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三十一章 收编诸军(上)

天下安康 第三十一章 收编诸军(上)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三十一章 收编诸军(上)

吐万绪从晋陵撤兵渡江之后,一直在吴郡蛰伏待机的江东讨捕司的军队终于等到了时机,欧彦赶紧命诸将四面出击,抢占吐万绪遗留下来的地盘。黄明襄也利用职权对各地一一表官,填补当地官吏的空缺。

此时的江南很多地方都是权利的真空地,正好方便了黄明襄扩充实力。

吐万绪主力离开晋陵城后,李惠和麴威二人便率军从南面的无锡县乘势向北,接管晋陵城。李惠是毗陵郡丞,打着太守刘烈的名义,又有精兵护送,很顺利的便堂而皇之的入城。当地在隋军走后自发组织的武装力量根本不敢抵抗,只得硬着头皮迎接麴威所部进城。

李惠和麴威入城之后,便宴请各家武装力量首领。这些首领,有地方盗匪,有世家大族,还有隋军原来的残兵等等。

众人不知李惠的用意,只得硬着头皮去赴宴。

等到众人入府之后,李惠和麴威早就预设伏兵,将一众人拿下。对于这些人,李惠根据他们平日里的作为,或是诛杀,或是收编,纷纷处置。毗陵郡境内的各家武装力量群龙无首,那些不准从隋军号令的很快被隋军覆灭。

不久之后,一直卧床不起的毗陵郡太守刘烈因为病重去世,因此毗陵郡的军政权利尽为李惠、麴威二人掌握。

与此同时,欧彦命原本驻守在常熟的闻人遂安率部向北占领江阴县(今江苏省江阴市)。又命大将陈景宗从晋陵方向一路向北,占领了要地曲阿、句容,并在句容击败了反攻的朱燮之弟朱朗所部。

朱朗作为贼匪的西路军主帅,受命攻打丹阳郡。不过他进展不顺,屡次为元仁击败。不过朱朗仗着兵多,还是压制住元仁,屯兵蒋山,西围江宁城(今江苏省南京市)。

越军大溃败的时候,朱朗正在丹阳军,没有赶得上历次大战。后来朱朗见隋军北侧,便想趁机向东,抢占地盘。

率军东返的朱朗在句容县遇上了北上的陈景宗。双方在句容城外一番激战,朱朗不敌,狼狈西逃。损兵折将的朱朗也不管江宁城了,直接往宣城郡方向逃去。

而欧彦本人,则趁机率军从东迁县北进,先后收复了乌程、长城、义兴等地。

刘元进兵败计山之后,一路狼狈南逃,直奔钱塘城,沿途城池尽弃。当地守军四处逃窜,而这些地方皆轻而易举的为欧彦收复。

至此整个吴地除了最北面的延陵,已经全部为欧彦掌握。

吐万绪在北上之时,为了来日能有个前进基地,因此在延陵城留兵三千,以为守卫。对于整个江南来说,延陵城控制着北上的道路,极其重要,欧彦势必要将其控制在手中。不过欧彦虽然趁势而起,也不好直接攻击同为官军的延陵守军,因此一直留着延陵城引而不发。

幸好此时欧彦成了大军的新统帅,能够节制延陵守军,欧彦便亲自率兵北上,去接收延陵城。

延陵城守将路弃疾是北齐循吏路去病的儿子,素与吐万绪没什么关系,因此被安置到延陵这个半弃子的地方。

毕竟若是贼匪反攻,延陵城可是首当其冲。

路弃疾本想着吐万绪能够尽快返回江南,省得他带着这三千人马,日夜不安。不过之后的事情让路弃疾也没有想到,老大吐万绪被下狱论罪,平叛大军内部争斗不休,延陵守军断时成了没娘的孩子,没人在意了。

欧彦率部赶到延陵城,路弃疾立刻恭谨的将欧彦迎了进去。他自知非吐万绪亲信,没必要忠诚于吐万绪,因此欧彦刚一招揽,他便选择投奔了欧彦。

欧彦收编了路弃疾所部,又命大将朱珲留守延陵城,自渡过江去,前往江都接收吐万绪的兵马。

吐万绪麾下的这支强兵,来源复杂,鱼龙混杂,可不是那么容易接收的。也就是吐万绪资格老,威望足,又有能力,才能压服住所有人。

不够自吐万绪和鱼俱罗二人被送往京城之后,原本二人麾下的这支强兵没有了得力的统帅约束,也因为各种原因,开始堕落。

等到欧彦赶到江都之后,各部星流云散,光逃兵就不知道有多少。

吐万绪渡江之时所部共计五万人马。其中水师八千人,隶属于江都守军,等到吐万绪返回江都之后,其部立刻便重新归建。

而包括吐万绪带来的的左屯卫和各郡府兵,共计四万一千人,算上在江南战死和现在溃逃的,只剩下两万七千人。

此时在江都的吐万绪所部,共分为三部分。其中编制最齐整,战斗力也最强的便是公孙上哲所部八千余人,尽是原本的左屯卫军和关中来的精锐府兵。但这支部队独立性很强。

另外两支,一支是虎牙郎将赵元楷率领的淮南兵,有一万人左右,多来自淮南、庐江、弋阳等郡;另一支是下邳郡郡丞赵琨指挥的淮北兵,有九千人左右。

自吐万绪去职之后,三人互不信服,三支军队也各自为战,成了一盘散沙。

江都郡有李旰和王世充,也算欧彦半个主场,因此接收军权倒也顺利。

欧彦进入大营,拿出天子谕令,接管全军,成为新的统帅。不过这三人并未对欧彦这个新主帅有多在意。

尤其是公孙上哲,因为站队成功,自以为是有功之人,洋洋得意,好不骄傲。

其实对欧彦来说,他还真看不上吐万绪的旧部。并不是说这支军队战斗力不强,而是这支军队鱼龙混杂,各方势力都有,很难指挥。

此时欧彦也不得不佩服吐万绪,带着这支部队连战连捷,真是非常人也。

欧彦更在意的是从两淮流民之中组建的三万两淮新军,可惜这三支军队分别由王世充、朱宽、元演指挥,他插不上手。想到这,欧彦又想起卫公说的王世充善于专营,果然如此。他一个文官一跃而成为统兵万人的大将,甚至都入了天子的眼中,真是专营有方啊。

可惜没法打新军的主意,欧彦只能把注意力放在吐万绪所部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