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梦 > 第五十四章 大浪淘沙(四)

明梦 第五十四章 大浪淘沙(四)

作者:一壶清茶淡香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6:31

第五十四章 大浪淘沙(四)

明梦

时间就像筛子一样,在丈量每一个人的人生长度的时候,同时也能衡量一个人的人生宽度。

朱舜对太监有偏见吗?

有,受史书的影响,他对太监有很大的偏见,但是接触的多了,这种偏见慢慢的就成了同情,同情他们的遭遇,同情他们的不易。

读书人看不起太监是因为他们的身体不健全,还有就是嫉妒心作祟,毕竟在古代,太监是能和皇帝朝夕相处的,而他们不能,当然这是朱舜的猜测。

但是在古代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谁愿意割掉男人身上最重要的部分进入皇宫?

他们在失去身上某些物件的同时,也失去了作为男人的最基本的尊严!

阴柔、乖戾、残忍、狠辣、狡诈等一切不好的词汇都往他们身上安,但是作为文官治理不好国家,让活不下去的百姓不得不进宫当太监,以求能活下去,他们就不感觉到自己很无能吗?

朱舜在明朝一段时日以后就不敢再相信史书了,毕竟那些史书都是文人写的,所以当他用怀疑的态度看待一切时候,他才发现明朝的史书就是个烂泥坑,什么肮脏的东西都往皇帝和太监身上扣,特别是明末这段时期的历史。

天启皇帝是木匠皇帝?

呵呵,朱舜真想吐说出这句话的人一脸,因为他真的是木匠皇帝,那么就不会落水而死!

而天启皇帝落水而死是因为那些文臣们怕了!

一个木匠皇帝能让文臣们害怕?

呵呵。

那么魏忠贤就真的不识字还嚣张跋扈?

呵呵,那简直是扯淡,他不识字能成为司礼秉笔太监?开玩笑呢?一个太监敢嚣张跋扈,背后没有强有力的支持,他是嫌自己活的太长了?可笑。

正因为了解到这些,朱舜就渐渐的改变了对太监的看法。

发放俸禄,允许请假,给他们养老,给他们安排体面的工作,在孤儿当中给他们挑选继承人……等等,让所有的太监对于信王都是感恩戴德。

不歧视,不优待,用平常心看待他们,朱舜发现他们是一群不可多得的人才。

现在许多行业都有他们的身影,教育、医疗、工厂、政务院等,他们的工作热情可以说是其他人的几十上百倍,而他们毫无怨言,就因为感激信王和天启皇帝给了他们这一切!

他们的生命长度朱舜不知道,但是朱舜知道他们的生命宽度要比那些文人宽许多。

“大伴,你还真打算把天津打造成一个宦官之家啊?”

自从王承恩接手天津事务以后,整个天津的官场大多数都是太监,这让朱舜很是无语,但是天津在他们手里比那些自誉为人上人的文官好的太多了,这一次过筛子一样的检查,他们这里几乎没有出现一个贪污受贿的,这不得不让朱舜感叹。

“嘿嘿,王爷,奴婢总想为他们做些什么,都是身残之人,在一起总有个照应。”

王承恩很是卑微,特别是在朱舜面前。

“你呀,不过这样对他们的成长不

利,因为你总不能照看他们一辈子,如果其中一个出错,最终的骂名还是会落在你身上,这样不好。”

朱舜有些担心,目前看来这些宦官把天津治理的不错,怕就怕在他们形成团体。

“王爷的意思?”

信王府的老人了,他明白朱舜的意思,但是他想替朱舜看着这群人,不让他们给自己的王爷脸上抹黑。

“挑选出几个能力出众的把他们安置到其他地方,人总要成长的,咱们不能一直护着他们,到时候就算出了问题,其他人也不会把他往你身上引,毕竟还有我顶在前面!”

朱舜的话让王承恩的眼睛一红,他没想到自己看着长大的王爷能替他考虑这么多。

“你也真是的,不自己买个府邸,薪俸那么多留着干啥?不是住宿舍,就是住我家,真是的。一会下班咱俩一起,今晚我亲自整几个小菜,咱俩喝一杯。”

朱舜拍了拍王承恩的肩膀看似抱怨,但是更多的是一种关心。

“好,一会我让人买些海鲜,我可是知道王爷爱吃鲍鱼、龙虾等,这季节这玩意可是非常多的,听说鱼翅也很美味,就是不知道王爷会不会做?”

