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七十四章 兵临泗沘

天下安康 第七十四章 兵临泗沘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七十四章 兵临泗沘

从穴口岛往南,直到白村江口,不过是四百余里的距离。三万隋军水师直扑白村江口,须臾便至。

沿途海岸,异常平静。百济水师主力覆灭于占蝉港,而倭人水师覆灭于穴口港,百济倭国丧失了制海权之后,只得闭港自守。

面对隋军来势汹汹,百济残余的水上力量聚集在白村江口,做着最后的努力。

在百济人看来,虽然他们实力不如隋军,但白村江口狭窄,他们若是以水师堵塞白村江口,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隋军纵使再强,亦不能越过。

于是百济水师乃用铁锁将战船连成一排,退入江口之内,横亘成两派船墙御敌。又命步兵屯于岸上两侧,以为呼应。

海军不存在只守不攻的打法,因为大海之上,无险可守。可利用江口地形,百济人摆足了守御之势。

黄明俊多经战阵,海上经验丰富,立刻便明白对方的意图。

于是黄明俊下令放数十艘引火船在前,以包了铁皮、设了撞角的冲击船在后,向百济人发起了攻击。

百济人肯定没看过三国演义,否则定然知道曹操是怎么兵败的。

隋军的引火船上,多置硝石、干木柴、桐油等,很快冲到百济人的阵中,引起火来。百济人战船立刻被点燃起来。

众人本能的要避火,但这些战船相互连在一起,根本无法分开。

于是大火蔓延,将连在一起的战船尽皆烧着。

很快隋军冲击船也杀了过来。这些战船体积巨大,又多蒙上铁皮,并不畏惧火船。而其冲击力十足,很快便将未烧着的百济战船冲撞地四分五裂,阵型大乱。

一时之间,百济水师混乱不堪。

水火无情,火与水的世界,众人用最原始的本能去求生。于是混乱之间,战船相互冲撞,导致火情更大。

无数的百济士兵忍受不住这巨大的火势,像下饺子一般跳入海中。可是这也不能逃脱得了性命,海水被烧得滚烫,如锅里的沸水一般,人跳到海中,没多久便被煮熟了。

到处都是惨叫与呻吟。

烟焰灼天,海水皆赤。

这一场屠杀,消耗尽百济人最后的水师力量。白村江口一战,百济水师全军覆没。

战斗结束,烽烟散尽。

从甲板上一眼望去,整个海面之上,尽是漂浮的尸体。密密麻麻,又显得安安静静,让人看得头皮发麻。

黄明俊在南洋与海盗交战过多次,更曾与好几个国家大战,但这样的场面,也是第一次看到。

而今日的场面,也让黄明俊真真切切感受到海权的重要。往日虽常在海上,但多是剿匪、运输,海权这种东西,很难有切身的体会。但今日他却明白,失掉了海权,整个国家都不会有安宁。

大海之上,赢者通吃,败者失去一切。

他也庆幸卫公及时发展水师,才让舰队有今日之规模。否则以辽东水师对上百济、倭国水师主力,后果不堪设想。

三军在白村江口停歇了一日,等待彻底火尽,才继续前进。

从白村江口往上,离着百济国都泗沘城还有一百余里的距离。白村江的水量因季节不同,变化很大,甚至到冬天时多有河床裸露。不过现在是夏天,水量颇丰,倒是能通大船。

泗沘之地,地势平坦,并无多少险要之处。

当初百济被高句丽击败,失了国都慰礼城,不得不南逃至熊津城(今韩国忠清南道公州)。熊津位于群山之中,虽然足以抵御高句丽,但地域狭小,交通不便,并不适合作为首都,于是到了百济圣王时代,又迁到了泗沘。百济圣王兵败被俘身死,王权旁落,百济进入世家政治时代。一直到现在的扶余璋,大王才逐渐收回部分权利。扶余璋小时候在益山采薯为生,即位之后,一直大力经营益山地区,甚至计划迁都益山,但由于贵族们的反对而未能如愿。

说实话泗沘是个富饶之地,适合发展农业。但其周围尽是平原,无险可守。所以一旦有敌入侵,根本无法阻挡。

黄明俊率军逆流而上,一路打到泗沘城下,百济陷入亡国之患。

而与此同时,从南面赶来的蔡知运,也终于率军杀到。

从百济南方登陆的蔡知运在占领了久知下城之后,便开始了连续不断地北上。

蔡知运知晓自己身在百济腹地,没有资源,粮草也不足,根本不可攻打坚城。实际上攻打坚城也没有意义,毕竟他不可能分兵驻守。

于是打下久知下城,补充足粮草、辎重之后,蔡知运便决定一路北上,绕过敌城,直取百济国都。

诸将皆对此表示怀疑。

从久知下城到泗沘城有四百里,沿途又多是山地,有山川、城池阻隔。右侯卫就是再善战,在没有后勤补给和支援的情况下长途奔袭四百里,也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众人虽然敢战,但并不是自大之辈。

蔡知运却是认为。虽然四百里路,但其实沿途百济军队并不会太多。百济人刚在萨水损失了近十万人,又分遣军队突袭海冥和占蝉等地,还派遣军队围攻松岳城。这前后动用十多万军队,那整个百济国内的军队还能剩多少。

百济军队凭险拒守,他们若是攻打城池,或许难以破城,但一路只是急行军,即使绕道也不攻城,则必然能够成功。

甚至若是百济军队前来阻挡,他更是高兴。对于野战,蔡知运对右侯卫从来都是信心十足。野战中击杀更多的百济人,则攻城战少遇到一些敌人。

蔡知运是主帅,他的意志便是全军的态度。

于是蔡知运命令全军抛弃一切非必须的物资,离开久知下城,乘船北上,直到到了河流源头,才弃船登岸。

右侯卫大军如武装游行一般,浩浩荡荡,一路穿越百济腹地。沿途有试图阻挡的军队,尽为右侯卫军击败。

右侯卫的出现,大大震惊了泗沘城的扶余璋,但此时此刻,他真的拿不出足够的军队来阻击隋军,只得命令沿途阻敌。于是右侯卫一路长驱直入,兵临泗沘城下,和黄明俊的水师会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