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梦 > 第二十章 朱舜快憋疯了

明梦 第二十章 朱舜快憋疯了

作者:一壶清茶淡香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6:31

第二十章 朱舜快憋疯了

沈寿崇火急火燎的上了船,留下两个还有些懵逼的府长,他们不明白沈寿崇为什么会这么着急,但是现在已经没时间给他们多想了,他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就像孙铨他不仅要帮助袁枢把一部分百姓迁移到东番岛,还要按照朱舜的规划把福建好好的建设一下。

福建的矿产还是很丰富的,虽然量都不是很大,但是足够福建和东番岛前期的建设所需了。

同时现在的福建也很乱,因为陆战师速度很快的控制了整个福建,但是因为他们人数较少,控制的也是以那些主要的城市为主,这让后来许多反应过来的世家大族把自己的武装力量都转移到了偏远的山区,这就造成了现在整个福建的匪乱很是频繁,虽然他们不敢袭击城市,但是经常骚扰农村的百姓,很是让人恶心。

所以在得到陆战师控制住福建全境之后,朱舜就直接派了两个军团过来。

因此福建现在驻扎的军队比较多。

随着控制面积的扩大,针对军队的驻防区域也经过了新一轮的换防。

现在福建的驻军不仅有陆军,还有一个武装巡捕军团,军团长是刘四喜,他们是霸下军团。

陆军是秦佐明的嘲风军团,现在两个军团的总人数加起来才堪堪达到六万,但是这对于北方的各个府,驻军算是最多的,在北方几乎没有两个军团驻扎一个府的情况,当然边境府除外,在这里刘四喜的霸下军团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不到两万人,这也是朱舜的一个长远考虑。

这一次的军队换防,朱舜是把所有的人员全部打散之后重新编组的,比如说现在的军队里各地口音都有,不再像以前那样一支军团里都是一个口音,现在就是一个大杂烩,不过还是以北方兵为主,毕竟现在军队里北方人居多。

不过以后这样的情况会慢慢改改变,把刘四喜的武装巡捕安排的这么少,就是想让他在这里训练出大量的南方兵,将来为整个大明部队提供大量的南方兵员,这也是一个试点,如果效果好的话,将来各个府的武装巡捕将会成为一个个新兵训练营,为那些正规的部队提供大量的兵员。

这就是朱舜安排刘四喜来这里的一个目的。

当然现在秦佐明的朝风军团也不会闲下来,在刘四喜的霸下军团维持福建的基本稳定和训练新兵之后,他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清缴福建的那些山匪。

一是锻炼新兵,二就是震慑。

毕竟陆军的装备要比武装巡捕的装备好上一些。

同时也是为了让他们适应南方的气候,为将来做准备。

有了这两大军团的驻扎,想来福建就会很快的稳定下来。

“秦军团长,这里需要你们派人尽快的清理一下,许多百姓已经遭遇到了山匪的骚扰。”

已经回到福建的孙铨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对着秦佐明说道。

“行,那里只有一千多人,一个连的人马足以搞定,不过,看样子你肯定不会是因为这些才来找我的吧?”

秦佐明看着孙铨指出来的地点,心里默默地盘算一下开口说道。

“还是秦军团长厉害,一下子就猜到了,这一次我来找你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你们多抓一些俘虏,现在因为要支持东番岛,福建的人手很紧张。”

“你这是给我出难题来了,我这都是新兵,一打起来根本守不住手脚,让那些俘虏伤亡太大了,但是,哎算了,我再想想办法吧。”

秦佐明根本不理会孙铨的夸赞,而是满脸的愁容说道。

这一次他带来的部队新兵居多,而且还是各地都有,正处在磨合期,所以战斗力并不是太强,要不是有他老秦家的白杆兵作为底子,也许现在他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还要降低好几个档次。

“尽量吧,现在不光你们艰难,我这边更加的艰难,这一次王爷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把那些刚从校门出来的学生都派来了,没有经验,让我都快愁死了。”

孙铨也是一肚子苦水,有些不理解为什么朱舜会把大量的新手派到他这里来。

换做以前,朱舜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因为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是短板也太明显了,那就是没有经验,他们处理事情一般上就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很少考虑到现实的情况。

特别有些年轻人更是死搬教条,给老百姓大讲特讲一些书上的内容,就比如说朱舜在大名州视察时,就遇到过这样一例。

当时他主要是去看看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情况,遇见一名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做村里的百姓的工作。

其实就是让百姓们响应朝廷新出.台的村办工厂的号召,成立自己的工厂,根据朱舜了解的情况,那地方只适合药材种植以及家畜饲养,这样才会长久,但是那名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发现再在大明到处搞基建,那么建筑材料肯定赚钱,所以他想建一个砖瓦厂。

可是朱舜考察一圈也没有发现那里有什么地方适合建造砖瓦厂,没有黏土,没有煤炭,你这是建砖瓦厂呢,还是来折腾老百姓的?

