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梦 > 第二十七章 邮票的出现

明梦 第二十七章 邮票的出现

作者:一壶清茶淡香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6:31

第二十七章 邮票的出现

明梦

朱舜的话语让李自成有些疑惑,突然间他发现眼前的年轻人自己有些看不懂了。

朱舜也发现了自己的不妥之处,毕竟刚才的口气有些大了。

“哈哈,我也是听家人提起过,所以才会这么说的。”

朱舜打了一个哈哈,想把这个话题结过,但是看李自成的样子,好似没有什么效果,天启皇帝这个时候插嘴了。

“你们这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毕竟出来一趟不容易,家里管教太严了。”

朱舜给自己的大哥竖起一个大拇指,还是大哥厉害,一句话不仅化解了尴尬,还把事情稍微解释了一下。

“哈哈,客人来的还不是时候,这个时期外面的树木还没发芽,土地还没有解冻,想要游玩怕是不成喽。”

李自成好像确实是相信朱舜他们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兄弟俩人穿着确实富贵,但是没有富家子弟的那股傲慢劲,很对自己的脾气,释怀之后的李自成哈哈大笑的看着兄弟二人。

“呐,我们来的还真不是时候,对了,去年朝廷就下了政策说要在陕西多种树,怎么到了现在还没见动静?”

朱舜这一次来这边就是看看这边的环境,自从去年定下的几个州府的发展方向之后,今年就要开始实施了,朱舜也担心他们再实施的时候出错或者出现其他的问题,就以散心的名义出来看看。

“早就开始,去年返回的一批乡亲是走一路种一路,你没看见道路两旁的小树苗吗?都是去年种下的。”

李自成喝了一口茶,指着外面道路两旁的树木开口说道。

“哦,这个还真是我们疏忽了,一路上尽是看风景了,却忽略了身边的东西。”

说到这里天启皇帝温柔的看向旁边已经显怀的张嫣皇后,这让一旁的朱舜很是无语。

“哈哈,大哥大嫂真让人羡慕。”

李自成举起茶杯示意一下,喝完茶之后,才继续说道。

“其实这几年你们不应该来这边玩耍的,这里太荒凉了,沟壑纵横,黄沙漫天,山上光秃秃,河里不见水,以前还不觉得什么,但是朝廷在去年开始宣传大力植树造林时,才知道,这些都是自然对人们的惩罚。”

说到这里李自成脸上有些自责。

“在朝廷的宣传里我才知道,几百年前我们的家乡是多么漂亮,到处都是青山绿水,环境宜人,但是人们不懂得感恩,过度的开垦造成了现在的模样,都是我们的错。”

“好在时间还不算太晚,我们还可以补救,特别是信王老人家更是高.瞻远瞩,把这里的人口大规模的迁出,给自然一个缓口气的机会,更是让朝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治理。”

李自成的话让朱舜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当着自己的面夸自己,朱舜的脸皮还没那么厚,而一旁的众人则忍着笑。

“这样一来不仅能让环境慢慢恢复,还给这里的百姓找到了新的生计……”

环境恢复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耗费需

要很多,不仅朝廷投入了许多钱,天启皇帝这些年抄家积累的财富也投入了许多。

考虑到现在的天灾不断,朱舜也不敢头脑一热把一切投入进去,而是一步步来的,沿途种树就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打井找水,这两样是最基础的,这样不仅解决了百姓们的吃水问题,还能够沿着水源地植树造林,让环境变得好起来。

第三步也很关键,这几年因为天旱,蝗灾时有发生,为了应对这些,工部农业司,这几年大力推行鸡鸭养殖技术,特别是在去年朱舜得到了大量的粮食之后,家禽的饲养也爆发了一个小**,就为应对将来可能或者说必定发生的蝗灾。

第四步就是分批次恢复,他是这样打算的,一步到位不可能,但是提前规划好之后,就有许多利用空间。

比如说比种树更快的种草,特别是现在粮食不缺,以及没有合适的牲畜饲料,那么种草不仅能够解决牲畜的饲料问题,还能给大明百姓提供足够的肉食。

其实任何东西都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大量的肉食补充,人们对于粮食的消耗就会降下来,这样算来,也就变相的节省了大量的粮食,再说朱舜对于粮食有长远的计划,大明以后缺粮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不适合种树的地方就先种草,草地可以养牛羊,林间可以饲养家禽,不仅能让老百姓增加收入还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这第四步就是为了老百姓的生计考虑的。

