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五章 大战赛音山(一)

天下安康 第五章 大战赛音山(一)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五章 大战赛音山(一)

黄明远在上谷郡没多久便离开了,黄凤麟虽然没有宰相之才,但是个良吏,萧规曹随,治理好一郡也是没有问题的。

入了十月,幽州越发寒冷,这一冬要做好出征的准备,到了明年开春,还是有大仗要打的。

此时在涿郡,已经云集了整整二十多万的人马。除了幽州兵,幽州新建八军,还有从草原赶回来的张文远所部,可谓是人马嘶鸣,兵强马壮。

张文远自黄明远西援之后,便率领右屯卫军、镇屯军、怀义军、昭义军(由靺鞨人改编而成,共计一万七千人)共计九万人从辽西出塞。

沿途路过奚部,张文远又命奚人随同出兵。

这几年契丹北逃,奚人背靠大隋,很是过了两年舒坦日子。整个托纥臣水(今内蒙古老哈河)以西尽为奚人占据。可惜好景不长,同罗部重新崛起之后,联合白霫等部,不断南侵,势力范围扩展到弱洛水(今内蒙古拉木伦河)以南的地区,严重威胁到奚人的腹地。

大业七年,同罗朵儿率军南下,在索头水(今河北省伊逊河)大破奚人,使得奚人不得不臣服于同罗部,并将索头水以东的土地割让给同罗部,且每年向同罗部纳贡。

但对于奚人来说,向大隋、突厥纳贡,还可以接受,但你同罗部算什么东西。

奚人对于臣服于同罗部很是耻辱,因此此次大隋主力攻打同罗部,奚人几乎是自带干粮去跟着打仗,就是为了夺回索头水祖地。

奚人善于造车,以游猎、畜牧为主,兼营少量农业。也是黄明远计划中要同化的民族之一。

张文远以奚部首领苏支为先锋,直奔赛音山。

此时想偷袭赛音山几乎是不可能的。

整个同罗部经过黄明远北伐之后,内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初同罗斜也因为黄明远火烧狼居胥山大病一场之后,其内心汉化的决断更加坚决。他认为只有像大隋一样,中央集权,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才有可能与大隋抗衡。

于是同罗斜也继续深化改革,强化王权,通过大长史管民,大司马管军,大梅录管法,将整个部族的权利包括管民和行军全收到自己的牙帐之中,最后集中到同罗斜也身上。

至于原有的六旗,同罗斜也又重新改革。

他将原本自领的黄旗分为左、右黄旗,分辖十三领和九领,仍由他本人统之。又将妹妹同罗朵儿的白旗分为左、右白旗,分辖十一领和八领,仍由妹妹同罗朵儿统之。

红旗改为左红旗,辖十领,仍由大将同罗休哥统帅;

黑旗改为左黑旗,辖八领,仍由其弟同罗遏鲁统帅;

青旗改为左青旗,辖七领,由同罗斜也另一个弟弟同罗东丹统帅;

将下军下旗分为右青、右红两旗,各辖五领,分别由大将同罗只古和同罗仆恩统帅;

又新建右黑旗,辖五领,由同罗斜也的堂兄同罗撒哥统帅。

整个部落分为十旗,最盛时达八十一领,三万九千余帐,能出骑兵近五万人。

将原有的六旗整合为十旗之后,同罗斜也兄妹二人所下属的领为四十一领,超过了整个部落的一半。

且同罗朵儿未婚没有子女,她下属的十九领,接近同罗部四分之一的人马,未来也全都会交到同罗斜也手中。

通过增设旗领,同罗斜也打破了原有部众的框架,成功清洗了一波部落中因为狼居胥山战败而产生的反对者,大大增强了酋长的权利。

始毕可汗背叛大隋,同罗斜也亦率部南征,并带走了两黄旗、两红旗、两黑旗共计六旗五十个领,约三万多精锐;留给同罗朵儿两白旗、两青旗四旗三十一个领,共计一万八千骑兵。

同罗朵儿自当初兄长大病一场之后,便被兄长授予大梅录的职务,兼管断事。再加上她部落豁真的身份,已经成为同罗部事实上的二号人物。

兄长走后,同罗朵儿立刻将部落的哨骑放了出去,往外探寻数百里,日夜不止。

因为之前数次为敌偷袭,几乎是血的教训。

而且同罗朵儿不仅多放哨骑,还命人在赛音山城周围修筑了几十个简易的堡垒,上设狼烟,效仿汉人的烽火台,只要一有敌入侵,便点起烽火,堡堡相连,以警示众人。

而且为了防止出现各部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可能,同罗朵儿还命诸部收缩至赛音山一线,甚至将南面大片牧场全部丢弃。

同罗朵儿很清楚,只要兄长得胜而还,现在放弃的牧场便会失而复得,甚至会更多。若是败了,即使自己现在守住,未来也很难说。

不得不说,同罗朵儿将整个同罗部经营成铁桶一块,对外又像一个刺猬一般,让人无从下嘴。

张文远也不是第一次与同罗部交手,对同罗部也算了解。

他通过潜藏在同罗部的北斗人员送回的消息得知了同罗部的现状,心知自己若是这么按部就班的打过去,同罗朵儿十有**会放弃赛音山城,直往弓卢水逃走。

草原上又没有道路限制,四通八达,只要同罗朵儿愿意,逃到北海也有可能。但张文远可没那功夫和同罗朵儿在草原上兜圈子。

张文远手中十万大军,但粮食不足。这次出征本就是仓促而行,一旦不能速战速决,光是后勤压力也撑不住。

张文远苦思冥想,然无计可施。

张文远虽然出身不高,但喜爱学习,有读史书的习惯。每每遇到不能决的事情,便放下手中诸事,读读史书,以求静心养性。

张文远坐在帐中,翻阅着《三国志》,忽看到《吕蒙传》中写道“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舳舻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心中大震,便突然想到,此时他所面临的局势跟当初吕蒙偷袭荆州差不多啊。既然同罗部在赛音山周围尽设烽火台,以为警示,他也可以学着吕蒙的办法,乔装打扮,偷袭各烽火台。

长江里有船商,但草原上也有马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