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梦 > 第三十章 科学技术进步的壁障

明梦 第三十章 科学技术进步的壁障

作者:一壶清茶淡香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6:31

第三十章 科学技术进步的壁障

明梦

朱舜向着远处看了一眼,发现那些人根本不像山匪,反而有些像附近的村民,不过有几个吊儿郎当的一看就像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家伙。

这几年随着北方的稳定,以及武装巡捕的大面积清扫和常驻,北方的山匪几乎绝迹。

现在大明北方的治安不敢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是也算得上安全无比,再加上随着基础建设的扩大化,需要许多劳动力,只要是手脚勤快的都能挣到自己足够生活的钱财,民心思定之下,社会的大环境变好了很多。

看了几眼之后,朱舜就有些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索性不再理会,开始给大家盛饭,那些人会有人处理的。

发展就应该全方面的发展,不应该专注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也很重要。

精神层面的发展,教育和宣传就是很好地手段,但是还是有些疏漏,毕竟他们不能覆盖到大明的各个角落。

这个时候就要看大明的基层官员了,只要他们管理的好,那么人们的精神需求就会大大缓解。

现在出现这样的情况,朱舜很轻易地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所以对于护卫人员的审讯记录他看也没看。

“这个事情你怎么看?”

天启皇帝反而对这些很感兴趣,在听完护卫人员的汇报之后,就找到了在外面瞎晃荡的朱舜。

“就是几个游手好闲的家伙成为了路霸,现在出现这个很正常,这也是发展的一个缺陷,主要原因就是现在手里的人才太少了。”

朱舜看着在远处打牌的几女,头也没回的说到,这让天启皇帝很是诧异,他可是知道朱舜是没有看过更加没有听过审讯记录和汇报的,那么他为什么会这么清楚这件事情的经过?

“你咋知道的?”

“多读些书就知道了,大乱之后的大治,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大治之下掩盖的许多问题都被那些写史书的人忽略了,就像隋朝刚成立那会,看起来整个华夏很平静,百姓们开始安定下来,似乎已经开始按下心来搞生产,但是百姓们吃不饱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改朝换代就在顷刻之间,秦汉唐宋,大家看到的只是他们的辉煌,但是谁又看到了,他们前面的哪个朝代的努力?”

华夏的历史很是奇怪,有一点让朱舜一直疑惑不解,那就是不管哪个朝代绵延超过二百年,那么这个朝代前面肯定还有一个时间很短的王朝,就像昙花一现一样,让大家都不自觉的忽略掉。

汉朝前面的秦朝,唐朝前面的隋朝,宋朝前面的北汉,明朝前面的元朝,甚至还有清朝前面的大顺,就好像这些短暂的王朝好像就是专门给后面的朝代打基础一样,用自己短暂的生命为后来的朝代打下坚实的,稳定的,深厚的基础。

当真处于这个大时代,朱舜才真正知道,原来华夏历史上那些流传千古的朝代是踏着他前面短暂王朝的尸骨矗立在整个世界上的。

这才是大乱之后的大治真正含义。

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不足,加以改进,才会出现华夏那些可歌可泣的强盛王朝,当然清朝除外。

治大国如烹小鲜,只有真正站在了这个位置才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大明已经到了一个岔路口,需要我们大刀阔斧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小心翼翼,所以咱哥俩应该更加努力。”

朱舜对着天启皇帝认真的说道。

这个时期的大明确实是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各种思想出现萌芽,各个阶层的矛盾日益尖锐,再加上天灾的霍霍,让这个王朝摇摇欲坠,但是在覆亡危机里出现了许多新绿,不管是好是坏,他的生机都不应该断绝才怪。

“恩,不过你打算把大明往什么方向带?”

这是天启皇帝由来已久的疑惑,朱舜写过这方面的书,他也看过,什么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制,什么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当然更加少不了华夏人骄傲的制度,正因为这样天启皇帝才会疑惑,他不知道朱舜会选择什么样的国家体制在大明实施。

其实这一方面朱舜也没想好,对于国家的体制他很是纠结,资本主义他看不上,后世华夏独有的体制现在实施有些不合适,因为现在的人们还接受不了,现在看来君主立宪制是比较合适的,但是这玩意在朱舜看来纯属扯淡,在华夏你要是敢搞君主立宪制,过不了多长时间,你信不信皇室都会不明不白的消失,除非军队掌握在皇室手中。

许多事情都需要时间,不能一蹴而就,封建王朝一下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西方经历了二百多年,更别说比他更加先进制度,没有千年的沉淀,想要一蹴而就,那么造成的后果,大明现在还承受不了,这是经过历史验证的。

“还没想好,短时间内做出选择只会让大明更加的混乱,所以这个事情不急在一时,不过,大同社会会在咱们的有生之年看到。”

朱舜抬头看着天空悠悠的说道。

“皇权真的要被限制吗?”

