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丹麦崛起1890 > 第116章 年度总结(续)

丹麦崛起1890 第116章 年度总结(续)

作者:硬核剧情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7:03

第116章 年度总结(续)

“同时,弗尔克林根铁厂与政府合资在奥胡斯建造的大型钢铁厂也已经于9月初开工,预计年产钢料1万吨,足够供应国内甚至一小部分的国外市场,等需求增大后再逐步扩建。”

钢铁厂在这个时代的欧洲甚至世界,无疑是一个国家综合能力的象征,掌握了炼钢技术,就拥有了在国际事务的发言权,在工业革命的欧洲,各个国家都在大建钢铁厂,比如英、德、法、奥、俄、美等主流列强均开始兴建钢铁厂。

哪怕是小国家,如巴尔干诸国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等想建,规模也十分受限于经费,丹麦刚起步就能够拥有一座万吨级别的钢铁厂,已经是很不错了。

在农业方面,虽说克里斯蒂安在这方面比起工业没有太多的关注,不过在埃斯楚甫的治理下,谷物产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在可耕种土地面积缓慢减少的背景下,能够实现谷物产量持平就已经不错了,增长更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在农业上的成功,大部分还是要归功于埃斯楚甫及他所领导的由他所属的国家及土地所有党所领导的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的鼓励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政策,刺激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

这也是为什么克里斯蒂安不会去关注农业方面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丹麦这个弹丸之地,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肥沃的土地,在工业迅猛发展的19世纪90年代,丹麦的外汇收入的顶梁柱仍然是传统产业农业、畜牧业,足足占到了外汇收入的65%多!

在丹麦远征军在东非开疆扩土的过程中,埃斯楚甫的政府也针对苏丹及厄立特里亚地区的地理环境,制定出了适合东非殖民地地区的农业政策,能够在缺水干旱地区种植的农民,就能够获得比在青尼罗河沿岸耕种的同样人更多的奖励。

至于电报,埃斯楚甫甚至都懒得提了,电报可是丹麦的看家本领,大北方电报公司听说过吗?这是斯堪的那维亚地区及北海和波罗的海部分地区最大的电报公司,甚至在远东,也有大北方电报公司的电缆敷设船。

甚至丹麦海军以前一艘老式的风帆护卫舰托登斯科尔德号(注意,这不是那艘小船扛大炮的355毫米主炮的托登斯科尔德号铁甲舰)都曾经为大北方公司在远东的长崎、海参崴等地铺设电缆,这艘风帆护卫舰还创造了诸多个第一,如第一艘穿越苏伊士运河的丹麦船只、第一艘抵达东亚的丹麦海军船只等等。

由于大北方电报公司优异的业绩,也吸引了诸多丹麦及北欧地区的投资者,在大北方电报公司的股东名单中,还不乏一些英国、丹麦和沙俄王室成员的影子。

克里斯蒂安最关心的,还是财政方面,布兰德斯脸色宁静地走上主席台,发言到:“在财政方面,我可以向诸位大言不惭地说到,我国的财政已经达到了自18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892年,虽然赤字仍然达到了3200万克朗,不过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马赫迪的第一笔,约150万英镑的赔款将于圣诞节后到账,600多万英镑的战争赔款将解决丹麦经济的窘境,并焕发出新活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