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七十一章 重塑声威

天下安康 第七十一章 重塑声威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七十一章 重塑声威

杨广还是对于这次失败耿耿于怀。

然而这次失败,至少让杨广的军事短板暴露无遗。虽然他还想再征高句丽,但将要面对的阻挠要比上一次大的多,若是黄明远公然反对,以黄明远的声望与地位,其结果仍未可知。

所以杨广在问询的态度上也有些小心,生怕黄明远反对。

从心里上来说,黄明远并不愿打这一仗,因为现在的大隋民生凋敝,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但事实上杨广不可能休养生息,而为了震慑四敌,维持霸业,此仗便非打不可。这时大隋就跟后世的米国一样,很多时候为了维持威慑力哪怕明知事不可违也得干。

与其反对杨广,让他自己蛮干,不如将征讨高句丽的事情拢在自己的手中。

黄明远马上说道:“天子明鉴,这辽东一定要再征,而且还要大张旗鼓的征,并且一定得胜。”

杨广有些吃惊,因为一直以来,黄明远都反对他征高句丽,没想到这次兵败,黄明远反而转了性子。

杨广忙问道:“明远不是一直都不支持征讨高句丽?”

那是以前,你没打败仗,现在打了败仗,当然得收拾乱摊子。

黄明远说道:“天子明鉴,此时攻打高句丽,已经不仅仅是攻破一国之事,而是重塑大隋对草原、西域、陇右各国的威望。这一战朝廷不仅要打,还得打得有声有色,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大隋还是那支战无不胜的强军,唯有如此,才能继续震慑四方蛮夷,压服不臣,维持边疆稳定。”

历史上始毕可汗为什么敢与杨广翻脸,还差点生俘杨广,不就是因为大隋三征高丽失败了嘛,让突厥看到了掀翻大隋的希望。当你发达的时候,无数人追着喊你叫爸爸;但当爸爸不再是爸爸的时候,那些儿子比谁翻脸都快。

隋军的大旗,是黄明远北伐草原,驱驰万里,封狼居胥才建立的,也是靠着这杆大旗,黄明远才能二十多岁位列宰相,名震天下,所以不仅是杨广不能让这杆大旗倒下,黄明远也一样。

此时杨广听了黄明远的话大喜,一征高句丽失败,已经斩断了他的统帅梦。他本就有心让黄明远去二次征伐高句丽,替他挽回颜面,此时听到黄明远如此意气的态度,更加欣喜。虽然他本人失败,但他对黄明远的信心比对自己还足。

杨广急迫地问道:“对于下一次东征,明远以为如何才能得胜。”

黄明远这时也不藏私,便说道:“臣之前便说过,出征高句丽最大的问题不在兵少而在兵多。兵马倍之,粮草输送难度增加十倍之上,故古来以少胜多,多破其粮道,以其自溃。辽东偏远,粮食输送不便,将士每人担负三石物资,此为打仗还是运输?故战前我军已经存有重大之隐患。

臣自请为幽州总管,于诸地征调军队,准备伐辽之事。同时幽州靠近北虏,也可威慑群胡。等到明年开春,一切准备妥当,便可再次出击。这一次伐辽,臣请以二十万人马为先锋,从幽州出击,天子可引兵于其后。

臣率部直奔辽东城,然后沿着辽水和大梁水,逐步深入,克破诸城。而天子后军,便可沿途接手各地。

我军徐徐图之,逼迫高句丽主力与我决战,先取辽东各地,最后集中兵力与鸭渌水一侧,再展开致命一击。

同时为了保障粮道通畅。水师之兵要开辟从东莱到通定镇的航线,然后通过辽水、大梁水、鸭绿水等河流,将军队和粮食输送到各个山城。

以臣度之,如此步步为营,逐步蚕食,两年可灭高句丽。”

杨广听着黄明远的部署,本来倒还欢喜,但是听到黄明远说要两年才能灭掉高句丽,心中却是有些失落。

还要两年的时间,他有些等不及了。

黄明远刚说完,杨广便急忙问道:“明远,这两年灭高句丽是不是有些太长了。”

黄明远说道:“圣人,须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高句丽也是海东盛国,地域宽广,有数十万大军,难以急胜。大隋这次出击辽东,不仅是要灭其国,还要兼其土,臣其民,收复汉魏故土,是故既要破敌,又要安民,诸多事宜,绝非一朝一夕之是。”

听到黄明远如此回道,杨广也没奈何,只得说道:“诸事交给明远,朕放心。万事你且去做,朕悉从之。只是万望明远记得朕之忧心。”

黄明远立刻跪下说道:“请圣人放心,明远必不辱使命。”

杨广起身快步走到黄明远身前,将黄明远扶起,又拉着黄明远的手说道:“朕有明远,大事不愁矣。”

······

众人神奇的发现,杨广见了一次卫公,心气立刻就不一样了,精神也好了许多。众人不由得赞叹卫公的神奇,不少人想着天子是不是让卫公再次去征讨高句丽,有卫公统帅,他们报仇的机会来了。

很快,天子下旨,将宇文述与于仲文等除名为民;其余诸将,免去职务留任,戴罪立功;原尚书右丞刘士龙军前斩首,以谢天下。

原本心中忐忑的众人松了一口气,虽然诸将免去职务,但留任原职,以后只要没有去职务,将来便能有机会立功,一般很快便会恢复职位的,这样的处罚几乎不算处罚。

而刘士龙的死也让三军将士高呼“万岁”,毕竟在诸将心中,乱三军者,就是这个整天把天子旨意挂在嘴边的刘士龙。

接着杨广又以从辽东之征有功,封赏群臣。

之前因为辽东大败,众人都以为天子不会再行封赏,所以这场迟来的封赏令众人喜出望外。

杨广下诏:封苏威为房公;赵元淑为葛公;杨达为始安侯;李景为苑丘侯;段文振为北海侯;郭荣为蒲城侯;梁默为安定侯;郑言庆为定陶侯······

天子总算没有因为征高句丽的失败而把诸将的功劳抹掉。实际上这也是杨广的一种手段,以这种封赏来转移诸将的注意力。

很快诸军中便流传卫公要亲自出征高句丽的消息,众人闻之,无不欣喜,而之前大败的阴霾也被扫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