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一百零九章 人心生乱

天下安康 第一百零九章 人心生乱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一百零九章 人心生乱

宇文歆在城中惊闻李元吉弃军而逃,刘政会兵败被俘的消息,差点一口老血喷出。他虽然猜到李元吉会整出什么幺蛾子,但实在没料到李元吉竟然如此丧心病狂,能做出弃军逃走的事情。

此时晋阳主力尽丧,隋军兵临城下,已危在旦夕。

赵文恪等人无法,只得前往宇文歆府上,请宇文歆出来主持大局。宇文歆也顾不得对李元吉的痛恨,现在若是不能守住城池,他们众人俱要身死了。

宇文歆一面命赵文恪加强防御,严守城池,一面征调城中勇壮,尽派遣到城头守御。他还招城中各大家族,让他们出人出力。众人跟随唐公造反,一旦隋军入城,他们也幸免不了。

李渊能在晋阳顺利起兵,少不得太原各大家族的支持,他妹夫王裕便出身太原王氏祁县一支。河东不少家族对于黄明远诛灭卢氏的做法有异议,因此也积极帮着李渊抵御隋军。

但这并不能使晋阳城真的固若金汤。

黄明远进营河东多年,当年在河东平定杨谅之乱时,对很多家族都有恩情。尤其是封德彝、樊子盖等人在河东大杀四方,与黄明远的宽仁形成鲜明对面,因此黄明远常为河东百姓怀念。

李渊此为反贼,虽然有世家大族支持,但脱不得一个贼字。所以双方在河东相比,影响力、人心并不相差多少。

张文远、刘云芳二部包围晋阳城,并没有直接攻城,而是等待内乱的发生。

晋阳城是北地雄城,素来为抵抗北方胡人的军事核心要地,城高池深。若是想要破城,即使城中守军不多,也不太容易。

二人兵临城下,更多的是对晋阳城形成一种威压。而借着这种威势,隋军在城中的人员便开始了四处行动。

刘英行,右三统军府司马。

刘英行算是最早投奔李渊的一个将领,所以虽然他出身不高,却从一个鹰扬司马被提拔为统军府司马,只是手中没有独立的兵权。

但刘英行还有一个隐藏的身份。仁寿三年,他曾在独孤览麾下为火长,后来又跟着独孤览参与征讨杨谅叛乱一役,得黄明远赏识,被授予帅都督。再后来黄明远留了一大批人在河东,以补缺额,刘英行也被授予车骑府司马,后来又转为鹰扬司马。

本来他的人生足迹并不会有太多可能,一辈子能做个鹰扬郎将或许便是极限。但他没想到,半个多月之前,竟然有人找到他,自言来自河北,受卫公所遣。

刘英行有些吃惊,他当初得卫公赏识,但并无太多人知晓。且他多年不与卫公联系,卫公还记得他这个无名小卒。

待对方说明来意,刘英行很快决定倒向卫公。盖因刘英行从军多年,见人无数,唯有卫公才是一个真正的大英雄。

在北斗人员的指使下,刘英行暗地里倒向黄明远之后,多传各种消息,给了隋军很大援助。

此次隋军围城,便有人给刘英行传信,令其伺机而动,说服赵文恪倒戈。

自李元吉弃军,刘政会兵败被俘之后,城中武将身份最高的便是赵文恪。宇文歆无人可用,他本身又是文官,不通武略,只得尽将晋阳防御交给赵文恪。

赵文恪亦出身鹰扬府司马,只是素与李渊交好,因此官拜统军。

刘英行与赵文恪相交多时,知道他这个上级是个什么人。赵文恪为人精明,又长于明哲保身,看起来一副忠厚朴实的样子,但大奸似忠,就不是一个会死战的人。

于是他便来到赵文恪军中,故意说道:“将军,听说姑臧公弃军逃了。你说咱们替他李家守江山,他们自己倒是跑了,这算什么事?”

赵文恪听了,神色变了几变,然后说道:“这种话不要在外面讲,省得让旁人听了去。”

刘英行一听,便知道赵文恪同样心中不满,于是故意说道:“将军放心,我除了对将军,旁人自是不会多言。”说着,刘英行又道,“将军,不是我不知道厉害,只是,这事实在让人别扭啊,哪有这么做事,真把咱们都当成狗了。”

“那是唐公的儿子。”

“但正因为如此,他不得坚守城池吗?否则连他们李家人都不在乎这晋阳城,咱们费什么劲,白白做个冤死鬼。真死在这晋阳城中,他李家给咱们养老婆孩子吗?”

赵文恪有些沉默。

这时刘英行又说道:“将军,你觉得晋阳可守吗?”

“怎么,你觉得晋阳不可守了?”

刘英行笑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城外隋军大举围城,我城中兵力却匮乏,再加上双方士气一高一低,我实在是有些忧虑啊。”

赵文恪点点头。

“这一战不好打。”

“听说隋军主帅是西河侯,跟着卫公北伐突厥,东征高句丽,战功显赫,当世少有。他麾下之兵,也是征高句丽,破突厥的精锐。”

听到这,赵文恪的脸色更难看了。

赵文恪对张文远的战绩并没有多熟悉。但张文远曾担任过长平郡太守,当初在长平郡从世家大族手中夺回大权的事众人也多有耳闻。今听得刘英行的话,他更觉得此战难胜。

“你有什么想法?”

刘英行来到赵文恪跟前,小声说道:“将军,你也看到了,晋阳这些军队,精锐俱被唐公带走,剩下的又被姑臧公霍霍了,现在城中,只剩下一群老弱病残。咱们死守,必然是个死字。这姑臧公都能放弃晋阳,擅自脱逃,咱们何必留在晋阳死守。不若咱们也趁机带兵逃了?”

赵文恪眯着眼,脸上看不出任何变化。

“咱们若是走了,将来何去何从,临阵脱逃的名声可不好听。”

“将军,咱们手中有兵,去哪不行。说句不好听的,唐公凭什么在晋阳造反,不就是手中有兵吗?他可以咱们凭什么不可以。”

赵文恪摇头道:“我如何能与唐公相比。”

刘英行谄媚地说道:“将军不必如此自薄,当初汉高祖未起事时,也不过是一泗水亭长,远如项羽。可一朝化龙,谁又能比得了。”

赵文恪低头沉思,也不说话,可他心中却升起了无数的野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