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二十八章 萨水之滨

天下安康 第二十八章 萨水之滨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二十八章 萨水之滨

拿着乙支文德送给自己的降书,黄明远总觉得差点那么意思。自己这信也写了快两个月了,本以为乙支文德拒绝了,谁曾想过了这么久,乙支文德又让人送来降书,实在是耐人寻味啊。

乙支文德真降假降,黄明远还真有些拿不准。

黄明远不敢对此抱有太大期望,只准备随机应变。

隋军进到萨水以南,很快,斥候回报,高句丽军已经直奔我军而来,离着我军大营只有三十里了。

这些日子,高句丽那边诸事繁多,黄明远也没有忙着。黄明远率各军渡过鸭渌水,先后攻略鸭渌水以南的各处城堡。这些地方此时已经没有多少军队驻防,城池守军多是乡兵,一触即溃。

黄明远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尽取鸭渌水到萨水之间的广大区域。

越往南,汉人越少,遇到的抵抗便越激烈。黄明远秉持着蒙古人的做法,反抗者或是诛杀,或是沦为采矿的奴隶。

隋军沿途解救了不少被俘的隋军,差不多有三四万人。这些人在高句丽吃不饱,穿不暖,做着繁重的工作。无数人在此期间丧命,隋军解救这些人时,几乎每个人都是衣衫褴褛,瘦骨嶙峋,不像人样。

看着这些受尽苦楚的昔日袍泽,黄明远可没有以德报怨的想法。

这些隋人所遭受到的非人虐待,也激起了隋军之中的义愤。众人纷纷叫嚣着杀光高句丽人,誓报此仇。

黄明远乃率主力继续向南,直抵萨水。

这还是黄明远第一次到这里,往日全听萨水惨败,今日始见到其地了。

离着萨水没多远,黄明远的心情便不好,也不与人说话。众人都知道黄明远的恼怒,也没人敢上前触怒黄明远。

到了萨水之战的遗址,往昔蔡知运等人修建的墓碑此时早已不见,只剩下一片长满绿草的山坡。黄明远便亲自来到当初埋葬隋军尸体的一处高坡上来拜祭。数万将士长眠于此,他作为隋军的战神,没能将他们带回家,心中有愧啊。

一些曾经经历过此战的士兵,或许想起了当日一战的惨烈,也“嘤嘤”哭了起来。

站在山岗之上,遥望波光粼粼的萨水,早就看不到昔日大战的痕迹。唯有萨水两岸的土地,或许是因为数万隋军尸骨的滋润,越发的肥沃。

“萨水岸边,是时候筑起一座京观,来祭奠这些死难的将士们。”

大军过河之后,黄明远便命人在萨水南岸修筑大营,他准备在萨水南岸歼灭高句丽军和百济军。

大军依然在营地四周挖沟建墙,修筑工事。

虽然威名远扬,但黄明远从来都不认为自己的什么军事奇才,所以要想维持不败,就要把细节做到极致。

很快,高句丽和百济军也到了,在离着隋军二十里的地方扎营。

这个地方,别人或许很陌生,但乙支文德却很熟悉,他在这里做了一锅夹生饭。一群煮熟的鸭子,生生从他嘴里逃了。

隋军和高句丽军,各自相互极其熟悉的人,彼此之间交战无数场了。但百济军却从没有和隋军交战过,有好奇,也有轻视。

这个半岛的人自尊心有些强。

第二日一早,双方各自列阵。实打实的列阵决战应该是除了攻防战以外最常见的战斗,毕竟真实世家里又不像小说、影视里那般,哪有那么多的伏击和突袭。

列阵之时,百济军居中军和左翼,高句丽军居于右翼。

因为百济兵多,又是高句丽求着百济出兵,因此虽然高句丽人压着百济打了这么多年,但这一次,反而是百济人居于主导地位。

百济主将燕珍出身百济八大姓,其祖父是百济名将燕谟,被高句丽安藏王击败于五谷之原;其父燕会又在牛山城之战中为高句丽所击败,因此燕珍很是敌视高句丽,对待温达等人也无比高傲,自以为是高句丽的救世主,因而视其为下人。

百济人的桀骜引得高句丽士兵不满,双方之间发生几次冲突。这仗还没打,双方之间的矛盾已经快要无法压制了。

燕珍执意要和隋军一战,以显示百济军的实力。高句丽人也乐得见燕珍吃瘪,因此并不阻拦。

百济人从中军发起突击,准备来一个中路突破。

黄明远则命罗艺、吕会彦、高元臻等人集中骑兵一万五千骑,直接与百济军队展开骑兵大战。

百济位于朝鲜半岛的南端,都是平原,素来没有养马的地方,其军队步兵多,骑兵少,哪里见过一上来就带万骑冲锋的。

双方猝一接战,隋军便对着百济军队猛攻猛打。百济军队根本无法与隋军相抗,连连后退。

这时燕珍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立刻准备撤退。但其部没有骑兵掩护,远不如骑兵迅捷,各部被隋军骑兵压着打,根本撤不下来。

眼看百济人吃了大亏,右翼的高句丽军倒是一片欣喜。这群百济蛮子,终于知道隋军的厉害了。

而中军的温达看出百济人将要落败,急忙命令麾下全部骑兵出击,支援对方。

温达很清楚,双方再是闹,都在可控制范围之内。但若是眼看着百济人为隋军击败,则高句丽军队也无法独存。而且现在的高句丽只有百济这一个盟国,还有求于对方,若是真的惹恼了对方,只能眼看着高句丽灭亡了。

高句丽的骑兵与隋军接战无数,很清楚隋军骑兵的战斗力。他们并不猛冲,也不和隋军浪战,也是不断骚扰隋军,以支援百济军撤退。

隋军虽然善战,但高句丽人在侧翼不断出击,也没法全力攻击百济人。

很快燕珍也反应过来,命令步军大阵缓缓向前掩护。百济虽然骑兵弱,但能和高句丽、新罗人相持这么久,靠得就是强弩和重步兵。

百济武王喜欢研究工艺,因此不断改革装备技术,建立了一支长于弓弩的轻步兵和身披重甲的重步兵。

百济人有重步兵列阵,又有弩兵压阵,很快稳住阵型。但之依靠骑兵的隋军轻易不可突破,黄明远又不愿徒增伤亡,便下令撤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