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四十六章 少年英雄

天下安康 第四十六章 少年英雄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四十六章 少年英雄

黄明远筹谋围剿突厥人的时候,隋军各路赶往雁门的援军也纷纷到达。尤其是从河南、关中赶来的诸军,皆已经云集忻口。

包括黄维烈召集的范文林、严孝武等军,共计两万多人,在太原会师之后,也往北而去。

王威等人没想到黄维烈还有这本事,只得眼球掉了一地。

不过黄维烈仗着天使的身份和这支两万多人的援兵,在一众人中间终于有了话语权,谁也不敢小觑。

接着薛世雄、尧君素率领的右御卫军和河东军也赶到忻口,至此河东援军的主力基本会师。诸路兵马汇合在一起,总计有十万多人。忻口以南各山头上,旌旗遍布,人山人海。

自薛世雄赶到忻口之后,便接过了三军的统帅权。他是杨广任命的援军副帅,也是众人之中官职、资历最高的人。

李渊身上这个山西河东慰抚大使,看着好像一方诸侯,位高权重,但在薛世雄这个正儿八经的大将军面前,还真算不得什么。

李渊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诸军的统帅,负责救援天子。到时候一旦天子解围,也能讨个好彩头,甚至获得更重的信任也有可能。但现在诸事不以李渊的想法转移,面对薛世雄他是干瞪眼没办法。

薛世雄来到忻口之后,眼看李渊手下四万大军待在忻口数日也不曾向前一步,勃然大怒。你不能解雁门的围他理解,但是你不向崞县救援就说不过去了。

实际上忻口正面和围困崞县的突厥人皆是不多。

始毕可汗的重点都放在了雁门。

当初李渊出兵北上救援天子的时候,突厥人本来见忻口出现大批隋军,还很震惊。始毕可汗更是调动上万主力在忻口布防。

但后来始毕可汗发现忻口的隋军是光打雷,不下雨,始终不出击,而雁门这里的兵力吃紧,他便把主力又调回了雁门,只留部分游骑在忻口北面游荡,监视隋军。

而对于近在咫尺的崞县,始毕可汗也只是下令部队攻击了两次,眼看不能胜利,便命少部分军队围困崞县,勿使城中隋军脱逃。

对于薛世雄的指责,李渊还真没法推脱,他的确存了明哲保身的想法,谁曾想薛世雄这么不给他面子。

李渊怏怏不能言,薛世雄便命与其一同的潘长文掌管其军,剥夺了李渊的指挥权。

李渊对此恨得牙痒痒,但无计可施。

薛世雄接管诸军之后,立刻率主力向北出击。

薛世雄是员老将,久经沙场,他以次子薛万淑为先锋,率领五千突骑,向忻口北面的突厥人发起猛击。

突厥人猝不及防,一时不能敌,狼狈而退。

薛万淑率部一路穷追猛打,和范文林部从两侧合围崞县外侧的突厥人军队。

围困崞县的突厥将领阿多瓦眼看隋军来势汹汹,其手下军队数量不足,难以与隋军相敌,乃主动向雁门方向而退。

七月五日,崞县在被突厥人包围二十二日之后,终于解困。

薛世雄带着诸将去拜见城中的皇太孙杨佶,杨佶和黄维周亲自到崞县南面迎接众人。

见到薛世雄,杨佶激动地握着薛世雄的手说道:“今日若无将军,佶几无幸免之理啊!”

大难不死,百感交集啊。

这二十余日,杨佶在崞县城中,几如百爪挠心,坐立不安。

杨佶素来有“小元德太子”的称号,以贤德仁孝闻名。但实际上,杨佶才十多岁,受杨广的熏陶、潜移默化更多,所经历,所面对的环境远优于其父,其心性、韧劲也远不如其父。

若是杨昭在城中,早想着自救破贼了。

杨佶有父亲的聪明,却无父亲的果决。有父亲的谨慎,却无父亲的坚毅。这些日子,他既担忧雁门城的安危,又想着突围南下,犹犹豫豫,难以决断。而且他虽然像父亲一样礼贤下士,却礼的是文人,下的是名士,对于丘八、武夫一类人,并没有像父亲一般重视。

崞县的防御,实际上都是黄维扬和太子右率独孤盛二人布置的。

为了激励军心,黄维扬甚至选择住在了北门城头之上,与北门的将士同食同眠。三军将士无不大受鼓舞,拼死力战。

后来突厥人稍稍退却,黄维扬建议杨佶突围南下。杨佶有心赞同,却又担心若是南下,不等于弃了祖父,实在不孝。犹豫到最后,也没能成行。

黄维扬无奈,总不能说,若是天子死在雁门,你逃回塞外,大隋好歹也有个继承人啊,总不至于让人家端窝。

在黄维扬看来,皇太孙似乎有些难当大事。

幸好薛世雄来的及时。

这次黄维扬也见到了自己的弟弟黄维烈。

黄维扬没想到二弟这个年龄就敢不到百骑突围,胆识着实让人佩服。

兄弟二人,从小一起长大,现在父亲不在,在天子面前,几乎是相依为命。若是弟弟出了事,他几乎不敢想象。

幸好弟弟求援成功,不仅完好无损的返回,还带来了严孝武等两万多听命的军队。有了这支部队,他们兄长在诸军之中的话语权就大了。

崞县解围之后,便是救援雁门。

但雁门城为突厥人十多万大军包围,诸部多以步兵为主,也不可能贸然向雁门出击。否则野战之中,怕不得尽为突厥骑兵击溃。

这时黄维扬建议道:“始毕贼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举兵围困天子,必谓我仓猝之间,不能赴援故也。我军此来,宜白昼则引旌旗数十里不绝,夜晚则钲鼓相应,突厥贼虏必谓救兵大至,不敢再急攻雁门。否则我军悍然北上,彼众我寡,若是悉军来战,必不能支。”

黄维扬的话正如薛世雄心中。

薛世雄多谋善战,他虽然急着救援天子,但也没失了方寸。此时此刻,他很清楚自己并无没把握仅率这些临时拼凑的部队,便打过十多万的突厥骑兵。

于是薛世雄听从辽东黄维扬的建议。让诸军故布疑阵,装作几十万人同来救援的样子,惊吓的突厥斥候连连后退。

不久之后,黄明远派去联络的使节终于到了薛世雄军中,隋军的大反击就要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