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六十三章 谋定后动

天下安康 第六十三章 谋定后动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六十三章 谋定后动

过了一日,天子命人查办申国公被刺杀一案。此案经过发酵,朝野内外早就传的沸沸扬扬,说什么的都有。李家这般大族成了老百姓街头巷尾闲谈的笑料,其脸面都丢尽了。

也许这样的局面正是杨广希望看到的。

接下来大理寺入住李家查案,这如同是羞辱一般的待遇,李家人却不得不硬着头皮接受。朝廷内外众人纷纷感叹李家的没落。

幸好杨广没做绝,要是把李家有嫌疑的一一捉拿,李家就要直接垮了。

这一次黄明远替李瞿昙洗清了嫌疑,案犯自然要换成了别人。

李浑又把矛头对准了李节,声称其当天夜里最后一个见到了申国公,李节离开以后,申国公便遇刺身亡,无论如何都有理由怀疑李节是那个杀手。

同理,李节的身高离六尺六寸也差了不少。

而且李筠是在李节走后半个多时辰之后才毒发身亡的,李节离开时还有申国公府管家陪同。而李筠所中之毒毒发不过一刻多钟,中间隔着两刻多钟没法解释。

有黄明远为李节撑腰,李浑也没办法屈打成招。

也不知道是李浑等人丢卒保帅,还是又设计了一个替死鬼,反正最后大理寺查办的结果便是杀人者乃是李家族老归政县侯李直。

李直因为当初李筠处置了其子李峤,使得李峤不久后身死,因此对李筠怀恨在心。再加上李直忿其吝啬,因此遣刺客刺杀了李筠,又嫁祸给素来与其关系不睦李瞿昙。李直也是刚烈,被抓获之时,义愤填膺地述说了对李筠的控诉,然后便当着众人地面自尽了。这让大理寺的人想详查都没有办法。

事有内情,但天子不愿意深挖。

杨广明显是不想节外生枝,因此便命大理寺以此草草定案,又将已死的李直枭首示众。而李筠则被追封为河州刺史,谥号为“悼”。

肆行劳祀曰悼。放心劳于淫祀,言不修德。年中早夭曰悼。年不称志。恐惧从处曰悼。从处,言险圮。对于李筠来说,都不是什么好话。这似乎已经意味着朝廷对李筠是不满的,同时朝廷也没有提李筠的子嗣对申国公府的继承问题似乎更验证了众人之前的猜测。

因此李氏众人为了这个申国公的爵位皆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侄子告叔叔的,有哥哥害弟弟的。整个李家都打出狗脑子来了,为了申国公的位子,往日大家族里什么亲情关系现在都成了一场笑话,李家的这场内乱直接扯掉了高门大族最后一块遮羞布。

刚开始杨广还乐得看笑话,李家的衰落正是他想看到的。但是后来杨广发现,李家之中,群魔乱舞,为了爵位,连一丝脸面都不要了。再让李家这么闹下去,到时候没脸的不仅是李家,怕是连朝廷的脸面都要掉光了。

杨广没办法,也不敢再放任李家这群混蛋再继续混账下去,只得命朝廷尽快确定申国公的继任人选。

朝堂之上,宰相苏威率先上奏原申国公李筠持身不义,为人吝啬,苛待族人,导致族内骨血相杀,兄弟寇仇,直接引起了李家的混乱。申国公作为国之重臣,不忠不义,上不能为天子分忧,下不能为群臣作表率,因此为正本清源,请绝其封。

若是没有后来李家人闹出的这场祸乱,杨广或许也就顺其自然的允了苏威的请求。毕竟打掉申国公府这个关陇世家的旗帜是大隋两代帝王的梦想。只是李家的混乱,让杨广进一步看到李家的强大。若是贸然废除申国公府的承袭,怕是会引得其他关陇世家的反扑。

因此杨广只得违心说道:“申国公还是有大功于大隋的,只是子孙不孝,才导致今日的局面。李家诸子混账,朕却不能让申国公死后无人奉祀啊!”

杨广如此说法,算是不同意苏威绝封的请求。

这时宇文述便上前说道:“圣人天恩,才垂恩李家,不使其绝封。然李筠为人不义,治家无方,却是不争的事实。若是再以李筠的子嗣来承继申国公府的爵位,怕是天下人也要哗然。是故臣以为虽不绝封,但申国公的爵位却要易支。”

李浑对申国公的爵位垂涎三尺也不是什么秘密之事,因此为了夺位,李浑早就四处活动。宇文述是李浑的妻兄,又是天子的心腹,因此李浑曾请求宇文述为其美言,并许诺“若得袭封,当以国赋之半每岁奉公。”

申国公府的一半收入到底有多少,怕是一个天文数字。宇文述作为有名的财迷,闻听这么一大笔财富,两眼放光,且他也希望拉拢李浑来对抗黄明远,因此立刻同意了李浑的请求。

这时宇文述说完,不少人纷纷上前附言。

杨广当然不愿意李筠的子孙继续担任申国公,嫡支在这个位置上的影响力可不是旁支可以比拟的。每易一次支,申国公府的影响力就衰落一大截。

杨广乃说道:“褒国公之言甚是有理,诸位爱卿以为呢?”

众人自是没有反对的。

这时杨广又问询众人“由谁来袭封申国公的爵位最好?”

宇文述上前又奏道:“立嗣以长,不则以贤。今申明公嗣绝,遍观其子孙,皆无赖也,不足以当荣宠。唯安武郡公有勋于国,谓非此人无可以袭封者。”

其他人也纷纷赞同,虽然也有推举别人的,但皆没有推举李浑的人多。宇文述说得倒是不错,李穆子孙中能袭封者,真没几个人才,以无赖者居多,矮子里面拔将军,还真就李浑最合适。

这时杨广看向黄明远,询问黄明远的意见。虽然黄明远扬言为李筠子嗣争夺袭封,但今日在朝堂之上,却是未发一言。

面对杨广的问询,黄明远自是赞同李浑袭封,倒是引得众人一片吃惊。今日黄明远是怎么了,如何这般好说话。

李浑袭封是杨广的意思,黄明远自不会与杨广去执拗此事。自己的确最近势力太大,杨广给自己找个敌人也是正常的。一个宇文述明显斗不过自己,再加一个李浑,不就势均力敌了。

黄明远不反对,此事便是定了。

杨广乃下旨,封李浑为申国公,以承申明公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