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九十七章 巡幸胡虏

天下安康 第九十七章 巡幸胡虏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九十七章 巡幸胡虏

高颎走了,走的波澜不惊,又走的心如刀割。属于高颎的时代已经落幕了,属于当年那个开皇盛世的时代也已经落幕了。

黄明远早让人在九原妥善安置高颎,不使其有衣食之忧。

高颎走后次日,天子下诏,罢尚书右仆射苏威职务,废为庶民;罢内史令萧琮职务、爵位,废为庶民。

苏威是因为之前进谏之事被废黜,而萧琮则是因为与贺若弼交好。

原先,梁公萧琮因为皇后萧氏的缘故,很为杨广亲近推重,是爵位改制之后仅有的五个公爵之一。萧琮宗族中的涉及服丧缌麻三月的人,都按才能提拔任用了,萧琮的几个兄弟,都在朝廷作官,萧家势力在朝中雄厚。萧琮性情恬淡儒雅,不把职务放在心上,虽然客居他乡,但对北方的豪强贵族,都没有看得上的。他与贺若弼有交情,贺若弼被杀,又有童谣说:“萧萧亦复起。”这一次杨广处死贺若弼,查到他与贺若弼的关系,又想到之前流传“西梁将要兴盛”的说法,因此对萧琮满是猜忌,直接废为庶民。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就是杨广。

四个宰相,又折一个。

八月初二,杨广下旨迁黄明远为内史令,仍领左武卫大将军,为首相;迁民部尚书杨文思为纳言,增补为宰相。

迁鸿胪卿楚公杨玄感为礼部尚书;迁段文振为兵部尚书;迁西南道大使长孙炽为民部尚书;迁将作大匠宇文恺为工部尚书;迁崔弘升为右御卫大将军。

又令萧琮的弟弟萧珣之子萧钜继承萧琮的爵位,为梁公。

诸相之中,黄明远越过牛弘、裴矩,竟然神奇地成为了大隋首相,而內史侍郎虞世基更成了黄明远的直接手下。

黄明远倒也不以为意,本来就不想再待在洛阳了,即使有这么一个首相的任命,对于志不在此的黄明远来说,又有何意义。

八月初,杨广准备离开榆林,前往定北城。

这时太常卿元寿向杨广建议道:“汉武帝出关,旌旗连绵千里,极其壮观。现在大军十余万人北巡,却集聚在一起,毫无气势,不如将御营的军队分为二十四军,每天派遣一军出发,相距三十里,旗帜相望,钲鼓相闻,首尾相连,千里不绝。如此场面,气势恢宏,更能体现出天子北巡的威严。”

杨广大喜,众人也纷纷赞同。

若是旁事,黄明远自不会扫了杨广的幸,但行军之事,关系到数万人的生死,不可不慎。

黄明远于是反对道:“如此必不可行。我军兵亘千里,沿途有山川隔阻,一旦遇到不测,队伍就会四分五裂。到时中枢有事,则首尾不能相顾,况且出塞道路险阻漫长,难以相救。虽然有汉武帝出关兵连千里的故事,但如此布置,实乃取败之道也。”

黄明远乃大隋军神,说的话本就够分量。且这几年黄明远身为宰相,地位崇高,早养得一股贵气,且兼具杀伐之威,因此元寿虽乃老臣,又声誉颇隆,但此时也不敢和黄明远直接争辩。

杨广听了有些不高兴,乃问道:“明远有何意见?”

黄明远乃说道:“我军兵多,当将军队列成方阵,四面向外防御,六宫及百官家属并在其内;倘若发生变故,就命令受敌的方面抵抗,并从阵内派奇兵,冲出阵外奋力攻击,以车子作壁垒,再设曲形钩阵,必可破敌。此与据城,理亦何异!到时若战而捷,抽骑追奔;万一不捷,亦可屯营自守,臣谓此万全之策也。”

“好!”

杨广听了,也不得不赞同黄明远思虑周全,布置妥当。

黄明远又举荐老将慕容三藏和周法尚分领骁果军左右统领,为大军侧翼。于是数万大军,顺利出了阴山。

杨广的车驾从从榆林出发,经过云中,溯金河而上,进入草原。当时天下承平,百物丰实,随驾的士兵有十余万人之多,至于其他民夫、役夫,数不胜数。时队伍强盛,马匹十万,旌旗辎重,千里不绝。

而杨广又命令宇文恺等人制造观风行殿,殿上可容纳侍卫几百人,行殿可以离合,下设轮轴,可以很快地推移。又命宇文恺制作行城,行城周长二千步,以木板为主体,用布蒙上,再画上彩画,行城上观台、望敌楼全都齐备。

沿途的胡人见了皆是惊叹,以为是天神下凡。每望见御营,十里之外就跪伏叩头,没人敢骑马。

到了初九,杨广到了安北城。

只是此时的杨广不先去安北城慰问戍边的将士,反而先驾临启民可汗的营帐。北地将士多心中不满,却无人敢言。

安北城虽然在阴山以北,仍然是座城池,与中原城池并无不同,在杨广心中,怎么能赶得上威服胡人来的痛快。

杨广来到启民可汗的营帐,启民可汗在营寨前捧着酒杯为杨广祝寿,跪伏在地上极为恭顺。

启民可汗摇尾乞怜,让杨广心中如夏天喝了一杯冰水一般痛快,早忘了启民可汗在草原之上也是一只猛虎会吃人的事情了。

此时胡人王侯以下的人都袒衣割肉立于帐前,不敢仰视。

杨广见之异常高兴,乃吟诗道:

“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

毡帐望风举,穹庐向日开。

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

索辫擎膻肉,韦韧献酒杯。

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最后一句,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意为哪里像汉武帝这样,去到匈奴单于早已逃跑而留下的空帐里。

杨广在这里自夸,已经比汉武帝都厉害了。

看着杨广自卖自夸的嘚瑟劲,黄明远真想一杯酒泼到杨广脸上让他清醒清醒,突厥之事,几乎全在文帝时期底定,干汝何事?

可惜也只是想想而已。

皇后萧氏也临幸义成公主的牙帐,对义成公主赏赐及其丰厚。对于历史上的萧皇后来说,这或许是她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毕竟大隋亡后,是义成公主给了萧皇后一个容身之地。

杨广之后又赐启民可汗和义成公主金瓮各一只,以及衣服、被褥、锦彩。特勒以下的人也受到不同等级的赏赐。

一时之间,杨广和胡人尽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