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丹麦崛起1890 > 第67章 采购设备

丹麦崛起1890 第67章 采购设备

作者:硬核剧情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7:03

第67章 采购设备

克里斯蒂安小心翼翼地从齐尔特手中接过那3张照片,放到大衣内侧的口袋里保管好,站起来对齐尔特说:“齐尔特先生,我现在就去大使馆帮您确认身份,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大使馆将会在3天内通知您和您的家人,我初步的想法是先让大使馆派人护送你们坐上到汉堡的火车,然后再乘高速轮渡到埃斯比约,当地会有人带你们去哥本哈根的。”

同时,克里斯蒂安解释道:“是这样的,齐尔特先生,之所以不选择离哥本哈根较近的基尔,因为您本身就在那边工作,可能会有人认出来你的身份的,保险起见,从汉堡出发是最现实的选择。”

齐尔特感谢克里斯蒂安的好意:“那我就先代我的家人感谢王储殿下的帮助了,设计局那边,我已经递交了辞职信并且通过了,虽然我现在没有最新的资料了,不过我的公文包里还有一批复制过的文件,希望托您先交给大使馆,让专人送到丹麦去。”

收到这份惊喜之后,克里斯蒂安十分高兴,接过来齐尔特的公文包后,克里斯蒂安迅速地离开了大使馆,拦下一辆马车去使馆。

当克里斯蒂安出现在使馆内时,丹麦驻柏林大使馆总领事利伯特伯爵匆匆赶过来,行礼后,问道克里斯蒂安:“王储殿下,您找我?”

克里斯蒂安把手上的公文包递给利伯特伯爵,同时又把那三张照片也交给了他:“有一位任职于基尔舰船设计局的齐尔特先生,他想重新回到丹麦,并且跟我讲了他的故事,你现在立刻拍一份加急电报给陆军部,问问他们在普丹战争时,有没有一个叫做弗里希·阿尔伯特·沃伦的人在第八旅的第19龙骑兵团服役。”

克里斯蒂安又指了指那个公文包:“这里面装着德国海军最新锐的舰艇的详细设计图和数据,这个文件包,你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中挑选几个头脑灵活、可靠的专人把这个公文包安全地带到哥本哈根。”

听完克里斯蒂安的指示后,利伯特伯爵把这些机密文件交给工作人员锁在保险柜里后,说到:“王储殿下你放心,这件事情我现在就去办。”

“彼得!”他喊道,“给陆军部拍加急电报,问问他们有没有一个叫弗里希·阿尔伯特·沃伦的人曾经在第8旅的第19龙骑兵团服役。”

当这位被称呼为彼得的年轻人开始发报时,克里斯蒂安已经离开了大使馆。

此时的柏林,已经是晚上10多点钟,但是大街上仍然一片繁华,不得不承认,比起克伦伯格这种乡下小镇,柏林才是真正的繁华。

几天过后,1891年12月1日,不光是1891年最后一个月的开端,也是克里斯蒂安等人在柏林的最后一天,克里斯蒂安谢绝了威廉二世与他们一起在柏林过圣诞节的提议,他只是与陆军几位将军们访问了毛瑟公司,虽然知道丹麦陆军的钱包已经快空了,但是保罗·毛瑟还是邀请他们参加了毛瑟公司刚刚研发出来的91式步枪的测试活动。

91式步枪,比起与它在同一年诞生的大名鼎鼎的莫辛—纳甘m1891型步枪,可以说是默默无闻,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与m1888式委员会式步枪不起来,差别不是特别的大,不过无烟火药的采用,让随行的几名丹麦将军愈加坚定了要在接下来的步枪上使用新式的无烟火药,比起传统的黑火药,这种无烟火药的优势,不用说明就能够在实战中体现出来。

离开毛瑟公司后,一行人来到了德法边境附近的萨尔弗尔克林根地区,克里斯蒂安等人来这里,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与罗斯柴尔德家族达成的贷款协议。协议规定了丹麦政府需要向德国采购一定数量的工业设备和军火物资,虽然钱肯定是够了,但是克里斯蒂安觉得来德国,不采购工业设备绝对是血亏,于是,在他的提议下,政府代表团又来到了这个德国西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产地和贸易中心。

现在已经是1891年的最后一月了,克里斯蒂安计划只是与达成个协议,付款从一个月后的第一笔贷款到账再付。

对于这个地方,克里斯蒂安除了知道这里是德国一个重要的工业中心外,就两眼一抹黑了。不过拉斯穆森对这里倒是知道一点,他说到:“王储殿下,我觉得来这采购工业设备的话,最好去弗尔克林根钢铁机械厂。那里的设备和服务态度,都是一流的,而且我与那里的负责人认识,前几天他还答应为我们制造盾构机,如果我们在修建哥本哈根——腓特烈港铁路时,建造海底隧道需要的话。”

(插一句,由于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的原因,工业部最终还是采用了蒸汽机车的传统铁路,而不是电气化铁路。)

听到这个好消息,克里斯蒂安有点喜悦,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这倒是个好事情,不过我担心,这条隧道可能会花去巨额的资金。”

工业部部长卡尔霍恩同意了克里斯蒂安的观点:“王储殿下说的没错,前一阵子,我让工业部组织了一次海底隧道的选线的初步勘测,很遗憾的是,勘测结果表明,大贝尔特海峡水深从12米——58米不等,远远超出了世界上现有的技术水准,不光我们做不到,英国人德国人也无能为力。”

“而小贝尔特海峡水深差距更大,水深为7米——80米,如果说大贝尔特海峡隧道还有微乎其微的可能性的话,那么小贝尔特海峡修筑隧道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那两岸的列车该怎么通过呢?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难不成,我们还得把旅客从车厢里赶下来,换乘轮渡,再重新在大贝尔特、小贝尔特海峡的另一岸重新坐上火车?”拉斯穆森忧心忡忡地说到。

“这会大大增加不必要的时间,如果发生战争,西兰岛和日德兰半岛上驻扎的军队无法快速调动。”克里斯蒂安补充道。

“唯一一个办法就是火车轮渡。”卡尔霍恩说到。

“火车轮渡这项技术,早在1850年时就已经被英国工程师在苏格兰的福恩湾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时间的不必要浪费,技术要求比起那虚无缥缈的海底隧道来,更加具有可行性。”卡尔霍恩解释道,“而且更加便宜,可以省去巨额的修筑海底隧道的费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