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四十八章 支援乐浪

天下安康 第四十八章 支援乐浪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四十八章 支援乐浪

从朝鲜城到沈阳城八百里的距离,隋军的最快急件只需不到两天的时间便能送到。沿途数十个驿站,运送昼夜不停,数人专门转递,保证了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便送到。

自黄明远离开之后,辽东的工作重点一直放在了北面。虽然黄明远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虽然黄明祯也很重视百济、新罗,但因为大批军队从辽东撤走,黄明祯手上也是捉襟见肘。

在乐浪郡局势稳定,兵力不缺的情况下,黄明祯也只得集中兵力,将好钢用到刀刃

上。尤其是在辽东内部并不算安稳的情况下。

辽东因为大量汉人的涌入,再加上黄明远的大力赈灾,民心还算稳定。高句丽人的

复国组织在辽东也不太有市场。

但高句丽毕竟是个大国,留恋他的人也不少,于是辽东也有不少星星点点的造反势力。虽然不能伤害大隋在此的统治,但此起彼伏的叛乱却是能牵扯辽东足够的精力。

尤其是高句丽前将领大越伐在扶余城的叛乱和高句丽宗室高通在鸭渌城(今吉林省浑江市临江镇)的叛乱,皆是花费了好大功夫才平定。

此时听闻新罗人大举入侵,黄明祯面上也很严峻。救援是必须要救援的,光是新罗就是一个大敌,更不用说其中还有可能有百济人,只凭乐浪一郡,绝不可能是敌手。

但问题是怎么救。

这一场仗必然是场硬仗,却不能见招拆招,而是必须要在战前有一定的规划才行。

黄明祯是个宿将,跟着黄明远戎马生涯近二十年,多临战阵,战功赫赫。

此时黄明祯便盘算着自己能动用的兵力。

新建了的燕北、辽西两个招抚讨捕司不能指望。北面三个招抚讨捕司使,西路在肃清北玄菟郡的乱匪,中路在肃清栗末水两岸的靺鞨人,至于东路更是在鸭渌水两岸绥靖余寇,皆是动不得的部队。

至于辽东腹地和辽西,总兵力加起来有四万人,但要卫戍地方,绥靖寇匪,满打满算能动的不到两万人。提两万人去救援乐浪郡,怕是杯水车薪啊。

此时黄明祯的心腹都护府录事参军事崔元逊建议道:“辽东之地,民风剽悍,新迁入的汉民,更是人人习武,多练乡兵。既然我军驻兵不足,可临时征募一支乡兵,用来补充兵力。

而且辽东多城,很多投降的城池并未为我军掌握。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抽调各城兵力助战,削弱各城的实力。”

黄明祯听了眼睛一亮。

隋军占领辽东一年多,甚至有的地方两年多,但因为实力问题,所控制的核心地区还是辽水两侧,之后顶多再加上小辽水和大梁水沿岸。除此之外,辽东腹地的很多城池,有大隋只派遣部分文官的,有驻扎少量军队和当地城主共管的,还有平日里根本管不了,也只能收收税的。

辽东内外皆是麻烦,黄明祯根本没空整合这些人,只要这些人挂着大隋的旗帜,也就随它去。

崔元逊的建议却是有些一石二鸟之计了,既可以征召部队,支援乐浪战场,还可以削弱地方实力。

而且这群人家大业大,有城池在辽东为质,到了战场上也不敢投降。若是身死军丧,大隋还能反过来收取城池,倒是不吃亏。

有如此良策,黄明祯立刻让人传令各城出兵。为了防止各城推诿,黄明祯严令各城至少要出兵一半,还要城主亲自领兵。

投降大隋的城主,多是东北各族首领,至于高句丽本族扶余,基本上被清理干净了。

这群人本就不是高句丽嫡系,只要大隋能够保证他们的权利,投降谁不是。

至于平时缴税,战时出兵众人倒是并不抵触。往常高句丽的时候,众人也是这个待遇。而且大隋还多为他们提供粮食、军械,比高句丽人强多了。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黄明祯便征调整个辽东附从军近两万人,又征调了乡兵约万人,算上能抽调的军队,差不多近五万人,倒是有一个战斗集团的规模。不过各军战力参差不齐,相互也无配合,一时半会也不知道能发挥多大战力。

这时黄明祯又传令靺鞨诸部,让他们征调军队随大隋出战。

黄明远当初从靺鞨诸部带走了数万人,各部都是元气大伤。不过当初兵败,各部对于大隋的畏惧也是实实在在的,此时大隋让他们参战,这群人也不敢违逆。

黄明祯命令吕会彦为主将,率领靺鞨联军从北面支援沧海郡。

黄明祯准备亲自救援朝鲜城,临出兵之际,忽然想到南线还有一支军队,就是驻扎在旅顺城的右侯卫。

右侯卫原计划四五月份渡海南下,进军东莱郡。其部虽在辽东,但并不属于辽东都护府,所以黄明祯一时还没想起来,这时突然想起,右侯卫应该还未渡海,心中大喜。

原以为带着这五万人救援辽东,战果难料,但是若加上右侯卫,则胜算大增。

也是黄明远一再推迟攻略河北的时间,导致右侯卫南渡的时间也跟着推迟,这才出现这样的机会,否则大军南渡,进入青州战场,如何能调回来。

黄明祯立刻去信蔡知运,令其想办法支援乐浪。

虽然右侯卫不归黄明祯管,但这个关键时候,他相信右侯卫不会拒绝的。

蔡知运一直在旅顺口吹了近一年的海风,几次说要南下,都没成行,他本人早就坐不住了。

这时卫公来信,令他六月份相机渡海,蔡知运大喜,便一直准备南渡之时。

沈阳城的来信让蔡知运大吃一惊、不过此命令和他本来的命令相悖,但蔡知运知道轻重,南渡早一天、晚一天并不影响大局,若是乐浪丢了,整个辽东都不会安稳。

于是蔡知运立刻下令,全军从海路支援乐浪。

黄明远当初在辽东的时候有水师差不多三万,等到离开时带走了一半。后来剩下的一万多人整编为辽东水师,以营口为母港。其军又分设旅顺、泊灼、辱夷三个分水师编队,各有约三千人。

三月十三日,蔡知运一声令下,全军开拔,直赴浿水河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