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梦 > 第三十六章 博弈

明梦 第三十六章 博弈

作者:一壶清茶淡香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6:31

第三十六章 博弈

明梦

时间慢慢流逝,天启皇帝的孩子朱慈煌已经三个月大了,百日宴这一天,京城甚是热闹。

相比于三朝和满月,朱慈煌的百日宴这一天声势更加浩大,朝廷百官,商人代表,士绅乡老,老百姓等等,整个京城在这一天似乎都因为朱慈煌的百日宴而陷入到了狂欢的氛围当中。其中最显眼的是一群西夷人。

是的荷兰人又来了。

这一次他们的诚意更加的足,不仅仅带来了一千万的龙币赔款,还携带了大量的黄金白银和香料。

这有些出乎朱舜的预料,让他都有些不好意思对他们继续动手了。

但是非常小气的朱舜哪能是这些东西打动的,该动刀子还是要动刀子的,再说你这么有钱,不多掏出来一些能行?

玻璃制品,洗护用品,钟表等机械制品,就成为了一把刀子,一把砍向西夷人钱袋子的锋利大砍刀,相比于以前的茶叶,丝绸,棉布,瓷器,这一次大规模卖给西夷人的货物更加有技术含量,价值也不是同日而语的。

现在荷兰人已经逐渐的显露出疲态,西班牙人已经开始对他们在东亚的利益虎视眈眈了,为了继续给他们挖坑,朱舜这一次也是下了血本,把燧发火枪卖给了他们。

燧发火枪已经在西方出现了,但是因为在1610年亨利四世遭遇刺杀,燧发火枪的大规模装备就此停滞,直到几十年后,也就是17世纪中叶,燧发火枪才开始大规模的在西方开始装备,并且一直持续了二百年。

现在为了打压西方的科学技术,大规模出售燧发火枪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玩意对于已经装备了后装单发步枪的大明来说威胁并不大,最主要的是朱舜想推动一把历史的进程,毕竟十几年后燧发火枪就要在西方普及开来,这个时候出手刚刚好,为此朱舜专门让人给荷兰人科普了一下燧发火枪的好处,甚至还来了一次小规模的演练,这让那些还怀疑大明人用心的荷兰人大开了眼界。

为了让西方开历史的倒车或者走上弯路,朱舜甚至都想把神臂弩批量卖给他们,因为相比于燧发火枪,神臂弩的射程也是远远超过它的,甚至说在特殊的环境里,神臂弩的杀伤力比燧发火枪更加的强大,同时神臂弩在某些工艺上比燧发火枪更加高超,特别是连发神臂弩它的科技含量更加的高,威力比燧发火枪更加强大。

正因为考虑到了这些,朱舜最终决定还是把燧发火枪卖给西夷人比较好,少量的卖一些第一代神臂弩也是可以的。

一来能打压一下西夷人能够生产燧发火枪的工厂,二来就是为西方正在发生的战争添一把火,三来也是为了长远考虑,燧发枪的技术已经成熟,现在打压有些不切实际,不过限制火枪威力的不仅仅是新式的枪械技术出现,还有一样东西尤为关键,那就是火药,现在除了大明,其他地方可是没有黄色火药的,普遍都使用黑.火药的时代,更加强大,更加高效的火药就尤为关键了,如果燧发火枪使用无烟火药,嘿嘿,那么它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时间会不会加长一些?

这个谁也说不准,不过朱舜的下一步就是打压西方的火药技术,只要西方的火药技术不突破,就算出现单发后

装步枪,那么它的威力也有限。

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从来不是一丁点或者说短时间的,有时候跨度会非常大,如果几百年后西夷人才发现华夏人卖给他们的高威力黑.火药夹杂了其他东西会做出什么样的感想?

是的,这一次火药也在出售的名单上面。

在决定把西方人带歪的情况下,火药就很关键。

颗粒化火药早已经在西方出现,不过因为纯度问题,威力提升似乎已经到了极限,可是已经初步形成化学体系的大明科技人才知道,颗粒化火药的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提纯,配比这两方面都是可以操作的,特别是再给黑.火药里再添加一些其他不显眼的东西,这玩意的提升空间就会成为无限的。