在这个驿站,朱舜见到了成群的家禽,牛不算多,但是靠近草原的缘故,还是有那么十几头,更多的是羊,但是以绵羊居多,山羊都是圈养的,毕竟这玩意可是会吃草根的,对于环境的危害太大了。

看到了这里的朱舜很是满意,特别是在这里住了几天,朱舜他们专门去看了植树造林的队伍,主力军都是老人,青壮不多,但是那些重活都给了青壮,老人们的活相对轻松一些。

其实这些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朱舜开始把陕西的人口回迁的时候,回来的老人居多,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陕西迁出去的人在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之后,许多年轻人都不愿回来了,特别是那些去了北直隶等地的人,更是不愿回家,他们已经被哪里逐渐繁华的景象所吸引,再加上在那里工作一个月的收入,就比往常辛辛苦苦一年种地的收入要多得多,那个年轻人还想回来?

不要说什么乡土情结,这个时候谈这个真的没有意义,华夏人的乡土情结是很重,但是那也得看什么时期,在这个人人吃不饱的时代,死守土地就要饿死,谁还会在意家乡那贫瘠的土地?

陕西的将来除却那几个主要的城市,其他地方也许会重归洪荒,但是这正是朱舜愿意看到的,几百年后的事情还历历在目,人口稠密,环境恶劣,为了恢复环境,华夏民族牺牲了多少东西?

所以有些事情要趁早做。

告别了李自成,天启皇帝和朱舜他们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继续向北而行。

“对了,才见那个李站长时,你说他说得好,还说朝廷有自己的考虑,说说,你是咋想的?”

其实那天的谈话天启皇帝听在耳

里,也颇为这个年轻的小站长目光长远而赞叹。

“驿站的作用是什么?”

朱舜没有回答天启皇帝的问题,反而还开始问起了驿站的作用,这让天启皇帝一愣。

“驿站主要作用是传递消息和供过往的官员休息。”

天启皇帝的回答很简练,其实驿站的作用说白了就这两个,并没有那么复杂。

驿站的裁撤在天启年间就有些苗头了,不过天启皇帝当时还没对驿站动手就嗝屁了,后来崇祯皇帝上台对于当时的情况并不了解,被下面的官员忽悠几句就头脑一热开始裁撤驿站,这样就给了李自成造反提供了很好地理由。

当然现在不是原来,天启皇帝没事,信王也不是容易被人忽悠的傻白甜,对于许多事情不仅有以后几百年的历史经验,更多的是他在基层工作多年,对于许多事情看的更透,更加明白。

驿站不能裁撤,这个事情不仅是古代,就是放在现代也没有人敢这样做,作为当时主要的通信手段,驿站一裁撤,朝廷就会变成聋子瞎子,就像现在社会通信都是靠手机,如果把大量的通信基站拆除,那会造成什么后果?或者说驿站就像天上的卫星,如果嫌弃卫星的耗费太大,就不发射卫星,那可以想象社会会混乱成什么样子?

不能裁撤并不意味着不能改变,现在朱舜整合后的驿站更像后世高速路上的服务区,但是它多了一个通信功能。

“以后驿站肯定要改变的,这一点李自成虽然没说,但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朱舜顿了顿继续说道。

“就像你说的,驿站的作用就是通信和官员住宿,其实这样并不好,老百姓如果想要和远方的亲朋联系怎么办?在以前只能让去那里的人给自己带个口信或者书信,很是麻烦不说,还不是太靠谱。”

“这个我知道,当初你整改驿站的时候就说过,把驿站对于民间开放,让老百姓来养活驿站的人员,现在我问的是,怎么解决他们还要依靠其他地区补贴的问题,还有就是以后驿站的发展方向。”

“呵呵,先说一下方向吧,驿站以后肯定不能这个样子,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讯,那么就专职做通讯,比如说河南的人想把信件或者物品、钱财等送到蒙古,但是他本人不愿意跑远路或者说不能跑远路,而找镖行又有些负担不起,那怎么办?”

“你的意思是让驿站把这个也承接过来?”

“对,驿站的作用就体现在这里,只要他买一个这样的东西,贴在信件上或者给驿站一定的费用就会把他的货物、钱财等安全可靠的送到蒙古亲人的手里,这样一来,驿站这盘棋就算活过来了。”

朱舜递给天启皇帝一套画册,其实就是后世邮票一样的东西。

天启皇帝接在手里仔细的观摩着。

“随着以后交通越来越发达,驿站的休息作用会小很多,那么现在的客栈完全可以打包卖给那些商人经营,这样不仅能给驿站提供大量资金,还能让那些驿站的人员不至于失去工作,让社会变得更加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