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六十章 巧夺辱夷

天下安康 第六十章 巧夺辱夷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六十章 巧夺辱夷

任凭乙支文德再是急切,他也没法让辱夷城的高句丽人知晓隋军将至的消息。所以此时的辱夷城,仍旧处在一片祥和的氛围安定之中。至少辱夷城守将高舜本人是这么认为的。

辱夷城,靠近东海(高句丽称之为西海),地处浿水入海口,是平壤城的重要屏障。此时作为后方城池,辱夷城内不过有一千多人守备。

辱夷城守将名叫高舜,是前平原王高汤的堂弟,其虽然没太大的本事,但因为是宗室中勉强拿得出手的人,也负责镇守辱夷城二十多年。

年初的时候,为了防备大隋的入侵,平壤将辱夷城大部分的军队都抽调去了辽东前线,只剩下这一千多老弱病残。高舜虽然不满,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再说他也不擅长统兵,还不如留着城中快活。

后来来护儿远道来袭,因为其目标是平壤城,遂没有对周围的城池进行攻击,所以这辱夷城奇迹般的没有被隋军攻下。

再之后温达定计,巧设伏兵,来护儿大败;乙支文德定计,夜掘浿水,隋军撤退。双方来来往往的,任凭双方打生打死,竟然奇迹般的没有波及到辱夷城,便跟高舜也没有什么关系。高舜也看出来了,自己已经五十多岁,也没什么大成就,待在辱夷城做个土霸王挺好。

这日一早,辱夷城城门例行没有打开,平壤有令,为了防止隋军袭扰,有奸细混入,各城城门日常关闭,这政策都实行了一年了。不过高舜却是不以为然,平壤那帮人总是爱夸大其词,关闭城门可是让辱夷城少了多少的入城税,担心隋军袭扰?可隋军在那啊。

一大早高舜就在后院乘凉,这时有部下来报,城外来了上千溃兵,都是从平壤退下来的,报信说“乙支文德将军在萨水被隋军击败,高句丽大军完了”。

高舜一听心都凉了,一个趔趄,差点没站住脚,身边的侍从赶紧扶住了他。

“怎么?怎么就败了?”

高舜有些结结巴巴地问道,不是之前还说隋军撤退,隋军要败了吗?

“城主啊,那是隋军使得计谋,隋军那么多人,怎么可能败啊,他们诈败就是故意引乙支文德将军上钩的。”

高舜听了,猛地站起来破口大骂道:“乙支文德无能,坑害我三军啊。”

高舜此时完全相信乙支文德大败的消息。实际上在他看来,高句丽和隋军实力相差太大,乙支文德失败完全是必然的事情。

至于城外的溃兵,高舜命人赶紧收拢。

辱夷城兵马不多,一旦隋军前来,根本难以一战。不若收拢这些溃兵为部队,负责防守城池,到时候隋军来了,是战是降,都有本钱。

城门守军听令之后,便放这群溃兵入城。

不出意外,这群溃兵便是蔡知运命人假扮的,正是为了诈城。

蔡知运虽然有数万兵马,但辱夷城是个坚城,人口也不少。更重要的是蔡知运根本不知道城中有多少兵马。一旦隋军大张旗鼓地攻城,城内守军发动城中民壮守城,没有两三天的功夫别想破城,这还是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

可问题是蔡知运根本没有这么多时间。

当一项筹划进入实行过程中,实际上是很难保密的。所以蔡知运与黄明离分兵之后,便知道此策已经很难瞒得住乙支文德。

虽然黄明离有可能挡住乙支文德两三天,但蔡知运不能去赌。

正好军中有俘虏的高句丽人,蔡知运筹划此计,便没有杀了对方。一番威逼利诱之下,这群人便成了高句丽奸,投向了天朝的怀抱。

这种事在这个时代很正常,跟李唐打了几十年的高句丽首相渊盖苏文、吐蕃首相论钦陵死后,其儿子都主动投降唐朝,唐朝皆高官厚禄待之。也没见这些人有什么羞辱的,中原王朝是天国上邦,投降也不丢人。

蔡知运命这群高句丽奸为先导,让周仲安选了千余人跟随其后,诈作溃兵,准备偷城。

真的像后世说得“二鬼子比鬼子更坏”,这群高句丽奸一个个仿佛影帝附体一般,在高句丽军面前演得出神入化,最终成功骗开了辱夷城的大门。

辱夷城大门打开,大队的溃兵迅速入城。

此时城头上的辱夷城士兵还和这群溃兵有说有笑。众人进入城内,突然领头之人脸色一变,拔出腰刀,一刀捅向了对面的守城头目。对方措不及防,直接被戳中心口,到底而死。

“动手!”

一众溃纷纷杀向毫无防备的守城官兵。

周仲安此时命人打起军中的“隋”字旗号,从后掩杀,抢占城门。

此时辱夷城内的高句丽军队不过千余人,至于城门处的守军更是不超过三百人。隋军骑兵大股杀进,纷纷向着城头上还懒洋洋的高句丽军队杀去。不过片刻,这些高句丽守军便被杀光了。

“隋军来了!”

辱夷城外潜伏的隋军主力也跟在偷城部队身后,打入城中。

没了城墙的阻挡,城中这一千多人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消灭他们不费隋军的吹灰之力,连辱夷城守将高舜也被生俘。

蔡知运率领大军进城,赶紧命各部抢占城中各处要地,主要是搜集城中的粮食。

城中的官仓储粮有两万石,虽然不多,但已经够五万大军接近一个月的粮食。但蔡知运知道还不够,他于是下令各部将城中所有居民的粮食全部征集起来,以供军用。至于其它的后果,他管不着。

城内的高句丽老百姓也被赶出了城外,如此隋军又征集到四、五万石头粮食,已经足够隋军返回辽东。

筹集到了足够的粮食,蔡知运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此时蔡知运决定返回去汇合黄明离所部,然后再行返回辽东。

他本来是准备抛弃辱夷城的,但此时发现,辱夷城不大,却是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又靠近大海,附近有良港,便于海上支援。蔡知运遂决定命大将尧君素暂时留守此城,等待后续。

辱夷城也算一条后路,若大军主力真的没法从辽东返回,那么从辱夷城渡海回中原也是一个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