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九十三章 一税制(下)

天下安康 第九十三章 一税制(下)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九十三章 一税制(下)

黄明远本以为在辽东实行新的税收制度,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反对者无数。黄明远甚至已经做好了面对这些反对的准备,甚至是动用武力。

但辽东税制改革之平静,远超黄明远的想象。或许是大家在这里都是人生地不熟的原因,没有什么抵制的勇气。

也或许是新的税制并没有对统治阶级有本质的影响,所以他们即使不满意也捏着鼻子认了。反正对于官府的税制改革,整个辽东几乎没有什么阻挠。

对于老百姓来说,缴纳多少税并没有太大区别,众人最关注的还是官府下令取消徭役和人头税。这件事几乎让所有人欢呼雀跃,将黄明远当成神明。

对于老百姓来说,服徭役太可怕了。

修仁寿宫民夫疲顿颠仆死亡万人以上;营建东都宫苑,役丁死者什四五,所司以车载死丁,相望于道;征伐高句丽,死者相枕,臭秽盈路······隋朝的徭役史就是一部血泪史。

现在纳钱代役,老百姓就能脱离繁重的徭役,生命安全有了保证。而且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解放了生产力,为手工作坊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来源。

同时官府出钱雇佣百姓,既给了老百姓一条经济来源,也能督促管理者善待百姓。毕竟死了人官府也要赔偿的。

而且若是真的役夫不足,也能刺激捕奴业的发展。毕竟需求才是开拓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这个国家太地大物博,阻碍了统治者向外开拓进取的积极性。若是靠着捕奴业引起殖民潮,或许对于这个国家来说,也很不错。

当然老百姓若是没钱,也可以去服徭役,穷是没办法的事情。

为了防止关键时候役夫不足,黄明远还留了一个后门。便是战时状态,官府有权征调所有人充当徭役,任何人不得拒绝。而实际充当的徭役天数则可以抵消本年度的徭役。超出者可累积到下一年。

这一条老百姓也不会反对,毕竟之前战时官府也会征调百姓帮着守城,城若是破了,对谁都没有好下场。

眼看老百姓多是对税收制度持支持的态度,黄明远也放下了悬着的心。他看似波澜不惊,其实也担心老百姓能不能接受新的税法。毕竟这些税法再好,若是脱离了时代背景,也成了恶法。

幸好黄明远赶在了一个好时候进行税收改革,“农业税”制度才迅速被推广开来。若是可能的话,到了明年,辽东除了军费,其他各项支出就不用黄明远再个人补贴了。

税制改革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措施,当然也有反对的,主要是当地一些地主和一部分汉化的胡虏贵族。这些人控制了不少的土地,官府丈量土地,很大一部分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而且一部分胡虏也不愿意交税,毕竟他们在高句丽统治下自由惯了。

但这些毕竟都是少数,掀不起多大风浪。

辽东最重要的两块土地,皆不受影响。军田大多不用缴税,公田收入直接归入公库。因此兴许的风波早就被隋军给扫平了。

黄明远不喜欢动武,但不会畏惧动武,很快隋军出动,将这些反对人物诛杀干净,土地也充公,彻底稳定了辽东内部,清除了不和谐的声音。

整个辽东税制改革在稳步中推进。

官府在如火如荼的丈量田地,新的税制推动迅速,很快在辽东各地被实行。新的税收政策简单、方便,备受好评,被称之为“一税制”。

当然税收制度实行的情况黄明远也不会只听下面的人说。

翻过年后没多久,黄明远便带着三子维周赶赴辽东下面的村子进行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不仅仅是税收制度改革的情况,他要看看基层官吏到底是个什么状态。

黄维周不懂父亲为什么亲自下到农村,父亲日理万机的,这样的小事情交给下边的人不就好了,自有人去处理。

黄明远教导儿子,凡事都不能听信下面人的一面之词,否则便有可能为下边的人所蒙蔽。多少英雄豪杰被下面的人的小伎俩给蒙蔽,都是教训。

黄明远先到了襄平底下的乡村。因为是冬天,老百姓也没什么劳作,多猫在家里不出门,只有一些老头在村头晒太阳。

黄明远等人也不打旗号,便和这些老人搭讪。

老人们见是贵人,虽然有些畏惧,但黄明远和颜悦色,又多嘘寒问暖,很多时候这些老头便不自觉地被黄明远套出话来。

生活上的,制度上的。

“老翁,这官府下的新税收制度你们知道吗?”

老头听了赶紧点头。

“知道,知道,卫公他老人家体量我们,以后不让老百姓服徭役了,还不收人头税了,真仁政啊。”

对于老百姓来说,什么制度啊,改革啊,他们不懂,他们只知道自己要付出多少,又回报多少。黄明远取消人头税和徭役,便是天大的恩惠。

黄明远又问道:“那这些政策你们都知道吗?官府是不是都执行了。”

老人家又点点头。

“都知道,都知道。都是当兵的下来宣读的命令,谁敢不从。听说隔壁乡,有个乡长还指使下面的人偷偷收人头税,直接就被上面来的大官人给砍了脑袋,脑袋在全县游街示众,现在没人敢收了。”

黄明远点点头,政策还实行的不错。虽然哪里都有胆大的人,但官府在执行上还是有效的。

黄明远再问道:“听说官府要来丈量土地,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

“怎么没有?半个月前,刚过了年,初七还是初八,便有乡里的王乡长带来了一群人,听说是县里测量队的,给我们全村测量了土地。”

“那测量的准确吗?有没有瞒报、多报的。”

“没听说有什么问题啊。对了,村里张大户偷偷给测量的人送钱,但听说人家没收,也没给张大户少测。”

黄明远点点头。

······

出来一圈,黄明远心中基本有数了。至少到现在,这些基层的官吏还是可信的,辽东的官风、政风也是可信的。

看着老百姓脸色洋溢的热情与幸福感,黄明远相信,这场改革是有希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