“短时间看来不会,但是长远来看,皇权肯定会被取消。”

接下来就是长时间的沉默,没有朱舜的几百年历史眼光,天启皇帝很难明白朱舜的忧虑和想法,但是他知道这是他弟弟的想法,不管理解与不理解,他都会选择支持。

“派人去好好地调查一下这里的政务院,他们做这些事情看来不是一天两天了,政务院的人会不知道?”

回过神来的天启皇帝对着远处的警卫员招了招手。

“是。”

“走吧,该回京城了,也不知道科技院那边研制的飞机怎样了?”

天启皇帝似乎已经彻底的想开了,待到警卫员离开后,对着一旁的朱舜说道。

“哪有那么快?科技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特别是现在咱们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许多东西都要靠咱们自己,蒸汽机的技术还没有吃透,就想着内燃机,似乎步子迈得有些大了。”

朱舜不是大学生,更加不是什么砖家叫兽,所以对于蒸汽机和内燃机不是那么了解,一个纯粹的外行人看来,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区别真的不大,因为他们都需要水和火,不过一个是火在

外面加热水让水蒸气推动活塞运动,一个是火在里面推动活塞运动,而水起到了一个降温的作用,他们的原理应该都一样,就是把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所以在朱舜这个外行人看来内燃机只不过蒸汽机的升级产品,而不是蒸汽机的终极产品,因此朱舜专门查找了系统里的介绍,才发现蒸汽机的极致人类远远没有达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什么时间人们不需要转化这一过程了,什么时候才真正的脱离了蒸汽机时代!

这个时候朱舜赞不赞同研究内燃机?

这句话就是废话,因为作为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放弃这个。

赞同,支持这是肯定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对于蒸汽机的研究就放弃了,反而朱舜还要投入更加多的人力物力去研究蒸汽机。

古人的智慧是可怕的,这一点朱舜从来不敢小看,特别是诸子百家的研究加深,提出的一些想法,让朱舜这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知识的后世人都有些汗颜。

鲁班鸟,木牛流马,这无一不说明在机械运用上,华夏古人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后世人的前面。

朱舜有些纠结,因为后世的一些所谓的现代科技都建立在能量守恒定律上面,但是在复原传说中的物件面前,朱舜不知道该不该提出后世的一些原理,这也就给现在的科技院的技术研发造成了很大的壁障。

“也许咱们的飞机不用那个什么内燃机,墨飞带着一帮人研究的木鸟已经有些成果了。”

天启皇帝不知道朱舜说的内燃机是什么东西,但是他是木匠出身,在见识到滑翔机之后,专门和墨飞探讨过鲁班鸟扩大版的可能,也就是说,以后的飞机可能已经向着朱舜不知道的方向上发展着。

“一步一步来,再过几年等到咱们有庞大的人才基数以后,可以把摊子铺得大一点。”

听见天启皇帝话,朱舜心中一动,也许在科技上未必不能走出一条独属于华夏自己的道路。

华夏的精华不能放弃,而后世的西方科技也要同步进行,双管齐下,也许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精彩多姿。

想通了这些,朱舜不再纠结,科技壁障不再人为设置,放开手脚,华夏才能大踏步的前行。

朱舜感叹自己有一个好系统,在这个面目全非的历史潮流中,它的作用将会逐步取代自己那固有的历史经验。

“系统,我需要兑换下一步的科学技术资料,两种都要。”

“好的宿主,系统正在评估,请稍等。”

默默地等待中,朱舜有些好奇未来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宿主,你的薪火币不足以同时兑换,西方特色的技术资料相对便宜,东方特色的……你只能兑换一点点,所以请宿主慎重选择。”

“什么?!”

朱舜有些发愣,这一段时间对于新货币,他一直没有动用,积攒下来的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系统的语气好像自己是一个穷鬼。

“这是未来两种科技的发展方向,你先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