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三十一章 风波连连

天下安康 第三十一章 风波连连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三十一章 风波连连

大河南北各处群盗蜂拥而起,不可胜数,徒众多的可达万余人。他们四处劫掠,攻陷城邑,屠杀官吏,不可平定。杨广乃命令各地的都尉、鹰扬郎将与郡县要互相配合,追捕盗贼,随捕随杀,但是仍然无法制止百姓的造反。

但杨广对于此事仍旧没有放在心上,些许蟊贼,反手可定。对于这个时代的统治者来说,虽然对于农民起义是绝不放过,但其实并不重视。而事实上到今天为止,虽然历史上起义无数,但纯因农民起义亡了一个国家的,还未存在,农民起义还没有担负起灭亡一个朝代的主力军的角色。

所以,只有黄明远一个人担忧,但没有什么用。

正月份,杨广为杨佶进行了皇太孙册封仪式,并大赦天下。册封典礼的场面一时恢弘壮大,庄严肃穆,令人咋舌。

皇太孙初立,正是要创造条件,给其养望之即。本以为杨广在此之后会消停一下,没想过册封皇太孙的事情还未完全结束,杨广便又放了一颗卫星。

经过一年的准备,杨广为欲恢复辽东故地,声言“眷彼华壤,翦为夷类”,并指责高句丽“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借口高句丽王高元不肯入朝,下令东征。

轰轰烈烈的三征高句丽正式拉开。

杨广又诏令集结天下的军队,无论南北远近,都要汇合于涿郡。集结了天下军队之后,杨广又另外征发了江淮以南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岭南排镩手三万人,又命令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车五万乘送到高阳,用来装载衣甲、幔幕,还征发河南、河北民夫以供军需。

天下都为攻打高丽的事而闹得骚扰不安。

如此这般消耗,杨广终于做好了准备,要对高句丽动兵。

而超乎所有人想象,各路隋军在名义上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百一十三万,而为大军运输物资的民夫是隋军的两倍,大隋直接、间接的参战人员已经超过了五百万。

这般规模的战争,大隋从没有打过,甚至南征南陈也没有动用过这样的兵力。上一次起这么多军队的还是前秦苻坚,但他败了。

黄明远拿着兵部送来的兵力、人员统计如有千钧之重,这样的战争,人数越多,消耗越多,出错的可能越多。古往今来,不是每一个人都像韩信一样“多多益善”,更多的是像苻坚一般兵败丧师。

平心而论,至少现在的大隋还真没有能统兵百万的将领,甚至自己也有所欠缺。

黄明远立刻去见杨广,请求减少参战兵力,不要如此大动干戈。

黄明远从双方的实力对比、消耗、道路承载能力、后勤保障能力等多个方面向杨广解释了减少参战兵力的原因,直言兵力超过三十万,人数越多,反而越难以取胜,不若减少兵马,以精兵出击,必能破敌。

但杨广却都不置可否。

“明远所见,的确在理,可今日攻伐高句丽,群情激愤,万众一心,纷纷请战,朕不能让众位臣工寒心啊。”

杨广一句话便堵死了黄明远的话。

天下人都求战心切,企图借这次出征赚取功劳,换得爵位。你黄明远官封顶爵,不需要战功,但人家需要,总不能每一次好处都让你黄明远一个人占了。

道理黄明远都懂,可无论如何用不了一百一十多万兵力。

杨广对黄明远语重心长地说道:“明远要知道,高句丽能拉出四十万人以上的军队,

兵法讲究‘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再加上高句丽人坚守城池,以及天气原因,大隋出动一百一十万大军并不多。”

眼看无法说服杨广,黄明远便请求自为东征主帅。在黄明远看来,现在大隋能当主

帅的也只有黄明远,到时候这一百一十多万兵力妥善安置,总不会出现大的疏漏。

但出乎黄明远意料,杨广竟然拒绝了。

杨广告诉黄明远,这一次东征高句丽,将不会以黄明远为主帅,而是使其留守洛阳城。大隋天兵百万,高句丽闻之必将望风而逃,根本用不到黄明远。相较于辽东,国内还有很多心怀鬼胎之徒,意欲混乱天下,只有留下黄明远看家他才放心。

黄明远满是吃惊,正常情况下不是应该天子守家,将军出征,在杨广这里怎么还要反过来?

黄明远忙劝阻杨广收回成命。辽东险阻,天子不宜犯险。但杨广却认为自己还在壮年,不畏风险。且各路兵马混杂,皆不统属,若是委以大将,必然出现争端,误了军事。只有他本人领军,才能更好地督促各部。

今日的事情一件又一件出人意料,黄明远脑子有些混乱,今日之事,好像杨广是有备而来,自己完全落入杨广的彀中。

黄明远最后只得浑浑噩噩地出了皇宫。黄明远准备好好梳理一下思路,在重新请求杨广收回成命。

到了内史省,正好遇到裴矩,裴矩听到黄明远与天子的奏对大惊,不由得说道:“明远误矣。”

黄明远不解。

裴矩说道:“明远今不到三十,其功盖朝野,本就是骇人听闻。今天子打定主意,自己御驾亲征,就是不愿让大隋之兵,全为明远一人所掌握。此时天子巴不得明远与东征之事毫无关系,省得被人说是籍你之功。而此时明远不知在天子面前避嫌,反而先是否定天子的调兵遣将,又自请为主帅出征,岂不是伤了天子的颜面,天子如何会听从明远的建议。”

黄明远这才恍然大悟,忙问岳父该如何善后。

裴矩说道:“明远这个年纪,功劳已经到了顶峰,此番出征辽东,是成是败,明远就不要参和了,省得触怒了天子。”

黄明远忙说道:“我非在意功劳之人,可此战若败呢?”

裴矩看着黄明远,一字一句地说道:“天子若问,天下无将否,明远但如何回答?”

黄明远身子一震,却是说不出话来。

出了皇宫,府中竟有人在宫门口等着,直言老家出事了。

黄明远慌乱赶回家中,一见大门,便看见一身孝衣的十二弟黄明澄跪在地上哭道:“大兄,大父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