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三十九章 是对是错

天下安康 第三十九章 是对是错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三十九章 是对是错

此战之后,隋军主力乘胜围攻辽东城。

辽东城城坚粮足,作为高句丽人抵御大隋、经营辽东的核心之地,很不好打。虽然之前辽东城下一场大战,高句丽主力折损六万余人,但城中尚有八万军队,还有十余万百姓。

隋军对辽东城发起了几场试探性攻击,都被对方击退。这时虞世基等人建议杨广可围点打援,引诱高句丽各部救援辽东城。只要将各路高句丽援军击败,辽东城就成了一座死城,攻破只是时间问题。

杨广最后允之。

杨广遂命令各军攻城,同时又命令诸将,高句丽人若请求投降,立即就宣布安抚接纳,不得纵兵进攻。杨广担忧各部立功心切,直接吃了辽东城这个诱饵,那他拿什么来引诱高句丽人。

后世有种观点,认为杨广发动高句丽之战,是为了清洗关陇集团在军队中的势力,所以故意让北方军队去送死,而且这种说法能够解释为什么杨广在辽东屡屡做出蠢猪式的决定。

黄明远对此是嗤之以鼻。

杨广是个政治家,难道不知道征辽失败的后果。有人这么认为杨广的做法,难道觉得治理国家是一种儿戏。

实际上历史上的杨广,没有黄明远佐助,也在与关陇世家的斗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政治清洗才是最容易的,而战争清洗不可预测性实在太大。况且军队是统治阶级维持稳定最重要的工具,杨广若是疯狂到将数百万军队送给高句丽人做炮灰,那杨广凭什么来维持统治,历史上杨广可没有逐渐类似新军一样的部队来替代旧军队。

而且因为军队的服从性,大部分的士兵是只听上一级的,因此只需要将各级将领清洗一遍便可重新掌握军队。实际上杨广已经在这么做了,其重用的来护儿、周法尚、陈棱、薛世雄、裴仁基、赵才都不是关陇世家的人,关陇世家的实力也被杨广压制到最低,杨广没必要舍近求远。

东征高句丽的失败是一场战术失败的战争,但绝不是战略上自我毁灭的战争。如果一开始杨广就希望这一战失败,那么他绝不会御驾亲征,而是将这一战交给别人,让臣子做战败的替罪羊。

至于很多阴谋家说得杨广为了净化北方汉族血脉而故意驱使北方汉人去死的说法,只能说神想象,杨广本身就有一半的胡人血脉,难道他连自己也要杀了吗?

至于后来杨广为什么会二次、三次征讨高句丽,一是杨广不甘心于失败,二是杨广将征讨高句丽作为重拾威望的救命稻草。

命运弄人,实在无奈。

当然后人所有的推测不过是后人从结果倒退原因,一切皆不得而知。但现在隋军可不知道即将到来的失败,都有人都士气昂扬。

接下来第一日攻城,隋军便使出了吃奶的劲。各种攻城器具齐上阵,尤其是负责掩护的数百架投石车,直打得城头上的高句丽人抬不起头来。

眼看这种结果,众将万分兴奋,但杨广却是有些担忧。一旦众人将辽东城打下来,还怎么围点打援。

但也不能挫伤众将士的积极性,而且隋军诸将,为求立功,对于杨广缓攻的要求阳奉阴违,也令杨广大为恼火。

杨广为了约束众军,遂下令:“今者吊民伐罪,非为功名。诸将或不识朕意,欲轻兵掩袭,孤军独斗,立一身之名以邀勋赏,此非大军行法。公等进军,当分为三道,有所攻击,必三道相知,毋得轻军独进,以致失亡。又,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

如此一来,杨广便将各军的指挥权收归自己手上,各军是战是和,都要听从他的安排。

杨广的想法不错,可是杨广没有手机,不能跟各军将领打电话、发微信,因此事事要求诸将回报,大大影响了效率,也导致各部失去无数转瞬即逝的战机。

说杨广的命令很愚蠢吗?的确。但古往今来哪个君主不是为了中央集权而做出很多令人无语的愚蠢之事,比如赵二的授图作战,仗还没打,先给你发图纸,你敢信。

杨广又大赦天下,命刑部尚书卫玄、尚书右丞刘士龙抚辽左之民,免去辽东百姓徭役十年,建置郡县,以相统摄。

自杨广下令之后,辽东城的战事便如杨广如预料的一般,陷入了停滞。

隋军数十万精锐围城,光是投石机、弩炮、冲车、云梯等就无数,光是对辽东城日夜不停地轰击,也能破城。

隋军白日里攻破辽东城一处城墙,打开一处缺口,而高句丽人支撑不下,眼看城破在即。这时姜以式设计向隋军投降,好埋伏隋军,同时争取时间。

没想到高句丽人刚一打白旗,隋军便允了。

这时左侯卫大将军段文振向杨广进言:“戎狄之性,无亲而贪,狡猾多诈,不可轻信,勿复诸葛恪攻合肥之旧事。”

三国时期,吴将诸葛恪围取合肥新城,张特与将军乐方等带领三千人死守。张特于是使出缓兵之计,告诉吴人说:“如今我已经无心再战了。但大魏律规定,被围攻超过百日而救兵仍然未至者,虽然投降,其家属也不治罪;我自受围攻以来,已经九十多天了,这城中本来有四千余人,战死者已超过一半,城虽然失陷,但还有一半人不愿投降,我要回去劝说他们,逐一辨别好坏,明天一早送名单过来,请先把我的印绶拿去当做信物。”并将其印绶送给吴人,吴人听信他的话但没有接受他的印绶,遂停止了攻城。然后张特趁夜拆下房屋建材来修补城墙破损之处。等到隔天,张特已修好了城墙,便告诉吴人说:“我但有斗死耳!”吴人因为被戏弄而猛攻,吴军昼夜攻城,疲劳不堪,无法作战。不久,诸葛恪自知失计,又耻于攻城不下,最后因为军心涣散和魏军增援到来而只好退兵。

但杨广对此充耳不闻,反而令众将接受高句丽人的偷袭,停止进攻,之后高句丽人果然没有真的投降,反而趁机修补好城墙缺口,又反复起来。

之后每每辽东城将要被攻陷时,城中的高句丽人就声称要投降。将领们奉杨广旨意,不敢抓住这一时机,只得先命人飞马奏报炀帝,等到天子答复回来,城中的防守已调整巩固好了,随即高句丽军又坚守城池。

如此再三,高句丽人虐杨广千百遍,杨广待高句丽人为初恋,因而辽东城久攻不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