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三十四章 乱生于内

天下安康 第三十四章 乱生于内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三十四章 乱生于内

风雨飘摇中的雁门城,自黄维烈突围之后,与外界再无联系。

始毕可汗知城中有人走脱,隋军援兵不久之后便至,于是更加加紧攻打雁门城,以求早日生擒杨广。

围城的突厥、铁勒诸部,约有十几万人,将整个雁门城包围的密不透风。

光看胡虏这架势,就是以精锐护着杨广突围也不可能了。宇文述因此满是抱怨没早些突围,杨广也有些后悔听从了坚守的建议。

众人惧不敢说话,杨广便将责任推到众人头上,苏威等几个丞相,也多受责备。

往日杨坚、杨广父子赐给了突厥不少的工匠,这次突厥人利用这些工匠,制造了大批的攻城器具,攻城能力大为提升。

这日突厥人便架着云梯搭到雁门城的城头,突厥人攀着云梯登上城墙。

突厥人从数处破围,雁门城形势紧张。眼看城池不保,来护儿甚至亲自带着城中的内侍、民壮赶到城头上救援。双方在北面城墙上打的血流成河,最后隋军拼死才挡住对方的攻击,毁掉了突厥人的云梯。

而大隋代州总管范安贵在此战中力战而死。杨广追授范安贵为左光禄大夫,赠左侯卫大将军。

范安贵战死后,北面城墙吃紧,来护儿乃亲自率领部队在北门御敌,又命卫尉卿黄玠为救应使,负责援助四门。

此时的雁门城,在突厥人的日夜围攻之下,已经岌岌可危了。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有时候危急的时候,连夫妻都不一定靠得住,更何况是君臣。眼看连天子都将要朝不保夕,城中的众人自然是各有想法了。

几乎没多少人愿意为杨广殉葬,无论是在杨广的改革中被损害的还是得利的。当然除了一小部分杨广提拔的心腹,几乎没有人在杨广的改革中受益。杨广做的开运河、兴科举等历史贡献,早就被无休止的劳役、暴政所遮掩。

天下动乱日久,民不聊生,已经使得杨广丧失尽了人心。

正如《红楼梦》里探春说得,“可知咱们这样大族人家,若被人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古人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乱生于外不可怕,乱生于内,国家才是要亡了。

此次的雁门之围,虽然是始毕可汗背叛大隋,突袭天子车驾而导致的,但是没有大隋内部一干人等的佐助,始毕可汗也是很难成功的。

窦抗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但只是其中一个代表,其余关陇家族希望杨广死在塞外的,不知道有多少。

城头之上,打得激烈。城中一处宅子中,一众人商量的也激烈。

如果有人来到这里,会突然发现鸿胪少卿柳謇之、原城阳郡公左翊卫校尉李安远、奉车都尉贺若祥、虎牙郎将贺若协、太子左虞侯率司马乞伏周、尚书主爵郎皇甫偲等人俱在。

这些人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很多人相互之间还不睦,谁能想到众人会坐在一起商量造反之事。

几人之中,柳謇之是柳述的堂弟,后来做过齐王杨暕的长史,杨暕被问罪的时候,柳謇之也被迁怒除名,直到征高句丽的时候才得以复职;李安远其父李彻乃大隋名将,高颎党,开皇十九年坐罪处死;贺若祥、贺若协是贺若弼的堂弟;乞伏周之父乞伏慧,大隋老将,伐吐谷浑时,因招待不周,坐罪除名;皇甫偲之父皇甫绩,杨坚谋士,有定策之功,杨坚上位之后,却把篡位的罪名推给了皇甫绩等人,自言‘微刘昉、郑译及贲、柳裘、皇甫绩等,则我不至此。然此等皆反覆子也。’

其余诸人,也几乎都是曾经显赫而现在不得志的家族中人。

众人的官职虽然不是太高,但却盘踞在朝野内外的各个位置。除了黄明远麾下的军队,会尽量清理这些关陇贵族子弟,就连天子的亲军里面,也是充斥着大量的关陇将领。

这也是大隋的现状,杨广将关陇的枝叶嘁哩喀喳都砍掉了,但对方枝干却仍存。杨广给了关陇世家重重一击,但却失去了再次出手的机会。

众人有和窦抗密谋联络突厥的,有自发组织想找杨广报仇的,也有准备参与到其中浑水摸鱼的。

最后尚书主爵郎皇甫偲穿针引线,将对杨广不满的众人全部集结在一起。

会议一开始,便充满了火药味。

众人并不反对联合突厥,因为关陇贵族的将领,本就多出身胡人。而即使是汉人的,祖先效忠的宇文家也是胡人。

他们在乎的是维持利益集团,而不是谁当天子。

但众人争论点在于如何处置杨广。

贺若祥、贺若协等人认为打开城门,引突厥军入城便可,以突厥人为主,他们为辅。

而乞伏慧、李安远则认为可以率部杀入天子行宫,挟持杨广,再号令各军,与突厥人谈判。他们主张争取主动权。

但众人的实力实在不足。

守卫四门的主将来护儿、赵才、樊子盖等人,都是杨广的心腹。至于张瑾,则素来胆小,恐不敢轻易参与此事。

众人反复争论,最后皇甫偲认为,攻打天子行宫,实在是太弄险,一旦失败,则死无葬身之地。不若引突厥人入城稳妥。

皇甫偲又献计,众人可趁机挟持守卫西门的张瑾,张瑾必不会死战,他们则趁机打开城门。同时获得一支军队,等和突厥人会谈时也能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皇甫偲还建议,趁乱弄死杨广。

只要杨广一死,还在长安的一些关陇重臣,便可趁机拥立代王杨侑为帝,彻底将杨广的乱政给废除掉。

对于突厥人是否会因此进入中原,众人并不担心。

就像后世那些清流一直强调的,“众正盈朝”,奸邪自会退让。况且下一任天子只要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损,谁当天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众人之中,皇甫偲最为活跃,多次献计,又负责协调众人的关系,渐成领头人物。乞伏慧、李安远等人也有心抢夺主导地位,但他们的计划支持者太少,考虑到他们没把握攻破行宫,最后只得同意皇甫偲的建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