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西河

天下安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西河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西河

严孝武占领辽州,此时北面太原郡已下,新设的乐平郡府也来接收辽山县。他乃引兵向西,进攻临汾要道。

而此时张文远也率军占领了西河郡,穿过雀鼠谷,南下临汾。

李渊占领西河郡之后,便将之改为浩州,以刘瞻为浩州刺史。浩州和南面临汾郡境内的雀鼠谷,被李渊视为晋阳之后,第二道防线。

为阻挡隋军,李渊做足了准备。在他计划中,唐军晋阳城挡住隋军三个月到半年,浩州便能做好准备,然后在雀鼠谷天险再挡隋军三个月到半年。等到隋军突破这两道防线后,已经是半年以后的事情,他在关中已经站稳了脚跟。

可惜晋阳失守,一切都成了空。

张文远南下之后,集中骑兵,直往介休而出。

而此时刘瞻尚不清楚晋阳已经失守的消息。

张文远南下,为了调动西河的唐军,又利用李元吉丢下的符印,给刘瞻去信,言“隋军正猛攻晋阳,双方激战数场,晋阳兵少,请刘瞻务必尽起全郡兵马,北上支援。”

刘瞻得信之后,便整点兵马北上。

这时功曹靳权便劝道:“昔日唐公有言,使君当紧守浩州,今隰城梁德所部尚未消灭,浩州本就兵力不足。若使君尽点兵北上,只恐浩州防御薄弱,为盗匪所趁。”

刘瞻却是不以为然道:“浩州怎么能和晋阳相比。只要晋阳保守,我大唐便稳如泰山,就是丢了个浩州,也能顷刻克复。可若是晋阳失守,则浩州将暴露在隋军兵锋之下,必不能保。”

刘瞻没说的还有,求救的李元吉是唐公的儿子,若李元吉出了事,他就是守住浩州,也没什么功劳,反而唐公所忌恨。

岂不闻昔日刘封不救关羽的下场。

于是刘瞻不顾靳权的劝告,点兵北上。

刘瞻走到张难堡,与右屯卫军杨义琰所部相遇。张文远也没想到刘瞻竟然主力尽出,而且速度还这么快,此次杨义琰麾下只有一营骑兵,主要目的是前驱设伏的。

双方猝然相遇,立刻展开激战。

虽然刘瞻手中有三四千人马,但杨义琰麾下尽是骑兵。战斗一开始,隋军骑兵便直插唐军中军。

杨义琰是隋军之中少有的猛将,带着骑兵,一往无前地突击,很快便撕破唐军阵型。

刘瞻稳不住队伍,很快军队崩溃。

刘瞻也跟着乱军一路逃回介休。

浩州兵遭此一败,胆战心惊,士气全无。刘瞻也心中震惶,实在没料到隋军战力这么强撼。

不过刘瞻并不准备投降。刘瞻是李渊晋阳起兵的元丛,曾担任大将军府谘议参军事,自是死忠于李唐政权。

刘瞻本身征战水平不高,偏向于文官,但还是比较擅长守备的。更何况他这些日子一直在加固城防,征召士兵。

此次逃回浩州后,刘瞻便征调全城百姓,守御浩州。

张文远兵临城下,派遣使者入城劝降,刘瞻斩杀使者,誓与隋军死战。

不过刘瞻准备死战,但旁人却并不这么想。

功曹靳权是西河大族出身,唐军占领西河郡时,为了获得当地世家大族的支持,授予了一批世家子弟为官。

当时唐军连战连捷,声势浩大,这些世家当然选择投降。但现在刘瞻兵败张难堡,隋军兵临城下,眼看便是要玉石俱焚,自是没人愿意为李渊殉节。

不过刘瞻意志坚定,有劝其投降者,尽为刘瞻驱逐,靳权也不敢轻易表态。

这时靳权便找到铠曹宋易、介休县丞毛喧等人,商议应对之策。

“刘瞻这是要拉着整个介休城陪葬,他倒是得了名声,咱们介休的父老乡亲就全完了。”

众人纷纷咒骂,颇有股子义正言辞的感觉。

这时宋易说道:“昔日卫公破汉庶人杨谅,我等各家也为王师出过力,更是得到过卫公的召见。这一次李渊造反,我等本有心死战,只是实在顾念桑梓,为不使其遭受兵灾,不得不投降。但现在王师赶来,正是正本清源的好机会,我等再和刘瞻混在一起,就是家破人亡了。”

其他人也纷纷赞同。

这时这个说昔日与卫公的交情,那个说跟卫公见过面,一个个的都成了大隋的忠臣。

于是众人商议,诛杀刘瞻,开门投降。

靳权命其弟靳策悄悄潜伏出城,前往隋军大营。对于这些世家大族来说,若是直接打开城门投降,还稍微有些难度,但送一两个人出城,跟玩一样。

靳策见到张文远,便言城中士庶为刘瞻所挟,不得不抗拒天军,但内心却是想投降的,请王师恕罪。并表示会在明日夜间,在城中生乱,打开城门,迎王师入城。

张文远早猜到城中的世家大族会坐不住,对此,乐见其成,无动于衷。他本来也没指望靠着世家大族来帮他破城,更不会因此高看对方一眼。

于是张文远言,只有见到刘瞻的人头,才会出兵配合。

靳策无奈,只得回城去见兄长。

靳权听了,有些吃惊。隋军听到他们愿意投降,不应该喜出望外,封官许愿吗?

不过此时他们已经准备动手,也没有旁的办法,只得一条道走到黑了。

也幸亏是之前刘瞻带着全部的兵马去支援晋阳,张难堡一败,其部队十损七八。但守城得有部队,因此刘瞻除了抽丁拉夫,还请各家族私兵、奴仆齐上阵。

这样的结果便导致刘瞻真正掌握的军队还真没多少。

这日傍晚,刘瞻仍未休息,而是前往城门处,再巡视一遍城门。他为了确保城防没有疏漏,每日要巡城好几次。

到了北门,守将是刘瞻手下一员鹰击郎将和靳家的私兵头子靳麴。

靳麴是个大盗出身,为人勇武难当,后来受伤为靳家所救,遂留在靳家为私兵。靳家是诸家之首,因此守门之时,靳家人虽是白身,但也有重权。

刘瞻照例来到城墙之上,众人拜见,引着刘瞻去巡视各处。就在这时,手持钢鞭的靳麴忽然照着刘瞻脑门砸去。

刘瞻猝不及防,直接被砸中脑袋,脑浆迸裂,死于非命。chaptere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