在前世朱舜对于海鲜感兴趣还是自己的妻儿喜欢吃,所以在不宽绰的经济条件下,他还是尽量的整一些海鲜,虽然都是大众货,但是毕竟也是海鲜,也就练就了做海鲜的本事,可是高大上的他还真不会,比如说鱼翅。

“这个我还真不会,整点龙虾、螃蟹、鱿鱼就好,其他的好多我都不会做。”

朱舜没有感到不好意思,因为这玩意他真的不会。

“对了,海带繁育的怎么样了?”

原本以为海带在海边就有,但是真正来到这个时代,朱舜才知道海带这玩意在华夏是没有的,也就是去年在占领高丽后才发现高丽的东南海域有海带,这才开始在天津附近的海域大规模种植海带。

“呵呵,王爷是没去市场转过,要不然也不会这样问。”

王承恩笑呵呵的说道。

“哈哈,最近太忙了,家都没回过,哪有时间整那些玩意,看样子海带的产量不小啊,太好了,一会买一些,晚上我做一些好吃的。”

朱舜听见王承恩这样说,就知道海带已经培育成功了,而且已经开始量产了,就哈哈大笑起来。

“行,王爷,您在这里休息一会,我准备了一些好茶。”

看到朱舜高兴的样子,王承恩心里也是很高兴,安顿一番就出去开始张罗起来。

王承恩出去后,朱舜一边品茶一边翻看着桌子上的文件。

天津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作为朱舜最早起家的地方,这里汇集着大量的研究院、工厂、高校等,让这里的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天津到内陆的火车不断延伸,天津的商品可以快速的运输到内陆,不仅让内陆的商品繁多起来,更是让天津的经济得到了腾飞。

经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环境的影响,虽然在最开始朱舜就严格要求了环境方面的一些问题,但是随着

人员的大量聚集,就是做饭取暖的煤炭燃烧就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这个是避免不了的,放下有关于这方面的报告,朱舜看起了其他方面的事情。

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对一些固有的人文环境造成了冲击。

这也就是朱舜在以前经常强调的精神文明。

这是一份有关于最近一年来有关于经济方面的诈骗案件汇总。

朱舜越看越是心惊,他还不知道百姓们刚刚富裕起来,就有人打着快速致富发家的幌子开始招摇撞骗起来,最令朱舜惊讶的一起打着集资办厂趁机敛财的案例。

案件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天津的工厂众多,特别是一些效益好的厂子多如牛毛,毕竟技术力量摆在那里,稍有点技术含量的,效益就很好。

有人就开始打这方面的主意了。

一个名叫董大苟的人,打着造铁甲蒸汽渔船的幌子开始找人投资,在天津城内四处碰壁之后,就开始打起了偏远一些的村庄的主意,天津靠近南边远离海边的村庄就成为了他的首要目标,因为那里的人对于如今的政策了解的不是太详细,他们只是知道朝廷的海军已经开始使用铁甲的蒸汽战舰,所以对于董大苟的说辞还是有几分可信度的。

但是了解的人都知道,现在民用的还是以木帆船为主,蒸汽铁甲舰因为熟练工人以及朱舜考虑到的技术封锁,还没有开放到民间,这个在海边以及一些大城市的人都有了解,偏远地方的百姓了解的并不详细,这就给了他可乘之机。

百姓们口袋里的钱被他套取一空之后,他并没有去造蒸汽铁甲渔船,反而拿着朝廷的政策说事,不归还那些款项不说,还让朝廷背了一口黑锅。

“这个董大苟抓住没有?”

王承恩进来之后,朱舜指着文件上董大苟的名字开口说道。

“已经抓住了,但是事情有些难办。”

王承恩不假思索的说道,对于天津的大小事务他可是熟记于心的。

“怎么个难办法?”

朱舜听到王承恩的话语眉头微皱,有些不高兴。

“主要是大理寺那边不知道该怎么判决,毕竟大明律里面没有有关于这方面的处罚条款,再加上董大苟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触犯大明律。”

是的,董大苟并没有触犯大明律,因为他已经把所有的手续都办全了,最后卡的就是朝廷不允许民间造蒸汽铁甲船。

这就有些无奈了,不允许并不是处罚条款,再加上将来的蒸汽铁甲船肯定要开放给民间的,他只要一口咬定等到朝廷允许之后再造铁甲船,谁拿他也没办法。

“该重新修大明律了。”

听到王承恩的解释朱舜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同时心里也有些感叹。

大浪淘沙,是谁也逃不掉的,百姓、官员、经济、道德、文化等都要接受时代这个大浪的淘洗,淘掉沙子,才能留下永久流传的真金!

朝廷也该做些什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