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十五章 高昌事定

天下安康 第十五章 高昌事定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十五章 高昌事定

自麴伯雅父子遭到刺杀之后,黄明辽并没在高昌城露面,所有的事情,皆交给李节处置。

李节率领大军驻扎于城中,然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清洗。包括麴仲斐、阿史那氏等人,尽被李节以谋刺、诈降的名义诛杀,至于城中的文武,也多被清洗干净,只有一些上赶着投奔的汉官,留了下来。

李节在高昌城中以为“麴伯雅报仇”的名义杀戮了半个月,到最后城中再无忠于麴氏的人了。

半个月之后,一直姗姗未露面的黄明辽才再次出现,而目的便是重立新王之事。黄明辽本想废除了高昌王的传袭,后来想着,高昌国与焉耆国不同,而且麴伯雅和天子关系还不错,冒然废黜高昌王的传袭,天子也未必会答应,还是暂且保留高昌王位,省得再给旁人以口实。

不过麴伯雅已经死了,麴伯雅的长子麴文泰也因为重伤不治,死于军中。至于麴伯雅的其他子嗣,或是死在了之前麴仲斐发动的政变中,或是应着这次事件,全部为李节诛杀。

实际上麴伯雅已经没有继承人了。

不过没有继承人不要紧,还可以选个继承人。新立的高昌王,非子嗣传承,对国民影响有限,他若是不傻,就会抱紧大隋的大腿。

当然,挑选新的继承人,还要走一个流程。

于是黄明辽召集高昌国仅存的文武,商议拥立新王之事。高昌国两次大乱,再加上大隋的清洗,文武官员,十不存一,现存身份最高的,只是一个兵部司马。

不管大隋可不会让高昌重建政治体系,至于缺的官吏,下辈子也补不上了。

没有高昌朝廷,从法律意义上还有缺漏。但高昌国还有一人,可为此事背书,此人便是麴伯雅的妻子华容公主高昌国王后宇文玉波。

华容公主宇文玉波,杨广的外甥女,广平公主与熊州刺史宇文静礼之女。

杨氏家族人丁不旺,想找个和亲公主都困难,杨广只是无可奈何,只得从姻亲中挑选。

此时华容公主尚不过十五岁,去年才嫁给麴伯雅的她,本身仍是一个孩子。

之前麴仲斐发动政变,华容公主也陷入城中。因为高昌四面皆是隋军,麴仲斐畏惧大隋势力,也不敢对华容公主不敬,只是将其拘在宫中,想着诛灭麴伯雅之后,再向大隋天子求婚,迎娶华容公主。隋军攻破高昌城后,华容公主被隋军所救。

“妾身年幼,不通时事。今大王身死,惶恐无依,诸事皆赖将军了。”

华容公主,本就不太懂政治,且此时刚死了丈夫,面对高昌国当前的局势,着实束手无策,也只得将一切拜托母邦的官员。

于是由李节主持,挑选了高昌国麴氏家族中,一名只有五岁的孩童,改名为智盛,过继给麴伯雅,成为高昌国新的国王。

麴智盛年纪尚小,于是黄明辽以加强对新王教导为由,将麴智盛和华容公主,皆带到轮台。往后这个高昌国的新国王,若是不出意外,再也不会回到自己的故乡。

城中的官员早被李节杀怕了,因此明知大隋此举是为了控制高昌,也没人敢反对。更多的人想的是,只要大隋保留高昌国的社稷,总有夺回国权的一天。但众人不知道的是,黄明辽和李节并没有想着以这种模式在高昌待多久,只要时机合适,高昌国还是要划入大隋版图。

高昌国王被带走后,李节也没有重新任命高昌国的朝廷,反而将原本高昌国四郡十八个县四个戍的行政编制,合并为一个郡,交河郡,并以伊吾郡郡丞梁硕为郡丞领郡事。

其余诸县,合并为前庭、交河、始昌、柳中、蒲昌五县。

交河郡虽为高昌国郡,但无论是太守,还是县令,皆为隋人担任。甚至连军队,也为隋军收编。

至此,高昌国只剩下一个名字,只等着灭亡了。

······

黄明辽占据高昌,补全了西州缺失的一块版图。

此时西州面积地愈千里,连亘天山南北,一个伊吾郡便治理不过来。于是黄明辽将天山以北的新附之地,沙陀碛以南,直到叶河,设北庭郡,治轮台县,以李节兼任太守。而从叶河以西,直到阿拉山,车岭以北,设双河郡,治西林镇,以蒙跃为太守。

大隋在天山以北其实只将势力拓展到黄草泊,至于黄草泊以西,实际上根本管不了,这里还是西突厥的地盘。至于从叶河到黄草泊,也不过只有几个屯镇,所以这个双河郡,不过是个名头。

但是黄明辽仍然坚持设立双河郡,以为大隋在天山北麓西拓的主力。

这时李节又提议,重新对大隋在西域的据点进行划分等级。

西州总管府设立之后,一般对大城设县,驻军设镇,至于新开拓、建设的城堡也为镇,这就导致,大镇有军队数千,小镇有可能只有几十人,严重影响对各地的管辖。

于是李节建议,管民的县、乡仍依照旧例。至于有驻军的城池,依照驻军数量、城池大小、人口数量,设置军府、镇、戍、堡四级单位。

其中驻军不满百的,皆为堡,设正副堡将。

戍一级,下戍驻军一百五十人,中戍驻军三百人,上戍驻军五百人,戍设正副戍将;

镇一级,下镇驻军八百人,中镇驻军一千人,上镇驻军一千两百人,比照国中的鹰扬府,镇设镇将;

而镇之上设军府,一般多为两三千人,还有成规模的胡兵。镇、戍、堡的设置只是根据诸军的多寡,没有直接统属关系。无论是镇、戍还是堡,皆直辖于军府。

至于一些没有官军驻扎,多是百姓自发组织民兵的地方,设置屯。

如此隋军在西域的城池,多成军管,一管军,一管民,方便了守备与开拓。而如此改变,原本的镇数量大为减少,整个天山北麓,只剩下西林、轮南、咸泉、蒲类、金满等几个镇。

此时军府尚只有焉耆一地。chaptere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