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八十五章 帝国祸根(上)

天下安康 第八十五章 帝国祸根(上)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八十五章 帝国祸根(上)

实际上除了黄明远,也没多少人关系一个已经死了五六年的前太子的儿子的情况。五六年的时间足以让天下大多数人忘了杨勇。

很快,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向了另一件事,官制改革。

四月初,杨广下了一份新诏令,百官不能按正常的考核制度升级,必须有德行,并有显著功劳、能力的人才得以提升。

此令一出,百官哗然。本来当官有几个不为升官,而正常的考核制度升级,保障了大部分普通官员的利益,他们可能没有太多的关系疏通门路,也无法直达天庭,也就是靠着一步一步的考核升级,才得以升职。而现在还要考教德行,还要有显著功劳、能力,这不是活活堵死了他们上进的路吗?

这年头有本事刷德行、功劳的还会在下面郡县当官。

黄明远很想看看杨广的脑回路,作为一个到达权利顶峰的天子,真的一定要一步一步把自己玩死吗?官员不按正常的考核制度升级,不是给了官员上下其手的机会。能够得到提拔的,不是那些能力未必强但关系一定硬的人吗?这样的制度,损害最大的不是天子的权利吗?

而杨广却似乎看不出来。

杨广实在太吝惜名位,群臣中有应当升官进爵的,多让其兼职暂代而已。虽然有的职务有空缺,却空着不补上。

四月上旬,杨广下令设置选曹大臣。

杨广终于向吏部下手。

原本牛弘担任吏部尚书,掌管着官员资料以及人事任免权,可以任免四品及以下官员,但此时的牛弘根本不能专行其职。

这一次杨广任命纳言苏威、兵部尚书左武卫大将军黄明远、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给事黄门侍郎裴矩、左卫将军张瑾、內史侍郎虞世基参予掌握选择官吏之事,他们六人和牛弘被合称为“选曹七贵”

七人之中,苏威、牛弘、黄明远、裴矩皆是宰相,宇文述、虞世基是天子心腹,武将之首,至于张瑾则是杨广扔给关陇世家一个打酱油的,以堵住他们的嘴。

张瑾为人性格懦弱,胆子也不大。他是宇文述的下属,曾经在军中说了一些话,宇文述觉得不中意,竟然直接瞪着大眼斥责张瑾。张瑾也是无能,竟然吓得惶惧而走,因此为众人所讥笑。

七人之中,根本没人拿官小位卑的张瑾当回事,他也没有话语权。

虽然这七个人同时在坐,当杨广又借着虞世基插手其中。因而官吏升迁任免的实权,实际由虞世基借着杨广的权利独霸。而虞世基本人也是一个贪官,收受贿赂,行贿多的人就超越等级和不按一般常理去提拔,不行贿的人就只能原地踏步而已。

当然,一切还不仅如此。

大业三年(607)四月,壬辰(十四日)。

杨广下令:

增置殿内省,与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为五省;增谒者、司隶台,与御史台为三台;分太府寺置少府监,与长秋、国子、将作、都水为五监。

将十二府卫改为十二卫四府。其中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左、右备身府为左、右骁卫;左、右武卫仍为旧名;改左、右领军府为左、右屯卫;加置左、右御卫;改左、右武侯府为左、右侯卫;改左、右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府仍为旧名。其中宇文述仍领左翊卫;杨达领右翊卫;黄明远领左武卫;李景领右武卫;独孤览领左骁卫;来护儿领右骁卫;郭衍领左侯卫;卫玄领右侯卫;张定和领左屯卫;于仲文领右屯卫;而新设置的左、右御卫,并未设置大将军。

减并州县,改州为郡,以郡统县,恢复秦制,实行郡县二级制。同时,在郡上设置司隶、刺史十五员,司监察之职。

改度、量、衡,全部依照古制。

改上柱国以下官为大夫,原上柱国以下至都督共十一等,现改为光禄、左光禄、右光禄、金紫光禄、银青光禄、正议、通议、朝请、朝散九大夫,改开府仪同三司为从一品文散官阶。

当然上面几条,无论怎么解释,都可以让人接受。

但下一条就让所有人崩溃了。

废伯、子、男爵,只留王、公、侯三等爵。而且将以前所赐封的爵位、勋位、散官全部废除,立功后重新再封。而且所封爵全部变成了光禄大夫之类的散官、文官称号。至于原本庞大的王府、上柱国府、柱国府等各级属官,全部撤销。

平心而论,这些改革好不好?好!

可众人愿不愿意接受?不愿意!

杨广此举,可以说是将世家大族的勋官、爵位、门望,以及官员的升级,通通都废除或者冻结,对于门阀来说就剩挖祖坟了。

可以说对于所有世家大族来说,杨广可谓是寇仇。

自隋亡到唐亡,白马驿之祸,朱温将三十多名顶尖门阀领袖,左仆射裴枢、清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守太保致仕赵崇、兵部侍郎王赞等“衣冠清流”三十余人,投尸于河,这才标志着世家政治的灭亡。

而杨广竟然准备提前三百年完成这个事情。所以三征高丽之后,众人对大隋群起而攻之,再无人真的忠于大隋,李唐起兵入关中如摧枯拉朽一般,都是在此埋下的祸根。

当然,黄明远阻止不了。

对于杨广的政策,黄明远曾向杨广进言:“如此快步急行,容易崴脚。”

杨广却回黄明远道:“天下之大,不快步疾行,如何能够快速前进。道路漫长,虽偶有崴脚,不过是疥癣之疾,不足为虑。”

黄明远无言。

可疥癣之疾终成肘腋之患,乃至病入膏肓。

对于这些改革,其他人不满,黄明远自是不能不满。而且黄明远身上的卫公,本就是改制后的爵位,不在废黜的行列。

杨广又以黄明远和宇文述为开府仪同三司,为散官最高职务。引得所有人羡慕不已。没办法,谁叫人家是心腹呢?

除此之外,赵国公独孤纂被封为蜀公;莒国公萧琮被封为梁公;豆卢愿师被封为雍丘侯,全是杨广的亲戚。再加上黄明远、宇文述、杨玄感三人,整个朝廷上上下下一共只有六个人有爵位。

事实上不只是黄明远看到了问题,连妇女、小孩都明白杨广之策的弊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