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四十二章 龙蛇之雄(上)

天下安康 第四十二章 龙蛇之雄(上)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四十二章 龙蛇之雄(上)

杨广离开洛阳南下,天下有识之士皆知这是大隋失鹿之先兆。天下之势,如逆水行舟,大隋天子这一退,便再也回不来了。

于是四处的野心之人,纷纷崛起。

而在此之中,自杨玄感兵败后,流落数年的李密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黄明远便曾评价过李密“天资明决,为龙为蛇,不可测也。”这李密自杨玄感兵败之后,苦思这次造反的心得,终于明白自己当初错的有多离谱。

什么西入关中,什么北断临渝,看着结果美好,都是一些想当然的事情。那个情况下造反就是错的,其结果一开始就注定了。

李密本来天赋卓绝,之前在杨玄感身边,欠缺的是经验。因此跟着杨玄感造反虽然失败,但却使得学识与现实相结合,见识大涨。

此后李密在弘农苦读诗书,准备东山再起,一鸣惊人。

不过李密没有等来明主,却等到了追兵。杨玄感之乱被平定后,天子命大索参与杨玄感叛乱之人,李密作为杨玄感的军师,也在被追剿的人之中。

之前李密逃出杨玄感军中之后,便在弘农郡的檀山读书蛰伏。他在檀山有处庄园,可以藏匿。

但是有人认出了李密,告发了官府,因此李密便被人拿住。

李密至此又学到一个道理,不要相信任何人。

当时天子尚未返回东都,李密和其他一起被抓住的杨玄感党羽便被一同押送往高阳。

此时李密不甘身死,便发挥巧舌如簧的本领,对众人说道:“吾等之命,同于朝露,若至高阳,必为俎醢。今在道中,犹可为计,安得行就鼎镬,不规逃避也!”

众人都知道李密足智多谋,纷纷表示愿听从李密的安排。

押送之人很多,贸然是逃不出去的。李密便考虑,暂时与这些人结好关系,使得这群人放松警惕性。

于是李密便对押运的官兵说自己密藏金钱的地方,请求他们等以后自己被杀,找副棺材葬了,这些金钱都是报答他们的。

众人都是高官显贵出身,财帛于他们不过是随手可得之物,押送官员也不疑有他。一干人被金钱利诱,便答应了李密。

如此一来,李密便和这些人攀上了交情。为了使对方丧失警惕心,他便让一众犯人将身上藏匿的值钱东西都拿出来,不断地买酒买肉,犒劳差役。

众人虽是犯人,但却还没有定罪。因为出身原因,官差虽然监视的紧,也不敢对他们太放肆,谁知道这些人因着哪个亲戚,便有可能不死。

流放途中返回做官的,多的是。

李广杀小吏的故事,几乎是每个底层小人物的必修课,不要得罪你得罪不起的人,及时他一时落魄。

这群差役也被李密等人的小恩小惠打动,每天晚上吃吃喝喝,吵吵闹闹,通宵达旦,对于李密等人的看管倒是放松了。

众人到了邯郸县,住在驿馆中。

邯郸县的驿馆年久失修。而押送的官差又在李密的屡屡规劝下,喝得酩酊大醉。于是李密等人无人看管,便和其余几人挖穿了驿馆的墙壁。

他们被监押的房间临着大街,立刻便逃了出去。

逃走之后,众人混出了邯郸城,李密便准备投奔山东的大盗。

其实这时候他投奔黄明远,估计黄明远也会收留他的,只是李密这个人骨子里还有种高傲之气,黄明远这些年没有招揽他,现在他落魄了投奔好友,着实有些难堪

他先是投奔了平原的郝孝德,但郝孝德就是一个强盗,对文人士子并不重视,李密在他这里,没想受到想象中的礼遇,反而尽受其辱。

李密看出郝孝德这种人没什么眼光,成不了什么大事,便又去投奔王薄。

王薄这个人,小聪明不少,但大智慧没有。他满脑子都是如小市民一般的算计,李密跟他讲什么宏图大略,无异于对牛弹琴。

后来王薄便觉得李密是夸夸其谈之人,也不怎么搭理。

李密眼看连连遇人不淑,心中无比哀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密也不愿跟着王薄吓厮混,便又逃走了。

李密虽然出身显贵,但此时连贱民亦不如。

李密决定从河北返回河南,一路上困顿匮乏,连吃饭都成问题,甚至到了剥树皮吃的地步。他就这么一路南逃,终于到了淮阳郡。

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李密在一个村子里隐姓埋名,自称刘智远,招收徒弟讲学。

可这不是李密想要的。

数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李密越来越沉郁。他好歹也是一代英才,难道真的要沉沦在这穷乡僻壤之中,一辈子做着穷酸秀才的事。

人越是不满足,但又无力改变时,便会越消沉,意志也会薄弱。

这日重阳佳节,李密心情不好,便独自一人,倚阑畅饮,不知不觉便醉了。

酒醉之后,李密不觉得惆怅道:“想我李密,名门出身,饱读诗书,学得文武之艺,本应逢遇明主,指点江山,可到了今日,却是名又不成,功又不就,颠沛流离,落得山村荒野,每日与愚夫愚妇在一起的下场。若是祖宗泉下有知,可否还愿认我这儿孙。”

于是临风触目,感恨伤怀的李密便写诗道: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途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写完之后,李密酒涌上来,潸然泪下。

其实一个文化人,是很难藏在一群老百姓之间,那意味着格格不入。

李密亦是如此。寻常老百姓,哪怕就是个山村学究,如何有这般气度,又如何能口吐莲花。

于是便有人觉得他行动异常,便把他给告了。

幸好官府不是很重视,来抓他的时候,暴露了踪迹,李密闻询便连夜越房逃走了。

淮阳郡待不下去了,李密便又来到了梁郡。

反正李密如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屡次逃过噩运。chaptere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