这一次出售给荷兰人的火药就是优化配比后的颗粒化火药,优化的有限,但是也比现在西夷人使用的颗粒化火药威力大。

有些坑可以爬出来,有些坑可是会让人绝望的,特别是在科学技术上的大坑那简直能把人坑死。

等朱舜笑眯眯的打发走荷兰人,朱慈煌的百日宴早已经结束几天了,顾不得休息,相对于坑西夷人,还有一场博弈在等着他。

今年的北方因为夏收的结束更加稳定了。

便利的灌溉系统,高产的粮食种子,免税的朝廷政策,让老百姓家里都有了满仓的粮食。

以前百姓们还会担心许多问题,比如说朝廷的大工程结束他们就找不到合适工作,挣不来钱,买不来粮食,或者朝廷的粮食卖完的那一天,等等,但是现在看到自家地里的粮食都吃不完,他们的心彻底的放下来了,同时他们更加期待秋收,因为产量更加高的农作物都是在秋天成熟的,比如说晚玉米,红薯,土豆等,到那个时候,老百姓恐怕会被巨大的丰收而彻底的吓晕,而到那时整个北方就会固若金汤。

有好的就有坏的,百姓们有了粮食,对于谁的打击最大,一是粮商,二就是地主阶层。

作为大明北方最大粮商的朱舜,最近也有些发愁,今年的老天太给力,出了旱灾,什么蝗灾,雪灾等自然灾害仿佛都在远去,完备的灌溉设施,合理的规划安排,让今年的大规模旱灾对于粮食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甚至说几乎没有影响,大明的粮食远远地过剩了,粮价,唉,不说也罢。

为了稳定粮价,朱舜下发了政令,各地的粮价均不得低于一元两石的价格,是的,他卖出的粮食就是一元两石,现在回收的也是这个价格,这就很无奈。

赔本的买卖,这谁会做?

大明信王这个冤大头就做了。

没办法,谷贱则伤农,为了不让老百姓受伤,只能朱舜这个傻王爷自己受伤了。

已经吃过一次亏的其他粮商在看到朱舜名下的粮行这样的做法之后,一时间纷纷无语凝噎,这是不给他们活路的节奏。

转行吧,粮食这一行业有朱舜这个无赖的存在,他们已经没有希望了。

转行的可不止他们,还有一些人,也开始转行了。

这群

人就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另一批人-地主。

粮食丰收了,他们交的税多了,这个他们不说什么,因为和以前比较一下,他们发现就是这样,他们土地里的产出也比以前一年的产量要高,要说他们应该开心才是。

但是看着眼前自家的土地他们欲哭无泪。

为啥?

没人干活了。

是的,没人给他们干活了。

以前他们的土地可以租给老百姓,或者养一些长工干活,但是这几年朝廷的大建设抽走了大量的劳动力,再加上朝廷新出的土地政策,他们的土地没人愿意租,而雇佣工人的成本翻倍增加,特别是在今年夏收之后,他们发现就是工钱再翻一倍也没人来给他们干活了,他们真的要哭了。

土地那么多有什么用,没人种,每年还要交高额的税务,简直就成为了累赘,看着麦茬地,一个个地主抬头望天,老百姓都在翻耕自家的土地准备种玉米,而他们只能干看着,怎能不让他们着急?

转型就成为了他们现在的选择之一,另一种选择就是购买机械自己耕种。

蒸汽机械小型化,可靠化之后,朱舜就让人研制出了农用的蒸汽机械,不过还没有推广开来,荷兰人在山东见过的,那是实验性质的,不过现在机会来了,朱舜当然不会错失这个机会,要不然粮食上的大窟窿怎么补?要知道北方的大建设,花钱可是非常多的,这些钱大多是朱舜卖粮食的钱。

自己耕种费时费力,投入太大有些得不偿失,所以转型就成为了他们必选的选项。

这个时期最有钱的除了商人群体,余下的就是地主阶层了,朱舜已经盯上他们许久了,所以这个博弈可以说是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今年的夏收不过是一个爆发而已。

“让咱们的商业钱庄动起来,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就为的是这个时候。”

朱舜对着大明人民钱庄的大掌柜以及商业钱庄的掌柜们说道。

“不要怕他们还不起,让他们把家产作为抵押,前期评估一定要做好,别到时候一屁股烂账。”

这一次是钱庄系统的会议,朱舜把自己能想到的一些情况都要说透,好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同时大明人民钱庄这边做好配合,在咱们钱庄有大量存款的可是适当的给他们一些优惠政策,那些那些金锭银锭以及成车的铜钱的,呵呵,能赚多少就看你们的本事了,我相信你们肯定能在他们身上割一块肉下来。”

“哈哈……”

朱舜说完整个会议室内的笑声响成一片。

是的朱舜盯上了地主家里存的那些金银铜了,谁让他们有藏东西的习惯呢?

金银铜本身的价值并不高,当人们赋予它价值时,它才会是有价值的,当金银铜可以用纸片片购买,而它们本身买不来东西的时候,金银铜的货币作用已经不存在了,毕竟拿着它你买不来任何东西!

这也是纸币和旧金属货币之间的博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