但是他就是不管不顾,非得建造一个大型砖瓦厂,还拿出书上的内容给老百姓讲大道理,这让朱舜很是生气的同时,也让朱舜有些哭笑不得。

老百姓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是快速的增加收入,而不是前期大笔的投入,砖瓦厂前期投入的规模并不小,这不是当前大明这些刚刚吃饱饭的老百姓愿意看到的,反而种植药材,时间短,见效快,这才是老百姓最愿意的,毕竟在朱舜大力发展中医的情况下,种植药材可是比种植粮食划算得多。

最后在朱舜亮明身份之后,这名年轻的工作人员才有些不情愿的停止了自己的劝说。

通过这件事朱舜发现了自己工作的许多不足之处,但是他还要派大量的年轻人来福建,这不就是自相矛盾吗?

回到天津之后,朱舜自己也反思过,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但是天启皇帝的一句话点醒了他。

“谁还没有年轻的时候,你不给年轻人犯错的机会,他还怎么成长?最主要的是,现在那些老官员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

虽然有些不明白天启皇帝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但是为了将来计,把大量的年轻人派出去,是尤为必要的,再加上福建的特殊地位,就需要年轻人的这一股坚持和认真的尽头,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给他犯错的机会。

就这样这一次跟随孙铨和袁枢来的政务院工作人员清一色都是年轻人或者说是刚从学校出来的人。

“呵呵,有你这样丰富经验的老县令坐镇,还怕带领不好那些年轻人?”

秦佐明笑着打趣道。

“得了吧你,你那还不是和我这里一样?说好了啊,这一次一定要给我抓足够的俘虏,要不然过年前咱们连个水泥厂都建不起来。”

孙铨白了一眼秦佐明,然后就用哀求的语气说道。

“我尽量,实在不行,把我的警卫团也给你派出去抓俘虏。”

秦佐明也是严肃的说道,但是他的话说的并不是那么满。

“好,到时候请你喝酒,我也不和你多墨迹了,我的事情还有很多,等闲了,把刘四喜叫来,咱们好好地喝一顿。”

孙铨还有很多事情要忙,说完这句话就要离开。

“呵呵,那就有的等了,赶紧去忙你的,我还要安排人开始干活。”

秦佐明笑呵呵的说了一句,就开始喊自己的参谋长开始部署任务了。

听了秦佐明的话,孙铨突然想问问军队是不是还有什么任务,要不然海军的沈寿崇着急忙慌的离开,而这边的秦佐明和刘四喜更是忙的脚不沾地,但是想起自己父亲告诉少打听军队的叮嘱,他就按捺住自己心里的疑惑,转身离开了这里。

军政的彻底分离,这是朱舜当初给那些文官划的一条线,现在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孙承宗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好。

要说现在军队还真没有太紧急的任务,沈寿崇着急忙慌的离开,是因为他可是知道那些家族针对郑家的第三个计划就是要在山东展开的,而朱舜去了那里,用屁股想也知道,这位王爷有些憋不住了。

是的朱舜已经快憋疯了,自从那一次因为实验滑翔机飞到了延庆州之后,他就被困在京城和天津之间。

“你这一手小楷写的太好了,让人看得舒服。”

山东登州,朱舜已经来到这里几天了,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天启皇帝也跟来了,此时正在拿着朱舜写的书看的津津有味。

“哥,你就是闲的,嫂子怀孕了你应该多陪陪她,而不是跟在我屁股后面到处跑。”

朱舜翻了翻白眼,屁话,几年了,来明朝几年了,要是练不出一手好字,朱舜就该撞死到墙上了,特别是他现在写的已经堆满了几间房子,可以想象,他是写了多少字。

为了迎合古人,他那一手毛笔字被硬生生的练出来。

“你小子打得啥主意我还不知道?”

天启皇帝头也没抬的说道,虽然现在朱舜管着情报系统,但是别忘了天启皇帝还管着军队呢,那些人针对郑家人的阴谋他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