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三十四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天下安康 第三十四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三十四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大隋军队浩浩荡荡地进击高句丽,也是瞒不了对方的。高句丽虽然无力进攻,但也提前在辽河沿岸布置了大量的军队,防御隋军。

而位于辽河东岸的武厉逻城,是隋军首战最重要的目的地。

武厉逻城位于辽河东岸,俯瞰辽西,既是辽东城的西面屏障,又是高句丽攻打大隋的前进基地。高句丽在此经营日久,防备甚为严整。

高句丽军主帅姜以式也清楚武厉逻城因为孤悬辽西的原因,并不能坚守,但姜以式仍留兵万人于城中,企图在此迟滞隋军的步伐,并打击隋军的士气。为了帮助武厉逻城更好的守备,他还命部队从辽河上对武厉逻城进行支援。

隋军负责进攻武厉逻城的是右武卫大将军李景和平州总管黄明祯。黄明远常在辽西,几次帮着营州军回击高句丽军,对于武厉逻城也不陌生。

李景赶到,问询关于武厉逻城的情况,黄明祯便说道:“武厉逻城本就是军事用城,城坚池深,不过因地处辽河岸边,并无险可守。城中守将姜东城,乃是姜以式的族人,为人狡黠,用兵多奇诡,是个难对付的人。”

李景不解道:“既是姜以式的族人,为何还留在武厉逻这片险地,难道姜以式以为我百万大家还无法攻破一个小小的武厉逻?”

黄明祯也是摇头,直言不知。

实际上不仅李景和黄明祯弄不明白,姜东城也不明白。在姜东城看来,武厉逻城孤悬辽西,就是隋军嘴边的一块肉,根本没有守的意义,与其守卫此处,不若集中主力守卫辽河,也能阻止隋军过河。

但既然姜以式受命,他也不能不战而逃。

姜东城思量着先胜上一仗,再趁机突围过河,到时候只推说隋军势大,因为有胜仗之功,也能搪塞的过去。

然姜东城手下军队不过万人,若要胜这一场,也不容易。

这时麾下献计道:“武厉逻城地处辽西,城中多有汉人。可令这些汉人使人往隋军营中下书,言‘高句丽人残暴不仁,压榨汉人,民怨沸腾,其愿为大隋天子效命,隋军可连夜进兵,请为内应’。隋军骄纵,必不以有假,到时候其军若来,我军将其诱入城中,然后四门放火,外设伏兵,隋军纵使有神鬼之能,料其必不能脱。”

姜东城大喜,乃遵循其计。

当日,李景率军佯攻了武厉逻城,皆不得成功。武厉逻城不大,因此军队不能完全展开,隋军兵力必不能发挥完全优势。黄明祯乃请多造投石车,以为攻城之用。

当夜,李景和黄明祯正在商议攻城之策,忽然辕门来报,城中有汉人潜出,给李景送了一封书信。

信上写道:“······万望将军速来,当为内应。城上插白旗,大书‘义’字,便是暗号。到了初更时分,城上鸣锣为号,便可进兵,城中必开门接应。”

李景与黄明祯看了,皆是面面相觑,如何刚想睡觉,就来了枕头,实在太是时候。

李景有些迟疑,黄明祯却说道:“大将军,我以为此人不可信也,两军交战,城中必防备森严,其虽为城中大户,但身为汉人,安能得到高句丽人信任,至于打开城门更是不可能。姜东城为人多谋,只恐其中有诈,不可不防。”

李景点点头,又说道:“虽然如此,此却是一次良机,一旦失之,却是使得破城更添了三分难处。”

黄明祯便说道:“既然如此,我军可将部队分为三队,两队伏城外接应,一队入城,方可。”李景乃从之。

当夜隋军到了城下,城头遍竖旗幡,而位于西北角上,果然有一“义”字白旗。

黄明祯更觉事情有诈,难道对方有人还在高句丽军中领兵。

此时大约初更,月光还未上。只听得北门上喊声忽起,接着城头火把燎乱,然后城门大开,吊桥放落,李景见此,便要带兵入城。

黄明祯赶紧上前拦住说道:“大将军为军中主帅,未可轻动,还是末将为先锋进城。”李景点头应允。

黄明祯带领万人往城中而去。

进了城门,黄明祯并未往城内杀去,而是命令部队前往城墙之上,并控制城门,等待城中军队前来厮杀。

众人不解,黄明祯乃说道,我军对于城中情况并不了解,若是贸然前进,易中埋伏。今日我军兵多,占领城门,后面军队变能源源不断进入。城内的高句丽军队为了抵御我军,也会尽数前来,到时候我军占有城墙,地势之利反尽归我军。

此时姜东城率领军队还在城中等待隋军,左等右等,却总不见隋军到。正疑惑间,突然有人来报,隋军占领了北门,正在顺着与城墙上的军队战斗。

姜东城大惊,但此时隋军已经入城,他也顾不得关心隋军为什么没有中计,忙向北门方向而去。

此时北门城墙之上,金鼓齐鸣,喊声如江翻海沸。

看到城中到处都是引火之物,黄明祯已经确定这是高句丽人的奸计。黄明祯一面上报李景,一面以北门为依托,扩大战果。

姜东城欲哭无泪,隋军没有中计,这城门又失守,让他如何御敌。

此时城中混乱,隋军仗着兵多,从左右两个方向往里推。沿途高句丽军队的埋伏,尽为隋军发现,双方立刻混战在一起。

姜东城见无可挽回,便带着军队突围,但城中太乱,哪里是道路。

此时城中已经火起,姜东城拼死到了东门,城门处推的都是干柴,已经燃起大火,无法出城。这本是为隋军准备的,正好用到姜东城身上。

姜东城大惊,又绕南门而去,情况一如东门。

眼看后面隋军追来,姜东城便欲冲出去,方到城门边,城门上崩下一条火梁来,正砸到姜东城身上,那马瞬间倒地,姜东城也被砸的脑浆迸裂,燃起火来。

隋军在城中激战一夜,等到天明,才发现已经被烧焦的姜东城。隋军成功占领武厉逻城,只可怜多智的姜东城,却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笑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