥号敬悼”。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恐惧从处曰悼,从处,言险圮。“敬悼”这两个字,倒是足以表面杨智积的一生。

诏书之中,宗室最关心的爵位承袭问题,天子没有提。不过这样,杨智积之子杨道玄已经很开心了,天子给了谥号,还追封了官职,无论如何,至少使其父的身后没有蒙尘。

事实上,历史上的杨广还真没给杨智积一个谥号,不说杨智积在宗室中的硕果仅存和一生的战战兢兢,不提堵住悠悠众口,就凭杨智积在弘农之战中堵住杨玄感,没有使杨玄感杀入关中,侧面挽救了大隋,杨广这么做也不应该啊。

杨广对宗室之凉薄,可见一般。

不过这次皇太孙来亲祭,又有天子的封赏,百官的拜祭,蔡王杨智积的葬礼总算不再显得那么寒酸。

而为杨智积带来这一切荣耀的弟弟杨智才,则是在这件事之后,再也没有人见过,直到后来的江都之乱。

大抵,是死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